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古代有邪祟,怕死得读书

这古代有邪祟,怕死得读书

第15章 “计字日诵”读书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轮到刘慈的时候,讲师让刘慈将《三字经》拿出来。

“按照书本上的顺序,我读一句,你读一句。”

说完,讲师就用戒尺指着书本的第一句开始读了起来。

刘慈立马口齿清晰的跟着讲师读了起来。

讲师面不改色,只是挑了挑眉头,继续读四句。

只是这次,他就没有停顿,就是想考考刘慈的跟读的速度和记性。

刘慈依然还是一字不漏,口齿清晰的跟着讲师读了起来。

“你之前读过《三字经》?”

讲师疑惑的看着刘慈,好奇问道。

刘慈立马站起身,作揖道,“学生并未读过任何书籍。”

讲师不疑刘慈说谎,因为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件很艰难的事。

接下来,讲师将《三字经》后面的十二句读了一遍,然后观察刘慈的反应。

只见,刘慈并无任何的皱眉或是纠结,而是非常平静。

整整十二句,刘慈都跟着讲师全部一字不落的跟读了起来。

讲师站在刘慈桌前,久久不语。

内心却极为震撼,一个七岁的娃娃竟然能记住十八句跟读。

“这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得认真教了”讲师内心想到。

他让刘慈把跟读的句子反复背诵后,就前往了其他学子开始了今日教学。

刘慈则是回忆起上一世听友人讲过古代几大文豪的读书方法,其中就有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

顾名思义,就是每天背诵完固定的字数,然后牢牢记住。

欧阳修每天背诵150个字。

刘慈则是等不了这么久,他要一天背诵500个字。

可问题是,目前讲师只给他读了十八句,才54个字,要想达到500个字,就得让讲师继续教他跟读。

毕竟这个古文是繁体字,和上一世的简体字还是相差有点大的。

他只是隐隐感觉是这样读,但他无法非常确认,所以还是需要讲师的跟读,他才能在心底默念,然后回去用毛笔用简体字在一旁批注。

看到讲师在一旁休息,他赶紧起身朝着讲师作揖道,“讲师,学生已经跟读完毕,学生想要跟读更多的字,还请讲师成全。”

讲师听完,眼神略有不悦的望着刘慈。

内心想道,虽说这孩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怎么就沉不住气。

跟读的字还没有记住,就想学其他的,好高骛远。

“哦?你可将十八句跟读的字完全记住。”

讲师起身,手持戒尺,严肃的看着刘慈,沉声说道。

“回讲师,已完全记住!”

“是吗,那你背给我听!”

看到自信的刘慈,讲师的表情愈发的不悦。

想着刘慈只要一处没有背出来,就要好好教训他,磨炼磨炼他的性子。

谁知整整十八句,刘慈没有任何的停顿将其全部背诵了出来,没有一处错误。

学堂上,所有学子都震惊的看着背诵的刘慈。

就连看不到眼睛的安全,此刻也睁着比往常更大的双眼,不敢相信才入学一天,就比他多了十几句,果然他爹娘说的对。

此刻的讲师也好不到哪里去。

原本他以为刘慈是好高骛远,需要磨练性子。

现在看来需要磨练性子的是他自己。

“刘慈,你跟我来。”

讲师突然温和的对刘慈说道,并示意让刘慈跟着他去往书房。

“其他人温习我刚刚的教学,晚点我会来抽查。”

对于其他学子,讲师一如既往的还是非常的严厉,没有什么好脸色。

这么对比起来,让学堂的学子纷纷提前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啊。

“刘慈,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读书的孩子之一。”

“但人外有人,你切不可骄傲自满,日后,你就不要和他们一起在学堂读书了,我会在这个房间给你单独授课。”

讲师知道刘慈和一般的学子不一样,他是那种天才,如果再和学堂们一起上课,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才决定单独教学。

“现在我把《三字经》全部读给你听。”

说完,讲师就把三字经全文按照顺序读出来,刘慈则是赶紧趁着这个机会,把每个字都尽量记住。

遇到读不准的字,他就会询问讲师,讲师则会把一整个句子读出来。

午时。

经过短暂的休息和餐食。

刘慈继续研读刚刚的句子,他心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知道欲速则不达。

在这个世界,天才之人并不少,他不能因为自己是重生之人就骄傲自大,反而更要打好基础,记得牢实。

所以这一天,他过的很充实,《三字经》前半部分已经记得差不多了,现在就是反复的背诵。

有时候,讲师也会从中随便抽出一个字,考察刘慈。

刘慈也喜欢这种抽查方式,查缺补漏。

讲师看到如此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刘慈,内心也是很开心。

虽然自己没能考上茂才,但如果能教出一个茂才,那也是功德无量啊。

刘慈越是优秀,给学堂的众人倒是带来了好处,不仅是有刘慈的刺激。

还有讲师的态度也变的温柔了许多,不再是那种铁面一般的无情。

但是,从讲师的角度,其实他已经对学堂的众人从内心的角度放弃了,不再是怒其不争。

虽然他是安氏宗族的一员,但也知道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读书,比如学堂的这些人。

如果只是读书认字,他大可不必这么严格。

现在有了刘慈,他可以专心的教学刘慈,自然放松了对学子们的要求,也就不那么的苛刻了。

对于其他学子来说,不知道应该是悲哀还是庆幸。

时间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到了放学时间了。

学子们纷纷享受着下课的喜悦,全然不记得学堂上挨打的教训。

刘慈则是心满意足的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不断的哼着今日学习的《三字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