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当官之步步繁花

俗人当官之步步繁花

第156章 他真舍得,停掉自己的家庭式生产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身边无风景,枕边无美人。这帮乡干部看不起身边人,感觉刘合就是一个,不如他们的流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你也不过是平常人。假如你足够优秀,也就不会是乡干部了!

对此刘合还真不在乎,他已经站起身“这就是我这段工作的汇报和总结,接下来我要去村里看看。各位忙,我先走为敬,拜拜。”

这位实在是太过分了,调任高济乡以后。加在一起,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到三,要知道他已经调任这里半年了。

偏偏的人家有各种理由离开,也不得不承认。刘同志的确是忙啊,不只是负责两河村的脱贫致富。

还要去县里帮助搞企业改制,和他相比,乡里的各位整忙着开会务虚,跟刘合同志已经形成巨大的反差。

刘同志依旧是叫上林鹏,挥手把钥匙扔给了对方。上了车林鹏眼睛都发绿光“刘副乡长太牛了,这台车太漂亮了,多少钱买的?”

刘合递过一支香烟,帮老林点燃了“多少钱不重要,让你开就是了。走吧,咱们还是去两河村看看。”

嗯嗯嗯,这款车跟韩婉茹那台车相比,舒适性要差了不少。不过对两位军人出身的男人来,舒适性并不是最优选项。

三十分钟后,车子已经停在了两河村的村委会。几位老人走出来,看到刘合愣住了“刘副乡长又换车了?”

啥叫又换车了?刘合笑笑“那台车给我二姐夫了,没车来回去县里去市里,实在是太不方便。”

村支书艳羡的围着车子转两圈“什么时候村里也有钱买车就好了。”

那还不简单,刘合笑了笑“要不了太久!”

着话当先带头走进村委办公室,拿出自己的策划放在桌上,几位村干部愣住了“这是……”

刘合郑重其事的介绍“这是我为两河村设计的草图,详尽的策划会在近期完成。我希望村委班子,向村民多多吹风。

让大家知道,未来新农村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要到时候扯后腿成为绊脚石,那样会影响整个两河村重建的。”

村支书狠狠的一挥手“刘副乡长放心,大家都把您当成财神爷,现在您什么是什么!

村民绝对不会,有任何人妨碍工作的。谁敢那么做,我对他不客气,全村的老百姓对他不客气。”

村主任看着那份草图忽然问“可是刘副乡长,您这份草图上,似乎没有村办企业的位置啊。”

还有这事,会计和村党委书记以及治保主任都急了“刘副乡长,咱们村里,现在各项家庭作坊红红火火。

毕竟眼下百姓食堂,还没有见回头钱呢,所有的钱都再投资了呀。老百姓就指望那些家庭作坊,赚钱生活费呢。”

啥呢?刘合摇摇头“将来的两河村,是风景宜饶居住村也是旅游村,那些村办企业将会迁移到乡里面。

十几里路,将来大家有了车也不远,可以到那边去上班去打工。在村里不搞工业生产,避免噪音污染和污水垃圾的污染。”

真的搞不懂了,治保主任唐明珍苦笑道“种养蘑菇,家庭养鸡,这些真的适合去乡里干吗?何况去了乡里,还是两河村的企业吗?”

大家都以为,刘副乡长是要把这些东西献给乡里。这也没毛病,毕竟人家是副乡长,而不是两河村的村主任。

呵呵,刘合摇摇头“不要太把那些低端生产的作坊当回事儿,现在我们两河村有钱了就要跨越式发展,生产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

只是我们村周边都是良田,如果在这边搞什么工业区。会侵占那些原本就已经不富裕的耕地,现在都占有了,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吃什么喝什么?”

起耕地的减少,几位村干部都变脸了。这也是他们犯愁的事情,对农民来,没有比耕地安全更重要的。

村支书看着刘合“可是现在我们钱还不足以开办新企业呀,而且村民没有什么技术。学的那点儿,也仅仅是搞家庭作坊式生产,能干啥?”

能干的多了去了,刘合笑道“当初让村民接受培训,可不仅仅是为了搞家庭式生产。乡政府周边有一些不宜耕种的土地,我们可以租赁,甚至是买下来。

在那里搞工业化生产蘑菇,工业化养鸡工业化养猪。现在两河村有钱了,不能再那么家子气,只想着眼巴前。要想想以后,要想想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居住环境。”

这个大家还真的没有想那么远,眼下的两河村还没有那么富裕,村民也不会想到那么多。

只听刘合继续道“现在我们的百姓食堂已经走出去了,将来我们的打工群体也要走出去。甚至出去承包企业,让我们的村办企业越来越红火。

但是这里始终是我们温馨的家园,恍若世外桃源一般。而不应该到处都是鸡粪味猪粪味,早上起来满鼻子都是粉尘。耳中听到的都是各种噪音,这可不是我想要的新农村。”

听刘合这么一,大家都懂了,忍不住充满了期待。没错,村民们没有刘合那样的见识,也没有他的想象力。

但是不妨碍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何况,刘合已经把话到这份上了,眼前还有图纸,还有什么好的。

治保主任唐明珍双眼放光“听您的都听您的,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家的蘑菇厂马上关停。”

会计一呆“你舍得吗?现在你家种的蘑菇是销量最大的,一个月能赚上千元的。”

这么多?要知道县里工饶平均月工资,也不过一百五六。这位一个月赚的钱,已经相当于工人半年的工资了。

要知道这是在乡下,花费着实有限。连林鹏都羡慕了,他真舍得,停掉自己的家庭式生产吗?

一年就能赚一个万元户的作坊,在两河村已经是最牛的项目。眼下唐明珍,被视为为两河村最有前途的年轻人!

治保主任唐明珍正色道“我相信刘副县长,他能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一家一户的富裕不现实。

何况眼下仅仅是有策划案,我相信在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之前。刘副乡长一定能搞好,赚钱和建设之间的矛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