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2:香江财阀名扬世界

重生1982:香江财阀名扬世界

第271章 决定投资内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走到第二层。

莫哲轩立刻见到了十几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华人大亨。

他熟悉的面孔有包船王、李兆基、郑欲桐、邵一夫、李加诚、许士勋、林百欣等人。

还有华夏驻香江机构的代表李玉林。

每一位都是在商海中叱咤风云的人物。

同时,也有几位是他首次见面的。

如赌王何鸿深、合和实业的胡应相、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以及华光航业集团的赵从衍等。

这些人加在一起的身家至少2000亿港币起步。

无疑是华人之中最顶尖的资本力量。

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起市场的巨大波动。

如果今晚出现任何意外,恐怕整个香江都要引发一场大地震。

在依次与众人打过招呼、寒暄了几句后。

大家便一同走进了一间宽广辉煌的包间。

包间内的装饰既典雅又奢华。

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霍家的精心安排和非凡品味。

众人落座后,晚宴正式拉开帷幕。

随着一道道菜肴的呈现。

整个包间内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主人公霍鹰东轻轻地打开了一瓶茅台酒。

瓶身历经岁月的洗礼,微微变形,呈现出深沉的黄色,透出一种岁月沉淀的韵味。

瞬间,一股浓郁的清香味弥漫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那独特的酒香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让人陶醉。

在场的华人大亨们,无一不是千杯不醉的酒中豪杰。

对于他们来说,华夏的酒桌文化早已深入骨髓。

许多重要的生意往往都是在推杯换盏间达成的。

包船王仔细通过鼻子闻了闻酒的香气,心里顿时有了判断,笑着开口道:

“霍老弟,你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啊!这酒香浓郁,至少存放了三十几年,真是难得一见。”

“起然兄!你猜对了,这瓶酒是1950年产的茅台酒,距今已经33年了,大家今天都来尝一尝鲜。”

霍鹰东比包船王足足小了五岁。

两人在港岛的地位自然是目前的华人首富更胜一筹。

所以称呼对方为兄,没有什么不同。

在得知这瓶酒的珍贵历史后。

酒桌上的一众大亨都准备好好的品尝一番。

这可是真正的陈年酒酿,其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于是,在场的十几位大亨纷纷举杯,每人满上了一杯。

这瓶珍贵的茅台酒很快就被一饮而尽。

每一滴都犹如玉露琼浆一样的珍贵。

品尝过后,大亨们纷纷赞叹不已。

对这瓶酒的口感和品质赞不绝口。

随着酒宴的进行,大家的话题也越聊越广

从商业合作到个人趣事,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在欢声笑语中,霍鹰东坐在上席。

目光炯炯有神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大亨

他缓缓开口,道出了此次邀请的目的。

“各位朋友,今天请大家来。

一是为了联络感情,加深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二是我有一个提议,希望大家能在六月份随我一起前往华夏考察。

如今的华夏,投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相信那里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在1980年在广省投资兴建的白天鹅酒店即将完工。

很快就会正式营业。

目前广市的发展速度之快,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基础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我相信,大家亲自去一趟,亲眼所见,必定会被那里的潜力与机遇所吸引。”

话音一落,旁边新华社的李玉林便紧随其后,热情地开口道:

“各位,自从1980年广省成立经济特区以来。

为了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政府已经对三个特区进行了深入的改造和升级。

目前,一系列优惠政策已经全面落地实施,为投资者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热切欢迎大家前往广省投资建厂。

共同分享这片热土的发展机遇,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这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在座的各位大亨,大多数都是涉足房地产领域的。

而当前华夏的房产制度仍实行分配制度。

难道要去投资房产吗?

这时,合和实业的胡应相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李社长,我们这些人主要都是做房地产的。

对于在大陆的投资方向确实感到有些迷茫。

不过,我认为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

旅游业和商务活动肯定会日益活跃。

因此酒店业的发展前景应该是非常广阔的。

我决定在广市投资兴建一座酒店。

希望能够为大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后世这位有名的爱国企业家。

投资了广深高速公路、广珠高速公路、虎门大桥、沙角C电厂和香江皇岗边境检综合检查站等一系列项目,为华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特别是闻名世界的港珠澳大桥,最早的构想者就是他提出来的。

为了建成这座大桥,也跟最好的朋友李加诚给闹翻了。

展现出了真正的大公无私精神。

“胡兄!加我一个!我也想出一份力。”,长实集团的李加诚立马开口道。

“我也投资一份。”,恒基地产的李兆基紧随其后的表态。

“还有我。”,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道。

“..............”

