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倒塌之后

巴别塔倒塌之后

29.女祭司(五)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巴别塔倒塌之后》全本免费阅读

阿尔看到这里,即便他不喜欢张琏君的那张脸,也不由得身体前倾地关注起王瀛锋如何应对这一个月。这场饥荒发生的时候他才不过是一个中学都尚未毕业的学生,更兼阿尔从小养在帝国贵族的玫瑰庭院当中,在所谓的“回归自然”粗粮运动开始之前,他家里的佣人都不吃黑麦面包。阿尔无法理解所谓的“没有东西可吃就要从小孩子开始吃起”,他皱着眉,盯着光屏,觉得果然这是一群无法被教化的愚氓。

不过这样的认知却让阿尔更加愤怒——他想到了王瀛锋最后选择与自己决裂,便是为了他口中所谓的那些“拿着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他们劳动产生的所有价值,都被一种狡猾的手段拿走,并且让他们像被注射了过量的吗啡一样陷入如梦似幻的美梦当中”的人。阿尔看着光屏上那些衣衫上打着补丁、衣袖和裤腿随时卷起以便劳作的人,眯起眼睛,暗自寻找着他们的闪光点。

要他们足够优秀,在阿尔心里,才配得上王瀛锋的百年心血。

光屏上,除了李文先不愿意走之外,王瀛锋、张琏君还有剩下的十几个外地青年,带着包括张清源在内的十个女孩子连夜上了山。附近的山林当中,大型野兽很少,张丽华给了他们几把枪,应该足以应对山中的山猫一类的动物。为了防止被农庄中剩下的人发现他们的踪迹,一行人只好往山林深处走,但因为害怕太深入山林就会遇到老虎一类的猛兽,他们在半山腰处找到了一个山洞,勉强够一行人容身。洞中深处还有溪水,水源问题也解决了。

一行人身上不仅带着少量的生活用品,还有很多农庄中的妇女们给孩子带的食物。王瀛锋见大家在山洞中安顿得差不多,女孩儿那边张琏君十分自然地就开始担任她们的□□,安排她们在山洞深处坐下,让她们把自己身上母亲塞给她们的干粮拿出来,特别嘱咐省着点吃。小女孩们都已经被连续三个月的饥荒锻炼出来,明白即便到了这里,食物依然是每天都悬在她们头上的一把刀,纷纷像是一只只啄食的小鸟,十分珍惜地吃着手里的食物。张琏君看得心里发酸,拿着水壶去山洞深处打了两壶水,洒了一些明矾进去,嘱咐女孩们要等一会儿才能喝里头的水,不然小心拉肚子。

王瀛锋在山洞口叫来所有外地青年开会,唯独找不到张琏君,便让众人稍等,他自己到山洞中去找张琏君。他走到山洞深处的溪水边,正好听到张琏君指着水壶里的水对女孩们道:“河里的水不能直接喝,水壶里的水你们过一会儿再喝。要是喝了肚子不舒服,我们现在没有药来治。你们明白吗?”

女孩们年纪都不大,最大的就是张清源了。张清源也不过才九岁,她看到王瀛锋站在张琏君身后,猜到他们有事情要做,忙一副大姐头的模样点头道:“明白啦!不能乱喝水,乱喝水会生病!要喝水只能喝水壶里的水,水壶里的水也要过一会儿再喝!”

张琏君被张清源一本正经的样子逗乐了。王瀛锋站在他侧后方,山洞中溪水的波光映在张琏君脸上,显得他的面容更加柔和。

王瀛锋咳了一声,张琏君转过身来,有些不好意思:“你找我?”

“我们一起去外头开个会。”王瀛锋对张琏君点点头,二人沉默地走向洞外。

山洞外,现下折腾了一晚,时间已经接近黎明。圆月的光辉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山林之中,树影群群,在浓黑的夜色中成为一群更加难以看清的幽灵,静默地与这群年轻人对视。

王瀛锋二人和剩下的人汇合。他们人刚刚到齐,外地青年中的一个声音便道:“好了,现在人齐了,我们打开手电再说话吧。”

这是一个叫于明的人说的话。他有些近视,白天有时候都看不清远处的字,现在的光线几乎没有,他感觉自己完全和瞎子没什么区别。

“不行。”王瀛锋道:“手电太亮了,会被山下的人发现。有人带火柴了吗?我们用火柴点一小堆篝火,这样既能取暖、照明、驱赶动物,也不容易被发现。”

王瀛锋刚才收拾的时候拿了好几个水壶、几床被子,实在没有手再拿别的东西。另外一个叫鲁弘的从自己腰间掏出火柴,他年纪轻轻,不知道怎么就染上了烟瘾,农场没有城里的香烟,就拿着烟叶子点着抽。不过也就是因为他随时都会来一根,火柴对于他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这时候也算是派上了用场。

鲁弘擦亮了一根火柴,其余人小心翼翼地用地上枯败的枝叶攒了一个小柴堆,又在小柴堆周围迅速地挖了一条沟,画地为牢似的把小柴堆圈在其中。鲁弘用火柴点亮了小柴堆,周围亮堂起来。闪动的火苗只能照亮每个人的下半张脸。这些外地青年们看着彼此明昧不定的脸,顿时想起了父辈的那些精彩故事,瞬间身上多了几分“坚决同旱灾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山风呼啸而过,幸好是夏天,吹在身上只有些凉意,并不算冷。王瀛锋带来的被子都给山洞里的女孩子们盖了,洞里阴冷潮湿,孩子们是受不住的。

