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潜入梦2事无成

铁马冰河潜入梦2事无成

第1章 国泰民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泰安城,大楚帝国都城,坐落于帝国中原腹地,扼守着帝国南来北往、东走西去的交通咽喉,是帝国名副其实的中心重地。都城人口超百万,行商走卒往来其中,络绎不绝,城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是帝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泰安城背靠着奇峰耸立、重峦叠翠的卧龙山,依偎着碧波浩渺、澄江如练的淮水,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是大楚的龙兴之地。相传卧龙山中藏着一条千年龙脉,泰安城正躺在龙脉的龙穴之上,得益于龙脉的滋养,大楚帝国历经三百年风雨不仅屹立不倒,反而国祚蒸蒸日上,社会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六十五年前,元嘉十三年,三皇子咸平和大将军萧泰分率两路大军南征魏国。咸平皇子率大军一举攻破魏国国都,亲手斩杀魏皇及其六名皇子,俘虏皇室宗亲贵胄五百余人。大将军萧泰率军转战千里击破各路勤王之师,大魏亡国。自此大楚边界便向南推进了两千里,直抵南海之滨,国威大振。

皇子咸平班师回朝恰逢中秋佳节,为恭迎王师凯旋,皇城内鼓乐喧天、万人空巷、全民齐欢,朝廷也顺势特设该日征南日。自此之后,每逢中秋、征南之日,泰安城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举国同庆。时至今日,征南日已然超过春节成为大楚帝国最重大的节日。

起初征南日的庆祝活动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演化,最后以“花车巡游”的方式固定下来。“花车”就是被装饰的花枝招展的马车,在征南日,各式各样的“花车”轮番登场,争奇斗艳,好不热闹。花车巡游结束后,泰安府会从所有参与表演的花车中选出形式最新颖、表演最精湛、立意最深刻的封为“魁首”。

为激励百姓的参与热情,永宁二十二年,先皇特令织造局将自己亲手书写的“国泰民安”并加盖了御宝的四个金字装裱成镶金御匾作为“魁首”奖品。传说家中悬挂了此匾便如财神临门,必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所以民间亦称之为“财神匾”。据好事者估价,这副“财神匾”至少可以抵过黄金千两外加百亩良田。

“财神匾”只有一块儿,每年征南日前,泰安府会从上一届的“魁首”手中收回匾额,并在征南日赐给在本届“花车巡游”活动的“魁首”。所以历年的巡游庆祝活动,京中实力雄厚的商铺、酒楼、工坊或者豪族大户都会积极参加,并且耗费心思、寻找能人异士以便让自家的花车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夺回“财神匾”。

今日正值中秋、征南日,此时泰安城鼓乐齐鸣、人声鼎沸,正在举行浩大的“花车巡游”活动。今年参与巡游庆祝活动的花车虽然不多只有十六辆,但质量却比往年高得多。每辆“花车”均别出心裁、极具创意,车上,奇人异士使出了浑身解数绝活尽出,戏曲、武术、杂技、歌舞等众多精彩活动轮番上演,笙歌鼎沸,热闹非凡。

活动开始,“花车”排成一队从皇城南主门德胜门出发,经神佑街、绕国子监,再转到永安街,最后到达终点永定校武场。在那里,负责组织庆祝活动的礼部官员和泰安府官员将评出本届的“魁首”,颁发“财神匾”。

永定校武场,本是泰安城守备军的演武场。自守备军移防至城外后,此处便成了城内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的集市。每逢征南日,此地也会变成评选“花车魁首”和颁发御匾的会场。

此时,校武场内外早已被看热闹的人群围的水泄不通。校武场北侧的看台上,礼部官员及泰安府尹已落座就绪,他们都是巡游活动评审,将决定“魁首”的归属。云九小说

校武场两侧各搭建着一排高大的观礼台,这里是欣赏“花车”表演的最好位置,所以每年上面的座位都提前半月售卖一空,供不应求。朝廷也默许了这种售卖行为的存在,毕竟主办活动也需要花钱不是。此时观礼台已经座无虚席,抬眼望去,皆是锦衣华服,莺莺燕燕,很显然多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和落落大方的富家小姐,当然能坐到这里肯定都不是普普通通的百姓。

右侧看台第一排靠近入口的地方正坐着一对金童玉女,男孩十五岁,皮肤白皙,生得剑眉星眸,长得清新俊逸,脸庞虽然清秀却透出一股英气,他穿得有些奇怪,一身白色斜襟紧袖便服,看起来十分利索,与周围公子哥的宽袍大袖明显不同。女孩十三岁,唇红齿白,双瞳剪水,肌肤白嫩如水,身着淡紫色紫罗兰刺绣对襟收腰长裙,一颦一笑带着甜美和灵气。女孩儿的旁边还坐着一个打扮素雅,略带着婴儿肥的可爱同龄女孩儿。三人分别是户部度支司员外郎李敬贤的次子李元吉,吏部考功司郎中胡怀安之女胡文秀和婢女柳絮儿。

絮儿紧张地抓着自家小姐的小臂,倾身对李元吉喊道“二公子,这里人来人往的,你可得好好护着我家小姐。夫人说了,要是你照顾不周,让我家小姐发生半点闪失,今后就不许你再带小姐出门玩儿了。”

李元吉听了这话,立即拍了一下胸脯,豪言道“尽管把心放肚里,有本大侠在,谁能碰得你们分毫。”

胡文秀先是掩嘴轻笑,随后笑眯眯问道“不知李大侠这睥睨四海的自信是打何处来的啊?”

