南宋有仙

南宋有仙

第二十一章 胎息路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据王璟山祖母所言,王家这一脉的祖先,乃是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

这在越州,类似于“中山靖王之后”,不是什么新鲜话。

祖母的本意,是借先人事迹鼓励重孙出人头地,金榜题名。

然而,年幼的王璟山凝视着纸上无数次练习、却依然粗糙草率的字迹,只想深感遗憾地溜去游园踏青。

少年深知,仅仅因为姓氏为王,并不能使他沾上澹斋先生的文脉。

此外,家中的土地与兄长们的数量相当,王璟山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这个家庭有需要他来支撑的一天。

索性与一众小伙伴整日投壶嬉戏,不负韶华行,

直到尊道十一年,王璟山七岁。一群自诩为仙人家眷的强盗,悍然闯入越州,将王氏整个的土地家业几乎尽数圈占。

祖母寄信给身居朝中的祖父,企盼他能够出面斡旋,却最终等来祖父的骨灰盒,以及一纸无情的流放令。

举族三百二十七人,必须在半年内迁往幽州冰寒之地。

王璟山尚未来得及转换身份,人已渡过江岸,远离了家乡。

流放之路很是艰辛,启程不过数日,队伍里便有多位女眷倒下。

才刚行至归德府,南边仙人内战爆发。

修真司将临安城搅弄得残破不堪后,火速撤往庐州以北,建国北宋。

为了与南边分庭抗礼,凡十四岁以上男子,均被修真司征召入伍。

王璟山的那群哥哥、舅舅还有伯父,全部成了北宋军队的一员。

说是军队,却完全没经过训练,武器也只是简单的木矛木盾,弓箭更是没有。

只因此时的战争,在仙人登场后,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侥幸带着两只断手,从战场活下来的老仆告诉王璟山,仙人们交手,彼此所修功法、法术大抵相同,胎息境界又大差不差,想干掉对方必须决一生死才行。

但仙人们爱惜自己的修为与性命,怎会舍得玉石俱焚?

于是想了个办法:

两边互派凡人军队,围攻敌对的仙人一方,进行仙凡对战。待到战场上没有站着的凡人了,再评估各自剩余的灵力。

哪边剩的灵力多,原则上能够施放出的法术就更多,便算哪方获胜。

如此,仙人们便能以最小的自己人伤亡,分出战争的结果。

“而凡人不算自己人。”

因为这句话,王璟山的哥哥们,没有一个活着归来。

尊道十二年末,两宋和议,这片大陆再次形成南北鼎立的格局。

王璟山举族一百零四人,被就近安插在开封府。

此时的他,已是孙辈唯一的嫡脉。

北宋国不设朝政,修真司直接管辖全国,和议后颁发的第一道政令,便是灵田改造。

上百万亩良田从此禁止民用,只允许耕种灵稻,供予仙人飨食。

每十根灵稻需要一人精心呵护,而每亩良田最多能种植六百根灵稻,因此一亩地需要六十名凡人共同耕种。

这直接引发了震烁古今的劳力短缺。

可即便修真司大兴徭役,连女人与老妇也不放过,仍旧有超过九十万亩灵田荒废。

同时,为了避免种粮食的人减少,造成来年饥荒,修真司又制定了限制非农业政策。

商业和手工业被取缔,所有城镇人口被迫迁往农村,使得北宋国直到如今也没有再出现大型城市。

倘若命运没有峰回路转,少年王璟山或许会在田间辛勤劳作,待娶妻生子,再与妻子到灵田里为仙人劳作,直至终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