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西经·卜居

大荒西经·卜居

38. 是谁犯了忌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大荒西经·卜居》全本免费阅读

话说,等师婆再去给天曦画第三遍火印时,天曦也觉察出了异样。抬头看一眼师婆,只见她依然神情自若,泰然处之。

看着师婆又一次拿着那极细的鹿毛笔去蘸取朱砂。便知自己十有八九是没有当师婆的福分,这朱砂火印自是画不上的。

“如此一来,在众人面前出丑不说,千方百计费尽心力做的这一切,皆是竹篮打水,事事成空。且外祖母一再的告诉自己,只有做上新任的师婆,才能跟李星禾成亲。”想到这儿,天曦不由的紧张。所以不等师婆将那鹿毛笔点到自己的额头上,她这便信手拈花,欲化出一刃冰刀,割破自己的手指,亲自用血画印。

可谁知这次毫无反应,竟同普通人无异,尝试多次再生不出任何冰刀来。她不知,眼下站在师婆身后的半夏,正是极压制自己的人。

再试了一遍,仍旧是法力尽失的模样。

天曦这便毫不犹豫地从宝髻上取下一枚银钗,偷偷刺破自己的手指,用鲜血在额前画上了一记火印。师婆见此情景,举着鹿毛笔怔在原地。心想,“自己极不愿意天曦来做继任师婆,自是不会祝福的。但也绝对不会在如此重大礼节上捣鬼生事,所以鹿毛笔与朱砂并无异样。如此,此番场景证明天曦是无师婆之德的,也就是说,这鹿毛笔和朱砂是不认天曦的。”于是,师婆急忙将毛笔放回托盘中,欲将天曦无法继任师婆之事公诸于众。

正当时,忽见穗安跑上祭坛来,将师婆摁在地上,给天曦行跪拜大礼。

半夏在一旁看着生气,却也知这是历任的规矩,眼里急得泛出泪水来,却也只能傻傻地看着,束手无策。

待听到礼官高呼一声,“礼成——”

师婆便知这一切都已晚了,穗安给师婆带上面具,两个小厮上前来搀扶着师婆,下祭坛去。

众人看着,只看一眼,便再也不去瞧师婆。接对着天曦行三跪九叩之礼,高呼,“承蒙师婆庇佑,福泽长乐,绵延无休。”

师婆只觉双腿发软,头晕目眩。听着呼声,走在人群中,恍如隔世一般。

这一刹那,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做过师婆?之前为这天民国煞费的苦心,是真是假?这些她自己竟也全分不清楚了,渐渐只听嘈杂声一片。

众人之声,渐渐模糊。

继位大典结束之后,从此这天民国上便又有了新的师婆。众人改口改得倒也挺快,议论间皆直呼退位师婆的名讳——墨山,而大凡再讲师婆时皆是指天曦罢了。

墨江另住了两日便离开了长乐坊,墨山叫萝依另外收拾出两处庭院来给穗安和天曦居住,萝依一时拿不定主意,又与师婆商量了半日,这便决定把前院近东厢的沉香苑给了祖孙两人。

如此既不失天曦作为师婆的身份,又不至于喧宾夺主。

秋在一点一点的深下去,长乐坊的槐林渐渐萧条起来。

先是橙黄的一片,然后落雪似的,槐叶成片成片地落下,在积雪草上厚厚地铺了一层。

好在这凤凰台里面管事的仍是萝依,所以墨山这边的吃食供应不减从前,可即便如此墨山仍旧在一点一点的消瘦下去,这些赵斯年与半夏皆看在眼里。

一日赵斯年到厨房去找了萝依来,冷着一张脸讲道,“母亲近日胃口不好,烦请您从仓库取几支上好的人参做些进补的药膳汤食。萝依听这话之后负阴抱阳,算是给自己请过罪,她自嘲道,“瞧我这猪脑子,又偏是没长眼的,竟忘了这事儿!这本就是我们后厨份内的事,现在让爷给操心起来了。”

赵斯年听后仍是冷着一张脸,自是表露不出感激的神色来,不过负阴抱阳,礼数样样齐全。

虽说是住在一个宅子里,墨山这边与沉香苑总归是没有任何交集的,所以平时也不往来。

因穗安惯会做一些拉拢人心、攒局议事的事情,所以现在的凤凰台比墨山在任时更繁忙一些。

之前墨山从来不接的看宅子、破风水一类的商业活动,穗安一一都应下来。渐渐的这凤凰台里倒像是一门生意场,鱼龙混杂,各行各业的人络绎不绝的赶来。

就此,那些求财求运的也便常常去东厢烧香祈愿;那些种了祸根,埋下孽缘的,统一由穗安带着去西厢祷告还愿。

更可笑的是,这穗安竟然让天曦摆了起卦看命的摊子,借着凤凰台的幌子做起了算命解签的生意来。

更叫墨山头痛的是,之前但凡有求于凤凰台做事的,都只上了供品即可,但现如今穗安竟讨要香火钱。

这凤凰台千年的名声自是有的,借着她的这一番折腾,倒是出现盛世一般,全然成就了眼前这幅门庭若市的场景。

就此墨山也总不爱出门,常常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好在半夏时时刻刻陪着,也能规劝些。

萝依以往是不肯来墨山的房里的,现下她已不做了师婆,又成了从前的墨山。萝依这便几乎是日日都来,但凡后厨里面没事,她便陪着墨山聊最新奇的传闻,讲些混杂的段子,变着法子哄墨山舒心。

知道墨山爱看牡丹亭,萝依回到自己的厢房中,便苦苦学起来。吴侬软语,便明目张胆地在这凤凰台里兴盛起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每每歌及此处,墨山便又伤感起来。萝依与半夏对视,互施眼色,这便也不再去研究什么牡丹亭,研究什么汤显祖了,两人商量了,总归是要给墨山找些活计做的,要不然天天在屋子里打磨时光,平时谁都会生病。

且穗禾刚去世没多久,又正是睹物思人的时候,人一空下来,思人的心便更重了。

于是他们俩一致决定,叫赵斯年平时带些料子、细线回来,也不用去成衣局,就让墨山在凤凰台里帮赵斯年做些针线上的事情。一来可以消磨时光,磨去心里的哀伤,二来又是为自己的儿子做事,所以尽心尽力,也便没心思胡思乱想了。半夏觉得此法得当,这便说与赵斯年听。

第二日黄昏,赵斯年这便叫乘黄驮着几匹布,自己抱着各色的丝线回来。至母亲房里用晚饭时,由半夏帮衬着一并挪到了花厅里去了。

墨山见状,问道,“这是要做些什么?”</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