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第204章 燕大高考状元密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谭震把收到的资料全部分门别类的按顺序放好。

他是要分几次印刷的,就像电视剧一样,要永远保持热度。

只有不断地更新,哪怕就是被模仿,也不怕超越。

资料收齐了,用蜡纸刻字也是很关键。

不要小看这个工作,校对刻印是个精细活。

一不小心哪里刻错,整张蜡纸就废了,又要重来。

谭震又重金聘请了学校印刷厂的几位校对老师傅过来“兼职”。

人家是可是印刷厂十几年的老师傅,做这个自然是手到擒来。

两天功夫就把资料给刻了出来,不但整洁美观大方,还丝毫不差。

最关键的是一溜的正楷字,看起来就像打字机打印的一样,特别的舒服。

谭震看了,也是非常满意,这个钱没有白花!

蜡纸刻好了,自然是开始油印了。

因为条件限制,他们用的是老式的滚筒式油印机。

这种油印机操作虽然简单,但是稍不注意就会弄的满手油墨,影响试卷质量。

所以油印的时候必须非常的小心。

为了掘得这桶金,306宿舍的几位兄弟也是拼了。

六个人就在这狭小的房间里面埋头苦干起来。

这东西要说简单也简单。

白色的纸张放下面,用滚筒刷一次蜡纸,试卷就出来了。

非常的原始,也非常的容易。

至于效果嘛,只能说一般般啦!

不过没办法,那个时候的试卷都是这样印出来的。

真正的打印试卷需要等到九十年代以后了。

油墨印刷的特点就是便宜,又没什么技术含量。

一般的人看两次就会了,何况他们这些大学生。

经过两天的印刷,房间里面已经堆满了印好的复习资料。

只要一进屋,就是满屋的墨香味。

谭震又安排他们按照文理科分类放好。

接着他又从学校印刷厂“高价”买回来一批上面印有燕京大学标志和名称的文件卷宗袋。

虽然价格不便宜,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就要了谭震1毛钱,把他心疼的要死。

可是架不住人家燕大的名头响呀,谭震要的就是这个“包装”。

每一个文件袋装一套试卷,分文理两种。

每一科的试卷卷首都写着这是由某某省高考状元编写,下方还有其相关简介。

看起来特别的“权威”!

对于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这些高考状元无疑就是他们心中的偶像。

想想后世那些“追星族”。

这样的资料,又怎会不动心呢?

再看看文件袋上醒目的燕大标志,就是节衣缩食也要买呀!

为了防止文理科混淆,谭震又找人雕刻了两个印章。

一个刻上“文科”,一个刻上“理科”,专门盖在文件袋上面。

这样在售卖的时候就容易区分了。

资料印好了,销售是关键,谭震开始召集大家开会。

开会之前,谭震先把这几天的花销公布了一下。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几天光是买油墨,纸张,就已经花费了500多元。

有些人肯定以为那个年代油墨纸张便宜,哪里需要花那么多钱?

可是别忘了,现在可是计划经济时代。

计划内的物资是便宜,计划外的东西可就是“天价”了。

为了买到这些油墨纸张,谭震可是跑了好几个跳蚤市场,才把这些东西凑齐。

然后是学校印刷厂买文件袋5000个花费500元。

支付刻工费200元,收集高考资料用的钱最多,达到了1200多元。

这还没算一些零散的费用和他们的人工,光这里就已经花费了他们两千多元。

也幸亏有谭震这个大款支持,要不然早就干不下去了。

“老幺,这个定价多少呀?”陈百祥急切的问道。

谭震想了想说道:“文科9元每套,理科10元每套”。

“啊…这么贵!有人买吗?”陈百祥显得有些担心。

谭震笑了笑,说道:

“把吗字去掉!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想当初我们高考的时候是怎样过来的,你们应该心里都有数吧”。

“黄岗密卷相信大家有所耳闻,说的很玄乎,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可是大家还是想方设法的去弄回来”。

“再看看我们这是什么?燕京大学高考状元密卷!是集全国的高考状元编写的高考资料,全国上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所以你们在宣传的时候就要着重宣传这一点,这恰恰就是那些高中毕业班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此次的最大卖点!明白了吗?”

陈百祥听谭震这么一说,也是若有所思。

他已经想好了,决定先拿100套先去他的母校朝阳中学走一遭,试试水!

谭震看了看几个忐忑不安的室友,说道:

“为了促进销售,我们的资料还设有批发价,文科100套以上8元,500套以上7元,1000套以上6元,理科也是按此执行,卖的越多,赚的越多,不够一百套的,每卖一套出去提成一元…”。

想到要是能卖掉100套,最少都可以提成100元。

陈百祥的心里瞬间变得火热起来。

说干就干,他率先拿了100套试卷,里面文理各50套。

受陈百祥的影响,其他几个室友也开始行动起来。

“我先拿50套吧”,王成决定坐公交车去市里的中学转转。

“我去海淀中学,拿100套”。

大力哥生怕有人去附近的海淀中学,抢先说了出来。

接着曾响也拿了50套,叶山也拿了50套。

没有自行车的坐公交,有自行车的骑自行车,纷纷往各个中学去了。

等到他们都离开以后,谭震也寻思着找个地方去推销一番。

好歹自己也是这个计划的发起人,大家都这么积极,自己也不能落后呀。

谭震记得他住的四合院附近有一个阳光中学。

里面有5个高中毕业班,好几百号人,他决定去那里试试看。

他骑着单车来到阳光中学的时候,正是学校的上课时间,从教室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学校门口一般都有人值守的,阳光中学也不例外。

他探头看了看,是一个年纪颇大的大爷,正坐在门卫室打盹。

谭震瞄准时机,趁着看门的大爷打盹的时机。

踩着单车“刷”的一声冲进了校园,转眼便消失在校园的转弯处。

现在是学校的上课时间,估计大爷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会有人趁机溜进来。

他只是听到有响动,抬头看时只觉得眼前有东西掠过,一眨眼不见了。

他还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了,也没有在意,继续坐在门卫室打起了盹。

谭震进了校园,找了个地方把单车停好。

他看了看表,现在是下午的三点,学校正是上课时间,销售正当此时。

他拿了资料偷偷的到了高中部,找到三楼的高中毕业班。

这层楼全都是高考毕业班。

一般到了毕业季,学生大部分时间不是复习就是测验考试,这里的学生也不例外。

教室里面没有老师,静悄悄的,看样子都在复习。

他看到教室后排有一个空座,他立马就坐了上去。

他的突然出现,差点把旁边的同桌吓一大跳。

“你是我们班的吗?我怎么没见过你呀?”

同学看着谭震,满脸的疑惑。

“我是燕大的,今天给你们北岸中学老师送高考复习资料来的,刚好路过这里…”。

谭震装模作样的说道。

“北岸中学?你肯定是送错了,我们这里是阳光中学”,同学很认真的回答道。

“哎呀,看来我还真是走错了,你看我这脑子”。

谭震装着很遗憾的样子,拿着印有燕大标志的文件袋转身就要离开。

“什么复习资料?我能看看吗?”

听说是燕大的高考复习资料,再看到印有“燕京大学”字样的文件袋。

同学心里顿时像猫抓了一样的难受,对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同学真的很单纯,丝毫没有想过谭震的套路。

要换了后世的孩子,哪怕是小学生,都会把谭震喷的羞愧而走。

谭震见“鱼儿”上钩,转身又坐了下来。

他小心的看了看四周,故作神秘的说道:

“我这资料可不简单,都是今年的各省市高考状元编写的,有了它,明年的高考就有了把握,说不定明年我们就是校友了,而且这是全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