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一百一十六章 擒拿监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我为陇右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瑄,统领陇右七万余边军,节制郡兵、县卒、矿兵、胡部。闻丘山铁矿有二百余名劳役叛乱,特来问因。将你们所知告诉我,胆敢隐瞒,严惩不贷。”

李瑄软硬兼施,向这些劳役、匠人扬声说道。

这些加起来也就一百五十余人。

一下死亡大半劳役,怎么会不蹊跷呢?

李瑄听起来很厉害,但劳役们还是很怕郭达虎,不敢吐露。因为郭达虎一直宣扬在陇右他叔父最大,什么太守、将领,全部都要看他叔父的脸色行事。而且他叔父还是圣人面前炙手可热的红人。

“谁要是告诉叛乱的因果,我就免去他的罪责,放其归乡,并给其归乡的盘缠。”

李瑄又说出更诱人的条件。

“所言当真?”

李瑄话落,立刻有一名壮汉站出来。

其他的劳役也一阵骚动。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瑄笑道。

他不至于为此失信。

“反正也活过了多久了,我不再苟延残喘。今天让我和沟壑内的尸体为伴吧!”

这壮汉豁出去了。

“这个贱民也想反叛,来人,将他抓起来。”

郭达虎猛然起身下令。

十几名郭达虎的死忠立刻挺刀上前。

“射死他们!”

李瑄淡淡地开口。

“咻咻咻!”

话音落,身后十几名亲卫张弦。

“噗嗤!噗嗤……”

二三十步内,这些矿兵全部是要害部位中箭。

与此同时,罗兴率领六十骑张弓搭箭戒备其他矿兵。

郭达虎张大嘴巴,不敢相信。

剩下的矿兵赶紧将兵器丢下,有的双腿打颤,吓尿裤子。

那些劳役和匠人们也舌挢不下,这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将军,好像真能治得了郭达虎。

“在节度使面前动刀兵,这才是真正的谋反。”李瑄看着郭达虎说道,同时又对典军吩咐:“将这件事记录下来。”

“遵命!”

典军领命,他心中也感叹郭达虎胆子太大,面对李帅还妄想杀人。

“过来,你可以尽言了。”

李瑄召那壮汉到身前。

壮汉小心翼翼地将他所知道的事情告诉李瑄。

当他说一半的时候,李瑄掌握线索。

他开始让亲卫将铁矿内的计吏,以及郭达虎的亲信,一些矿兵头目,一一抓起来审问。

李瑄准许严刑逼供。

丘山铁矿的劳役确实想要逃跑,但也是逼不得已。

郭达虎在管理丘山铁矿期间,无比残暴,动辄下令鞭打、杖责劳役、奴仆,只要有不称心的事情,就拿劳役、奴仆泄愤,还经常克扣食物,有时还以不给饭吃为惩罚。

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具尸体被扔入二里外的一个沟壑中。

郭达虎还说过:要十年之内,填满那个沟壑。

前几日,有一名奴仆偷听到郭达虎将官铁私自卖到河西,换取金银,只拿一小部分铁向陇右交差。

这名奴仆回头就把这秘密告知其他劳役。

天真的劳役们,聚在一起,想以此为要挟,让郭达虎不要动辄毒打他们,让他们像是个人一样。

但郭达虎是何许人?

他叔父是监军郭全,怎么会惯着奴仆、劳役?

他当众处死宣扬他秘密的奴仆,又让士兵毒打其他劳役,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丘山铁矿的王。

一群卑贱的奴仆、劳役没有资格与他谈条件。

而劳役们的怨愤已到临界点,郭达虎最后的不当人,让劳役们爆发。

他们不顾一切想要逃出去,将丘山铁矿的秘密泄露给官府。

但矿兵手持刀矛,又有弓箭在手,他们哪里是对手?

