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对百晓生仇恨值

江湖对百晓生仇恨值

第 34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江湖对百晓生仇恨值》全本免费阅读

任青的伤势真的很重,他卧床休养了好几天,才能勉强行动。只是他一能行动,便做了一件让夏天无震惊的事。

“你要走?”

夏天无看着眼前脸色苍白,走路甚至都还在打晃的人,不敢置信地问道:“你真的要走?”

任青肯定地点头:“对。”

他此时的脸色虽然苍白,精神却十分振奋,眼中不再是之前那副死气沉沉的模样,终于有了青年人的样子。

想必是那封信起到了作用。

夏天无急忙说道:“你伤还没好,至少要再休养几天,这般上路,我们怎么能放心?”

他捅了捅旁边的曲冬凌,“你说是不是?”

曲冬凌点头,“你这样回去,便是你师父见了也不会开心的,倒不如将伤养好了再出来。”

任青露出了一个笑容,许是很多年未曾这般放松过了,他的笑容并不十分自然,带着些许僵硬,这笑容实在是再难得不过了。

“我并不着急回去,只是想多走一走……”

夏天无打断他:“无论你去哪,带着这一身伤都是不方便的。”

任青有些不好意思,“可我留在这里,岂不是要一直麻烦您。”

夏天无见他只是担心这个,故意佯装不悦道:“我早已将你当作是朋友,你竟待我这般客气吗?”

任青挠头,他这时候终于才像是一个青年人,而不是行将就木的老人。

他不好意思,却也实在是不擅长客气,只能沉默。

夏天无按住他的肩膀:“你便安心留在这里,等到你养好伤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们也可以放心。”

任青低声道:“多谢。”

夏天无笑道:“这有什么可谢的,你看他,”他指着曲冬凌:“你学学他,什么时候跟我客气过?”

任青在这里留了很久,一开始他身体不好的时候还好,等到他身体好些了,夏天无又开始操心他的成天在酒楼憋着,会不会闷得慌。

后来等到外面的喧闹平息了些,关于那张榜单的事彻底被新的热闹取代,再没有人那么盯着曲冬凌了之后,他便干脆带着这两人满江南的游玩。

江南美景,最能疏解内心了。

等到任青伤势好转可以离开了时候,一同告辞的还有曲冬凌。

“你走什么啊?不会又要去惹什么麻烦吧?”夏天无警惕地看着曲冬凌,总觉得这家伙离开江南出去转一圈又会搞出什么大事。

曲冬凌挑眉:“我什么时候惹事了?还有你那是什么表情?我惹事你不该开心才是吗?”

夏天无嫌弃地盯着他:“我开心?你不要信口雌黄!”

曲冬凌慢悠悠地帮他回忆:“你敢说你贴出榜单那几天生意不好?”

夏天无哽了一下,他当然不敢,他简直不是那几天生意好,他是这一阵子生意都好得很!堪称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典范。

当然,大头收入当然不是酒楼的正经生意,更多的还是他的副业生意,出售消息。

夏天无理不直气很壮:“但你惹事我难道不也跟着提心吊胆!”

曲冬凌:“成吧。”

他难得还有良心的安慰:“放心,这次是帮人做事,背后有人撑腰。”

夏天无怀疑:“谁?”

曲冬凌手腕一转,翻出自己的折扇,随即便遥遥一指,便趁着夏天无转头看去的时候,转身离开了。

夏天无不解地看了过去,正好看到自己酒楼门口那张已经有些损坏的纸张,那上面赫然是一个名字。

顾清梵。

曲冬凌的消息灵通,这当然是一件江湖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是他的消息灵通到什么地步,江湖对此的评价却是众口不一的。

有的人已经将他神化了,觉得他无所不知,凡是天下间发生过的事情,他仿佛都知道一般,有的人却认为他哗众取宠,不过是消息灵通一些,却将自己弄得仿佛多厉害一样。

对他的消息情报有些了解的,大抵也只有他的朋友。

他们和曲冬凌接触多了,大抵就能看出一些他的消息范围。

虽然有些神奇,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无论过去了多久,曲冬凌便能知道,哪怕知道的不甚详细,但是能知道一些事情,便已足够不可思议了。

顾清梵也因此才会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托付给曲冬凌。

他想请曲冬凌帮他找一件东西,一件并不属于他,但对他十分重要的东西。

“你对我师父了解多少呢?”

曲冬凌去拜访顾清梵的时候,就看到了他屋前屋后那大片的土地。

曲冬凌头皮发麻,人家隐居种豆南山下只是意思一下,顶多就是供养自己,这家伙为什么真的这么实在,一口气种了这么多地!

哦,当然是因为其他人种豆南山下是真的自己种,而顾清梵……他一开始也是自己种的,并且种的也并不多,但总有人不长眼会惹到他头上。

或者是惹到了附近城池中的百姓。

顾清梵实在是个恋家的人,他隐居都要选在自己家附近,并对附近的百姓十分照顾。

这就导致每每有江湖人在城内犯了什么事,掀翻了什么摊子,误伤了哪个百姓,他们就要做好准备,会亲自见识天下第一剑的准备。

他们虽然犯错,但是终究是罪不至死,于是顾清梵便会将他们带回来,让他们亲自体会一下百姓的艰辛。

也因此,这片田地便越来越大了。

曲冬凌很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变成小苦力中的一个。

他自从走进来后,放在胸口的手就没放下过,他这苦肉计都不用装的,毕竟他真的受伤很重。

听到顾清梵的问话,他便点头:“沈前辈大义,天下有几人不知?”

前朝末年时,政务一塌糊涂,军事更是一言难尽,掌权之人只顾得上内部争斗,对于边军早已经无暇顾及。

各地边军大部分已经自给自足,后勤完全得不到保证,对于蛮族入侵,若是小股部队侵扰尚且有阻挡之力,但对于蛮族大军叩边,他们又该如何?

朝堂上的官员哪里顾得上边关的厮杀,他们争权夺利还来不及呢。

也因此,当蛮族大军叩边的时候,纵然守城的将领竭力率军抵抗,一次次八百里加急给京都传信,却都仿佛石沉大海一般,毫无音信。

城墙已经被将士的鲜血染红,尸体无暇收敛,日夜不停地厮杀让人麻木,手都要握不住长枪。

可是前路茫茫,攻城的大军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们的援军不知道何时才会到,城内的粮食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