“当然来自我这一身的功夫啊。”李元吉挥手潇洒地比划了两下。

“扑哧”,李元吉刚比划完,絮儿就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赶紧打趣道“二公子,功夫不功夫的我不知道,我倒是听说上个月某人在书院和人打了一架,回家后便被李大人收拾得上蹿下跳,满院逃跑,最后急得爬上了院墙,在上面趴了半个时辰都没敢下地啊。”

听完这话,李元吉嫩脸一红,赶紧强行狡辩道“你,你知道什么,我那是忍一时风平浪静罢了。再说,本大侠行侠仗义,志在四方,这点小节算得上什么。”

李元吉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立马将两女逗得“哈哈”大笑。

还是文秀贴心,见李元吉一脸尴尬,立即伸手捂住絮儿的嘴巴。

絮儿立即“嗡嗡”得抗议道“哎呀,小姐你真讨厌,又护着他。”说罢突然伸手抓文秀的痒痒。

“哈哈哈”,两个女孩儿立即开心地嬉闹起来。

她两人倒是很开心,李元吉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脑海里又不禁闪出那天的事情来那天他见两个游手好闲的二世祖正在学堂内作弄一个瘦弱的同窗,他实在看不过去便立即“路见不平一声吼”,走上去将他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哪知这两个二世祖脾气真是不小,而且仗着家里有权有势和他纠缠个没完没了,最后在混乱间竟不小心将夫子的书案给打翻了。然后,事情便闹大了。

户部度支司员外郎李敬贤李大人可不是一个惯孩子的主,听了这事立即跑回家,拿起竹竿就要给他来一顿“竹竿炒肉”的大刑伺候。

那细竹竿打在身上是真的疼啊,为了躲避他只得抱着脑袋满院子乱逃,最后迫不得已只好爬上了院墙。

看着李元吉坐在院墙上,一边捂着屁股一边做出龇牙咧嘴的洋相,李大人的火气烧得更旺,立即到处翻找更长更粗的竹竿,准备逮住这熊孩子一顿好打。

李夫人和长子李元修则急得满头大汗,一人拉着李大人,一人提心吊胆地劝着坐在高墙上的李元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府里的丫鬟们也都急坏了,找椅子的找椅子,找梯子的找梯子,忙得不可开交。

街道上的百姓很快被李元吉这番“表演”引了过来,纷纷挤到院墙下饶有兴致地看起大戏。大部分人倒还正常,只是站在那里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有几个胆大的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立即喊起来“小公子,好身手,在来个倒挂金钩吧。”此言一出,人群里立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过后,户部员外郎家小公子“爬墙打屁股”的事迹就在城里传开了,一度让他成了京中的风云人物,人送外号“爬墙公子”。坊间传闻有人认为“泰安四少”该扩编了,户部李员外郎家小公子足可位列一席。

“要是时间可以倒流该多好啊。”李元吉肠子都悔青了,他要是知道会变成这样,当初就算腿被打断也决不会窜到墙上去了。他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匡扶正义的大侠,现在好了,大侠没当成,已经与那四位“大人物”为伍了。“哎,我该怎么翻身啊?”想到这里李元吉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校武场大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喧闹,李元吉赶紧收了心思往那边看去,只见一个悬挂着“醉仙居”匾额的花车正缓缓驶入场内。醉仙居是泰安城内最大、最奢华的酒楼,据说它的后台老板是一位了不得的皇室宗亲,反正肯定是财大气粗,所以争夺“财神匾”自然不甘人后。这花车宽三丈,长六丈有余,被装扮成了一条惟妙惟肖的大船。船身上刻满了翻涌的浪花,两股水柱分别从船两侧的浪花中喷射出来,在船上面形成了一道恢弘的“龙门”。一条金灿灿的大的鲤鱼正从龙门下的浪花里高高地跃起来,朝着龙门急飞而去,眼看着就能一举跃过去化身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巨龙。

“哇!那鲤鱼好漂亮!”文秀和絮儿两位姑娘被那条犹如活了一样的鲤鱼惊到了,不由自主地喊起来。

李元吉则将目光放在了船上的十二个身着斜襟短打衣衫的年轻人身上,这十二个年轻人个个孔武有力,看上去就是练家子。他们兵分两边,一边穿白,另一边着灰,双方互相抱拳施了一礼,然后突然踏着大步齐齐向对面攻了过去。

一个灰衫年轻人突然腰身一躬,踏出的一脚猛然发力,“嗖”地原地暴起,快速朝对面的白衫年轻人攻了上去。那白衫年轻人见状,急忙收住脚步,然后立即甩肩侧身。“呼”这一记飞拳只是贴着他胸口的衣衫滑了出去。灰衫年轻人见状,立即改拳为肘,朝白衫年轻人狠狠地撞了过去。白衫年轻人快速伸手搭向灰衫年轻人的肩膀,然后猛然借力一跃而起,最后“咚”得落在他的另一边,紧接着使出一记“神龙摆尾”向后猛踹了过去。灰衫年轻人见势不妙忙使出一记“后空翻”,身体一闪便逃了出去。白衫年轻人见一击不中,立即栖身追了上去,又与对方缠斗在一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