杀红眼的郭达虎,下令将所有要挟他的奴仆劳役杀死,即便最后有一部分求饶,也被郭达虎痛下杀手。

只有胆小者幸免于难。

在郭达虎看来,流放的罪犯、奴仆那么多,死一二百人,很快就能补充一批新的。

计吏,其他的士兵、小吏,挨不住拷打,纷纷招供。

他们现在每年要卖两万斤官铁,所换的金银,大部分都孝敬给郭全。

可以说,从头到尾,郭全知道这件事情。

李瑄让他们签字画押,将此案办成铁案。

让李瑄稍欣慰的是,威戎军并没有参与这件案子中。

“看你的样子还像是个人,然心却如蛇蝎一样歹毒。”

李瑄拿着一份罪状,向郭达虎说道。

“老子杀的人,哪有伱这个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多!”

郭达虎反唇相讥,他坚信他叔父能帮他摆平一切。

他会笑到最后!

“我沙场冲锋,为战斗而杀人,你则是为了杀人而杀人。可惜你只有一条命,不然以你的罪行,能死一百次。”

李瑄可不嗜杀,他话说完,示意让郭达虎签字。

“休想让我签字!”

郭达虎将头一别。

“嘴硬?好,看是你嘴硬,还是我的鞭子硬?”

李瑄让罗兴鞭抽郭达虎。

“啪啪啪……”

夜晚的鞭声响亮,罗兴将郭达虎上衣扒下去。

不几下,郭达虎就皮开肉绽。

“啊……”

罗兴下手越来越重,疼得郭达虎昏死过去。

“啊……”

李瑄下令往郭达虎伤口上撒盐,凄厉的惨叫声让丘山铁矿的劳役、匠人非常解恨。

矿兵们更加畏惧,曾经他们就是这样对待劳役。现被缴了武器,等待李瑄的处置。

“我签……”

郭达虎终于支撑不住,有气无力地吐出两个字。

面对李瑄搜罗的罪责,郭达虎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按了一个的手印。

这张罪状上,将一切矛头都指向郭全。

李瑄指责郭全这些年卖了十万斤官铁,罪不可恕。

从小吏们口中得知这些官铁曾经卖给吐蕃人,李瑄更是指出这是资敌,会让吐蕃制造出更多铁甲,兵器,来对抗大唐。

这已触动李隆基的逆鳞。

李瑄整理整个案件,将其书写下来。

连带着这些证状,连夜将其送到鄯州城,然后通过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只要扳倒郭全,可以奠定他绝对的权威,从此真正号令陇右军。

新来的监军,绝对不敢再指手画脚。

“将军,那些矿兵怎么处理?”

天一亮,典军问李瑄。

“郭全、郭达虎叔侄,算是谋大逆,他们知而不报,草菅人命,理应处死。但本帅格外开恩,饶他们一命,他们杀死了劳役,今后丘山铁矿,就由他们开采!”

李瑄权衡后,觉得让这些人补上劳役的缺口。

以后由威戎军派兵看守他们。

“安将军,我会举你为威戎军使,你就留在威戎军城,等待诏书传至。另外,本帅觉得威戎军建筑在这里意义不大,会向朝廷申请威戎军再募兵两千,将来把威戎军定在青海一带。我会从金城牧监、广武牧监,为你调集五百匹战马,组成威戎军骑兵。”

李瑄向押衙安重璋说道。

“谢李帅,三个月内,末将必熟识前往青海的一切山川地势,随时听候李帅之令,报答李帅的信任。”

安重璋向李瑄一拜。

他刚为押衙不到一个月,李瑄就提拔他为军使。

扩充后的威戎军,已不算是小军。

他无以为报,只等李帅对吐蕃发动攻势,他必身先士卒,立下功勋。

他绝对不会如上一任军使一样,因畏惧监军,而违抗军令。

……

长安。

“嘭!”

“七郎会是这样的人吗?”

李隆基拍了一下玉案,怒形于色。

他和玉环娘子正开心的时候,内常侍却将郭全的密函飞速呈上。

这一下让他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怎么了,三郎?”

杨玉环转眸问李隆基。

“陇右监军密告七郎蓄意谋反。”

对李瑄寄予厚望的李隆基很生气。

“噗嗤……”

“七郎怎么会谋反呢?妾身常听说谋反要屯积粮食、收集钱财、制造兵甲,最少数年准备。七郎才去陇右多久呢!”