“我也出一份力。”,莫哲轩这一世喝酒很少,酒量还是不行。

不会儿就有点昏昏沉沉了,但等几位大亨说完后,也赶紧表态道。

“小轩,我们都是搞房地产的。

但你的事业版图可不止于此。

华夏的市场潜力巨大,你可以考虑在更多领域进行投资。”,李加诚闻言笑着开口道。

“比如,你旗下的香味鸭品牌,完全可以在特区投资建厂。

这样一来,不仅能扩大生产规模。

还能避免受制于外部供应商,岂不是一举两得?”

此时莫哲轩的酒也醒了,深深的看了一眼挑事的李加诚。

这个老阴逼,自己不投资。

竟然怂恿自己去华夏大张旗鼓的投资,真是阴险至极。

现在的香江还是港府在做主。

你这大力投资不是遭人嫉恨吗?

上次港督尤德才支持了我。

如果转身就去华夏大力投资,恐怕会郁闷死吧!

当然更让莫哲轩难以理解的是李加诚为什么拼命的怂恿自己去投资了。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呢?

莫哲轩来不及多想,面对在场大亨们。

尤其是霍鹰东和李玉林那殷切的目光

瞬间决定今天就表明立场。

再说他本来就有着前往内地投资建厂的打算。

于是,他转向李玉林,语气坚定地说:

“李社长,即使没有霍叔今天的提议。

我也正计划着尽快前往内地投资建厂。

我旗下新成立了几家实业公司。

它们对土地和人工的需求巨大。

然而,香江的土地和人工成本日益上升。

这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相比之下,内地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决定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去内地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

我向您承诺。

这次我旗下各个公司加起来的投资额不低于2亿港币。

希望能为内地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此话一出,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在酒桌内激起千层浪花。

“莫生!您放心,我马上就跟广市的梁书记汇报。

保证满足您投资所需要的一切客观条件......”

李玉林高兴的差点手舞足蹈,当即表态道。

这一次拜托霍鹰东举办晚宴。

一方面是拉拢在场的所有人去内地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其实是为了争取莫哲轩的支持。

主要是他在年轻一辈的影响力非常的大。

可谓是偶像中的偶像。

一旦被港督那一方所拉拢,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现在还是谈判的关键时期。

“那麻烦您了,我会在6月之前。

把我旗下各个子公司投资建厂的计划书给您....”

莫哲轩认真的道。

李玉林迅速回应:

“这是小事一桩,莫生。

只要您的计划书一到,我会立刻传给广省的同志们去研究。

等到六月份您去实地考察的时候。

我们一定会为您选出最合适的地点。

确保您的投资能够顺利进行。”

见到两人达成了协议后。

酒桌上的其他大亨不论是真心实意。

还是虚情假意都纷纷的恭维了起来。

“小轩!还是你有魄力。”

李加诚当即竖起了大拇指,内心里更是高兴坏了。

这意味着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跟他争香江电灯公司了。

“是啊!我们都是搞房地产的。

即使我想去内地卖金银首饰,恐怕也卖不出去。”,郑欲桐开口道。

“.........”

莫哲轩面对一众大亨的恭维。

脸上却是没有骄傲得意。

反而非常的谦虚谨慎。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谁又知道别人心里真正是怎么想的呢?

特别是李加诚,他总感觉不对劲。

对于这头老狐狸可不敢掉以轻心。

最狡猾的就是他。

1978年,华夏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许多香江的富豪纷纷前往内地,参加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老李作为其中的佼佼者。

对内地未来的发展抱有极大的信心。

但同时又担心大规模的投资可能遭到港府的打压。

因此,他巧妙地采取了既交好华夏又不得罪港府的策略。

他做了三件令人瞩目的大好事:

首先,在自己的家乡潮汕地区投资兴建了14栋青年公寓,为家乡的青年提供了优质的居住环境;

其次,出资兴建了两所医院,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

最后,他慷慨解囊,直接拿出三千万港币投资了一所闻名世界的大学,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三件大事迅速征服了内地人民的心,老李的善举和智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当时内地最迫切的需求是投资建厂,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老李深知这一点。

但他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选择了等待。

直到九十年代,局势彻底稳定后。

这才大举投资内地,开始了他的商业帝国建设。

这种既交好华夏又不得罪港府的做法。

不仅展现了他的高超智慧。

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商人的敏锐眼光和长远规划。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