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

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

第100章 对朱允炆很失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皇爷爷,因何叹气?”

朱允炆不解地问,在他看来,一国家的命脉军权被掌握在藩王的手中,实属是对皇权的大大削弱。

之前朱元璋还告诉他,这些个藩王叔叔各个兵强马壮,要是他真的上位以后,京城之内有变,令这些叔叔回京驰援即可。

但,关键在于这些个藩王叔叔要是不来呢?

不来岂不是,他这皇位拱手让人?

换言之,藩王来不来,当真是他能够决定的?

在他还未对皇室宗亲制度有所了解的时候,便是深深明白削藩的重要性。

要想巩固政权,且拥有军队,就必须削藩!

削藩就必须采取黄大人的削藩之策。

他不管如何,只要他日后上位,必定采取这个削藩之策,绝对不允许会出现皇权以及兵权不稳固的情况下,还要时刻提防着诸位兵强马壮的藩王叔叔。

这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致命的心理伤害。

不论如何!

这个削藩政策,我是做定了!

然而。

朱元璋皱着眉头,转而看向了一旁低着头在思虑的朱允炆,又是长叹一口气。

此孙,被他和朱标两人都有过教导,甚至这些年还有不少老臣对其悉心照料。

不说造就文武双全,也不至于都是弱项。

可现在,武比不过燕王朱棣,文也比不过庆王朱格。

明明早早出宫就藩的是庆王朱格,反倒是日日在宫中,更是在他身边的朱允炆同他差距如此之大!

朱格提出的‘天子之泽,五世而斩’以及‘以功加爵’两大解决藩王问题的法子,可谓是真正展现出了其内政的智慧!

先是从皇室宗族的子嗣入手,又是财政,后是以功劳来调动藩王之间,虽然他老朱向来不喜有人对他颁布的东西提出质疑,但现在不得不承认,朱格的削藩政策在他看来,再无任何可挑剔之处。

只要能将这些政策给颁发下去,不仅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进入朝堂效力,还会大幅度减轻赋税,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滋润。

藩王之间的权利合理地控制在皇室之内,加之军功升爵,单单这一点,就足够说明此政策的精明之处。

朱元璋又是不由想起说起的大明国祚仅仅只有三百余载。

原本他认为,有他在,有诸位藩王在,国祚必定绵长。

可在朱格的话语之下,他不禁想起了前朝之事实。

当年秦始皇嬴政,何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扫灭六国完成了天下一统,如此成就功绩,毫无疑问说明了他的强大。

如此这般,依旧没有延长大秦国祚,反而紧接着便是在大秦二世灭亡。

另有汉人之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如数,其一生都在驱逐匈奴,保家卫国。

民风所向,众人崇敬。

即便时日以后,已然到现在的大明,都是汉人子弟。

刘彻一人便是给了整个国家,甚至是给了一个民族尊严和自信!

然而这样的人,这样的国家民族,却是仅仅维持了四百年,有他这般大人物维系下,汉朝国祚依旧没有绵长下去。

难道说,汉朝同秦朝,比大明差?

不仅不差,反倒是比他大明更加强大,更加繁盛!

回顾当初唐朝,众所周知的唐太宗一手开创了贞观盛世,英雄之姿,天下人皆捧。

那时的大明世界群国臣服,甚至一举成为汉人史上最强王朝,更是拥有前朝从未有过的汉人土地面积,庞大的疆域,所展现出的强大统治力,无不令全民皆服,全朝皆拜。

天下之大!唐与不争!

此话,流传至今,无不说明了大唐疆域之宽广,气势之磅礴。

这般令世人追捧强大繁华的大唐王朝,国祚却仅仅只有不到三百年!

难道是他大唐不够强?还是不够拥有权?

遥观史实,显而易见都不是。

而如今他朱元璋所创世的大明王朝,相比于这些出类拔萃的王朝,根本比不了。

不论是雄才伟略,还是文治武功,如今大明都未能完成多大的丰功伟绩。

更何况是国土疆域,要是没有朱格收服北元,恐怕根本不敢对外宣称自己真正完全拥有中原之疆土。

就算是比财政收入,大明面对这些王朝,头更是抬都抬不起来。

如今,朱元璋才算是幡然醒悟,如今这般,他有何资格说他大明国祚绵长?!

朱格所考虑,皆为如何延长大明的国祚,考虑的是苍天百姓和整个国家利益。

而,朱允炆想的无疑是权谋之策,只有利益,只有皇室,再无其他。

说句不好听的,这根本就是为了一己私利!

处理有罪之藩王,用这等强力的手段来削藩,十分之不合理。

向来国家内政,牵扯到武力,性质就变了。

不仅危害百姓之利益,还损害了国家之权利。

到时候,大明皇室的统治力必定大大减弱。

同时还会容易引起藩王的不满,甚至走上造反的道路!

对比朱格的话后,又是沉思片刻,朱元璋对于朱允炆所说更加失望。

唉。

标儿,你可看到了,不是咱不想完成你的遗愿,也不是咱想要放弃。

而是他真的令咱很是失望啊。

朱元璋暗暗苦笑,心中也是痛骂:“要不是你标儿死的早,咱何须在乎这些,又何须到了这般年纪还在朝堂,你说你,丢下此子,咱真是有心无力啊。”

想到这,朱元璋再次眉头一皱。

朱格削藩之策,确实不错。

可,这其中对于帝王的要求甚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国之动荡。

眼下储君朱允炆,提出的削藩可见其之心性。

要是真的颁布于朱格的削藩之策,日后朱允炆真的上位,他真的能够守住这大明江山吗?

……

与此同时。

朱格一路来到了自己京城的别院,杂草无数,毫无人气,不时还传出鸟鸣,要不是那牌匾之上写着庆王之名,说这里荒废了也不为过。

这些日子,恐怕都要在京城度过。

看来要在这里住上几日了。

他正打算迈步上前,却是察觉到什么,猛地回头:“谁!”

只见,一满脸笑意的僧人,站在门口处,看着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