杨玉环轻笑一声,她对英武儒雅的李瑄印象很好,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谋反的人。

“有道理!”

李隆基微微点头,他将密函给杨玉环观看。

“三郎,这信上没有证据,也没有原因,就一句收买人心,蓄意谋反,难道你想杀了七郎呀?”

杨玉环看了一眼密函,就将信件丢给李隆基。

“那郭全是什么意思呢?”

李隆基有疑心病,纵然觉得郭全的信件站不住脚跟,但心中的疑虑,却挥之不去。

这时,高力士来到李隆基身边。

“圣人,七郎有信件要交给您!”

高力士其实昨天就收到信件。

郭全对他毕恭毕敬,时时送来奇物,他有点犹豫其中的因果。

想到皇甫惟明在陇右三年多,他今天上午特意去问皇甫惟明郭全到底如何。

皇甫惟明不得己承认郭全在西平郡有万亩良田,还侵占有军屯之地。

关于丘山铁矿的产量皇甫惟明倒是不清楚。属下向他汇报矿山将空,产铁愈少。都知道郭达虎是监军郭全的侄子,不好去明察。

高力士有私心,但他最大的品德,就是对李隆基忠心不二。

私吞国家之铁,死亡二百多劳役,已经威胁到李隆基的统治,哪怕高力士看好郭全,也必然要将这件事告诉李隆基。

历史上主仆二人被李辅国强行拆开,高力士在归来的路上,得知李隆基驾崩,心中悲痛,立刻吐血而亡。

李瑄知道这一点,才放心将信件交给高力士。

李隆基立刻拆开信件,翻看查阅。

却是李瑄弹劾监军郭全的奏折!

第一,郭全在西平郡良田万亩,家财无数。

第二,郭全阻拦节度使出湟水城,使节度使无法执行军令。

李瑄还将与高秀岩诱敌深入的计策告诉李隆基,但就是因为郭全,让这计策难以实行。

第三,郭全制止他调查丘山铁矿二百多劳役叛乱一事,守丘山铁矿的将领为郭全假子。

第四,李瑄直接状告郭全贪墨国家之铁,与郭达虎一起中饱私囊。这些年丘山铁矿最少损失十万斤铁。

不同于郭全污蔑李瑄的密函,李瑄的奏折有理有据。

最后还申请李隆基派遣监察御史和心腹宦官,来陇右调查。

“力士,这是郭全刚送来的密函!你怎么看?”

李隆基将郭全的密函给高力士观读。

“应是郭全贪墨铁矿的事情被七郎发现,所以倒打一耙,想蒙骗圣人处死七郎。唉!这密函漏洞百出啊,七郎估计连临洮军都未掌握,再说从七郎的诗中,就能看出七郎的忠君报国之心;七郎也一直将获得的财宝上缴。这样的事,他不会去做的!”

高力士恨铁不成钢,他无法去救郭全。做得太过了。

“郭全这畜牲,敢私吞铁,敢阻拦七郎立边功,还想害死我的大将,我要将他千刀万剐!”

该信谁,一目了然。

李隆基因为这信件,豁然开朗。七郎刚去陇右没几天,就状告其造反,这不就是污蔑吗?

“圣人息怒!”

高力士让李隆基暂时平息怒火。

过几天,李瑄的新奏折再次来到长安。

巧合的是,在李瑄的奏折到兴庆宫之前,李隆基又收到郭全的密函。

“郭全说七郎派遣骑兵控制湟水城,已经造反了。”

李隆基又被整得陷入矛盾中。

“三郎,你前几天不是告诉妾身了吗,湟水既无人口,又不富裕,周围无险要可守,七郎真造反怎么会去占据那里呢!军中又有几个人会应他呢!再说宋国公等都在长安,前天还因为送三郎的文章写错字,来宫中请罪呢!”

杨玉环很聪慧,一下举很多例子,认为李瑄没有一点理由造反。

“玉环知我心意,亦如是想!”

