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万岁!

朕,乃万岁!

第122章 万载功德绩,黎民受君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朕,乃万岁!!

众人逐渐熄声,很默契的没再吵闹。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不能留名的问题,眼前之人乃身份不一般,或许他能说点什么合理的建议。

“这位大人,这些善人之前捐赠的银子现在存于何地?”郑渊向身旁的善堂管事询问。

“都放在库房里存着,一共四万五千三百两,他们谁要是愿意取回,现在就能带他过去。”善堂管事如实说道。

“好!”

郑渊点点头,接着又说道“这些善银都是各位的一片心意,既然拿出手了,也就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还是龙公子明事理!”人群中的不少人纷纷附和。

“公子,这……”善堂管事见状却是欲言又止。

而郑渊却摆了摆手示意其不要慌张。

他微微一笑,指着善堂一面白墙说道“工部既然不允许各位将名字题在牌坊上,那在下做主,把这面白墙让给各位留名可好?”

这面墙四四方方,非常之大,足有三丈的宽长,相比只有些许空白的牌坊,白墙更加醒目。

不过依照天华的风俗,这种留名的事情大多都是刻在牌坊上,哪有刻在墙上的?

所以人群中有人不满,有人却是颇为意动。

毕竟事情过了这么多天,依照天华官员的办事效率,如果有结果的话,事情早就处完了。

拖了这么多天,明显是没人想管这档子事。

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个人愿意当个和事佬,只要双方各退一步,就能将此了结。

可他们心里也在嘀咕,此人到底能不能成事。

“公子,此事你可做的了主?”一名老汉伸着头说道。

“当然!”郑渊微微一笑“诸位若是不信,在下现在就亲自将各位的名字题于墙上可好?”

“如此甚好!”

众人连连答应,生怕郑渊反悔一样。

“这位管事,麻烦将捐银的账本拿来,我要放在此地核对。”郑渊向那人说道。

“这……”善堂管事犹犹豫豫,似乎想说此事他做不了主。

而此时目睹过程的金大贺却是给了他一个眼色,善堂管事一咬牙,便快步跑向拿账本了。

“诸位,依照捐银的数额,名字将会从大到小排列,敢问此次捐赠银子最多的人是哪位?”郑渊笑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肯定自己是捐款最多的那个人。

最后走出一名小厮高声喊道“我家老爷捐款了七千两银子!”

“你家老爷是谁?”

“京都南街的陈赡陈员外!”

郑渊记住了这个名字。

没过一会儿,那善堂管事就拿着账本过来。

而郑渊在与其核对了一番,确认无误后便开始走到白墙边上开始刻名。

唰!

只见郑渊手指成剑,一股股浩然道韵凝结在指尖。

紧接着他手指挥舞,浩然道韵犹如一道剑芒,在白墙上飞快的刻着。

粉尘簌簌抖落,坚硬的石墙犹如在豆腐一般被刻下一道道字样。

京都南街的陈赡捐款七千两

很快,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便显露于白墙之上。

“这是……传说中的浩然道韵!”

“这位龙公子居然还是少年大儒!”

“天哪,捐这点银子居然还能让大儒亲自题名,要是让其他人知道了不得疯了!”

在场之人皆是欣喜若狂。

京都虽有大儒,却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可以见的。

这样的人极为爱惜自己的笔墨,怕是一字千金都不为过。

如今能亲自为自己提名,这是何等的荣耀?

说是祖坟冒青烟都不为过了。

一瞬间。

他们心中的激动之情无以复加。

而善堂管事和金大贺却是齐齐松了口气。

提名之事可大可小。

此人既然是少年大儒的身份,又亲自出面和解,那就算是工部也要捏着鼻子认了。

“顺云镖局袁振海捐赠银子四千两!”

马上又有人报了个名字。

簌簌!

郑渊在核对完之后又将名字刻于墙上。

“京都黄氏捐赠银子三千两!”

一下子,现场的气氛就变得热烈了许多。

直到一个时辰后,郑渊终于将名字全部刻写完毕。

而那些人在得到答复后,皆是给郑渊行了个礼,保证不再闹事后满意离去了。

“唔……终于干完事了。”

郑渊甩了甩酸涩的手指,面容有些疲惫。

而月溪则是一脸心疼的上前,贴心地为郑渊揉搓手指。

“原来龙公子是少年大儒之身,金某一介粗汉,刚才多有冒犯,还望公子不要怪罪。”金大贺躬身一礼。

“金大哥客气了,切莫多礼。”

郑渊微微一笑,连忙上前扶起“在下还是希望兄台能善待此地的乞儿,遇事能多点耐心,尽量不要过多责骂。”

“定然铭记于心。”金大贺严声说道。

午后的微风惹人陶醉,令人心平气和。

“咦,月婵月瑶二人去哪里了?”郑渊这才反应过来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少了两个人。

“她们往里面去了。”月溪说道。

“过去看看。”

郑渊与金大贺有说有笑,往善堂的内侧走去。

刚走了一段路,一声声充满顿感的朗读声从一间小房内传来。

“大、人、二……”

这些声音参差不齐,不过朗读的却很卖力。

郑渊几人相视一眼,皆是露出诧异的神色,然后快步向里面迈去。

刚一走进内堂。

就见一名身穿红衣的小女孩站在堂前,手中拿着一块石头,在一块木板上用力刻着字。

“这个字念‘古’,你们要记住哦。”小女孩吃力的在木板上刻画字样,嘴里还像一名先生一样嘱咐着。

“古!”

站在堂下数十个面容稚嫩的脸庞齐齐念诵。

而月婵则是坐在大堂的另一边,当看到郑渊几人走进,她便满含笑意的招了招手。

“倒是有趣。”

郑渊没有出言打扰,只是默默看着。

不知道为何,这一幕让他想起了前世在学校读书的日子。

正当他缅怀过去时,一行久违的金字突然出现在了眼前。

万载功德绩,黎民受君恩!

君恩已成!

已妥善处理乞儿之事,‘众望’提升至碧蓝,满,品阶!

已妥善处理乞儿之事,‘国绩’提升至翠绿,损,品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