王瀛锋也被气氛所感染,压低了声音道:“咱们先把现在的食物都汇总一下,看看怎么分配。”

如果孩子们不乱跑,其实他们这一行人的分工很简单:日常看孩子和守洞的,出去找吃的的,和晚上守夜的。这些工作当中除了出去寻找食物的人需要最多的食物之外,其余人都可以少吃点。这和在农场中不一样,在农场中人人都有劳动任务要完成,谁也不能完全饿着肚子去地里劳动。现在他们属于是“劳动力剩余”,也算是离开农场之后的方便之处。

外地青年们纷纷把自己临时拿的、走之前妇女们塞给自己的东西都拿出来。王瀛锋一看,很多都是饼一类的干粮,并不难保存,还抗饿,唯一的缺点是难以咀嚼。甚至鲁弘还从自己的包裹里掏出几袋压缩饼干,看得众人一阵眼馋。于明不解:“你小子,这东西你哪儿来的?”

鲁弘挠头,这本来是他家人之前从城里寄来的东西,他不喜欢吃这玩意儿,就一直留到了现在,没想到这倒成了救命稻草了:“这是我爸妈半年前给我寄来的。我不爱吃这玩意儿,我爸偏要给我寄,说是部队里发的,他平时也不吃,摆着浪费了,就给我塞进我妈纳的鞋里寄过来了。”

一听说这东西是塞进鞋里寄过来的,一时间有几个人的脸色都变了。鲁弘忙道:“那可是新鞋啊!完完全全的新鞋,一点儿味儿都没有!你们放心吧,我还是不爱吃这玩意儿,给你们平时要外出巡逻的人吃,我宁愿啃干粮。”

这话一说,一行人都没了动静。现在确实是没有任何选择,即便是农场里家家户户都拿出了余粮来,给他们凑出来的干粮,也只有他们全部人吃三天的。

“我们必须考虑在没有张组长给我们送物资的情况下,怎么在山里活过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王瀛锋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有人都承认了这一点。于明道:“万一,我是说万一,如果张组长明天没有在约定的地点给我们送吃的,我们岂不是被骗了?”

有一个叫白云飞的青年嘲讽道:“那又怎么样?当时我们都被枪指着,要是不答应,我们说不清楚是不是还有命在。不管现在她是不是在骗我们,在林子里活路还多一些,至少树皮管够。”

这话说得一行人苦笑起来。王瀛锋正色道:“好了,咱们还是说正事。这样,我们有十五个人,大概分为三组。一组在营地看守,照顾孩子,一组外出打猎,一组晚上守夜,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众人都点头,没有什么异议。王瀛锋又把每组的人安排好,然后道:“现在每组的工作量不一样,虽然每组都一样重要,但是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我们不得不在物资分配上做出一些调整。我们每天至少要把一半的食物分给孩子们,剩下的一半,每天先汇总到我这里,由我当着大家的面来分配。打猎组可以分到成人组的一半食物,剩下的一半由守夜组和照顾孩子组平分,大家觉得如何?”

又是全票通过。王瀛锋又道:“为了防止有人伤病,打猎组的成员每三天和其他两个组的成员轮换一次。打猎组的人不能私藏食物。现在大家的处境都很艰难,我能理解,但是只要勠力同心,我们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况且,那些大姐、大嫂、婶子,那么信任我们,我们不能辜负她们的信任。我们不是那等吃人的人,我们决不能吃自己人的血馒头。”

外地青年们看着自己眼前在风中摇曳的篝火,没有说话。他们当然知道王瀛锋目前下这个定论尚且能算是正确,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一个月过去之后,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王瀛锋当然也明白众人各怀鬼胎。但他没有别的办法,作为这群人当中领头的,他除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之外,只有一身蛮力还算是能够“说服”别人听他的话。但是现在的情况确实非常极端,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对接下来的这一个月中可能会发生的变数。

“血馒头”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作为帝国顶尖的大学教育出来的优秀毕业生,阿尔当然知道这个典故。他靠在沙发上,神情严肃,眼睛只盯着王瀛锋。他不在意这群人当中会不会有人做出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事情,或者说,有人突破道德底线,如果这个人不是王瀛锋,他也只会觉得这人的行为更加凸显了王瀛锋的高尚;如果是王瀛锋,他也会为王瀛锋找出借口来。

“好了,大家现在就开始各就各位吧。”王瀛锋站起来,轻轻拍了拍手。十五个人四散开来,各自开始执行各自的工作。

王瀛锋虽然是打猎组的人,但是他今夜把自己分到了守夜的岗位上,让其他人都先休息。王瀛锋从口袋中摸出一把匕首。他一按匕首的把手,匕首的锋刃探出来,在篝火的照耀之下,冰冷的刀刃边缘被火焰染上一抹暖色。

这是一把三棱匕首,是王瀛锋的父亲送给他的十二岁生日礼物。他父亲是军人,从小就十分看重王瀛锋的身体素质和格斗能力,同时也对军人这个职业具有相当强的荣誉感,要不是王瀛锋的母亲,一个对自己的丈夫有救命之恩(王父这么认为,但是王母不这么认为,她始终觉得他不过是自己手术刀下的一个过客)的女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