李隆基心结又解开。

“嘭!”

一个时辰后,当李瑄将罪证都摆在李隆基面前后,李隆基再次勃然大怒。

他派遣心腹宦官黎敬仁,外加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经百名羽林军护送,到陇右确认此案。

同时,七百里加急,免去郭全的监军之职,由李瑄暂时看押。

新任监军是一个叫张道斌的宦官,在离开长安前,李隆基和高力士先后对他进行训话。

李隆基让他不要阻挠李瑄立边功,只需要及时向他汇报战况。

高力士让他老实一点。

这让张道斌知道李瑄在圣人和高力士心中的地位,到陇右后小心翼翼,生怕步入郭全的后尘。

李林甫觉得很可惜,他想过趁机弄死李瑄。

但李瑄不是省油的灯,他现在已经知道李瑄不仅受高力士喜爱,而且还有杨玉环一直为李瑄说好话。

哪怕他收买黎敬仁,令监察御史,指认李瑄。

李瑄也一定会反抗,用通天手眼,再将信件呈到李隆基面前。

到时候说不定他也会被牵连!

他甚至怀疑李瑄这个阴险的小贼,等着他上当呢!

说李瑄现在造反,太不符合逻辑。

说难听的,就算是造反,也不可能是上任两个月就造反。

更何况李瑄的家人都在长安。

……

湟水城。

丘山铁矿事宜安排好后,由安重璋坐镇威戎军,重新让铁矿进入正常状态。

不久后,李瑄会重派计吏。

同时,李瑄让安重璋设下陷阱,准备逮捕那些买铁的不法之徒。

如果是商人,让他们十倍奉还,还不起就抄家。如果是胡人,没收全部资产,身上资产不够,让亲近者来赎。如果是吐蕃人,就当战功来抓。

以充实陇右府库。

之前向李瑄坦白的壮汉,李瑄信守承诺,赦免其罪,给予三贯钱,让他回蜀地老家。

李瑄在威戎军的举动,很快就传遍陇右诸军。

虽然李瑄的理由很充分,但许多将领不敢担保自己会听监军的,还是听节度使的。

从积石军使到威戎军使,众将都知道李瑄之前规定的军令,不是开玩笑。

如果再犯错误,下一个被革职的,可能是他们。

李瑄回到湟水城的时候,郭全竟还在叫嚣让李瑄死无葬身之地。

但李瑄把郭达虎抓回来后,郭全的话语明显有气无力。

李瑄不可能放郭达虎,郭全心虚了。

他只求圣人能做出英明的决定,在收到他的密函后,立刻派特使来湟水城将李瑄处死。

但他注定无法等到那一天。

七天后,长安的诏书先至,李隆基给予李瑄特权,将郭全收监。

“嘭!”

李瑄带着亲卫来到郭全豪宅,一脚将其大门踹飞。

亲卫执剑,鱼贯而入。

郭全豪宅中的羽林卫想要阻拦,却被李瑄呵斥:“奉圣人诏令,郭全私吞国器,诬告上将,收回其节令,罢免其陇右监军的职位,暂时收押湟水,待特使来审理。”

羽林卫听到诏令,不敢再上前,他们的职责是保护监军。

但现在郭全已不是监军。

“这不可能!”

郭全现身的时候,刚好听到这句话,他面如土色,口中喃喃:“我从小伺候圣人,圣人怎会不信任我!”

“一定是假的,李瑄假传诏书,将其抓起来。”

郭全突然抬头,状若癫狂地大叫,他用手中节杖指着李瑄。

但羽林卫无动于衷。

动的是李瑄的亲卫,他们将不断呼喊的郭全按住,夺走圣人的节杖,呈给李瑄。

李瑄掂量一下节杖的重量,然后交给后方的佐吏,让他们收入府衙,待特使来,交给特使。

郭全的豪宅中金贵之物甚众,奴婢过百。

但李瑄没有去动,他将奴婢交给西平郡长史上官青,又令士兵封锁其豪宅。

这是铁证如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