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第251章 回乡下过年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今年的春节,老三叔准备全家回乡下过年。

自从前两年搬到县城以后,每年的春节都是在县城度过。

也只有平时抽空回一趟乡下的家里看看年迈的双亲。

谭震和谭华两兄弟更是因为学习的原因,已经两年没有回过老家了。

家里的亲戚都在乡下,来县城很是不便。

那个时候的交通不像后世那么发达,每天往返县城也就一趟班车。

光是搭车来回就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或许是逢年过节回去的少,乡下的长辈对老三叔有了怨言。

私下都说老三叔这是发达了,把老家的亲戚都给忘了。

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看看。

这也是老三叔要带着孩子们回去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有些世俗的人情交往还是要走动的。

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太过清高。

农历的腊月二十五,也是农村开始杀猪的日子。

谭震一家出发回乡下过年了。

这次回家的不止谭震一家,还有在城关镇当镇长的大堂哥一家。

大堂哥已经结婚了。

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今年一岁,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

因为大堂哥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前世的大嫂肯定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如今的大嫂是大堂哥的同学,也是一个大学生,在县财政局工作。

大堂哥是镇长,有自己的专车,是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小轿车。

可是乡下的路实在太烂,小轿车底盘太低,根本去不了。

就换了一台燕京212吉普车。

这种吉普车虽然舒适度差了一些,但是在乡下的土路却是没有问题。

只不过由于座位有限,也只能是大堂哥亲自当司机了。

大嫂抱着孩子坐前面,谭震一家四口就只能挤在后面了。

大堂哥以前在大学的时候考过驾照。

开车的技术还是不错的,车也开的很稳当。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年龄不够,谭震倒想帮忙开一下。

可是考虑到自己的年龄,估计大家坐在车上也不放心。

想想还是算了吧!

汽车在国道急行了一个小时后转入土路。

车辆也开始变得颠簸起来。

这是回乡的山区公路,大约十来公里,一直通到谭震家乡的乡政府。

山区公路崎岖,虽然偶尔也会有人维护。

可到底是原始的泥土路面,路面坎坷不平,想快都快不起来。

汽车龟速一般向前行驶着。

还好现在没下雨,要是下雨天,那更惨,到处都是坑。

稍有不慎就真的掉坑里了。

谭震曾经在下雨的时候坐过一次,也是212吉普车。

印象中行驶的车辆都是高高抛起,又高高的落下。

感觉坐车就像山道赛车一样的惊险。

这段公路直通谭震老家的乡政府。

虽然路不是很好,有些坑坑洼洼。

但还算平坦,车辆基本还是能通行。

最麻烦的是从乡政府到小山村的那一段盘山公路。

这段盘山公路才是最糟糕的,全他妈都是坑。

想找一个平坦的地方都难。

平时也就拖拉机和大解放能走,因为他们的底盘高呀!

再好的小车到了这里也只能歇菜,根本就走不了。

即便是勉强下了山,要想再开出去,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有些外地的亲人回乡,车开到了这里也只能是走路回去。

盘山公路地势险峻,路面崎岖不平。

因为这是通往村里的公路,自然也没有人维护。

就连基本的排水沟都没有。

天晴还好,那些大货车和拖拉机勉强能够通行。

一到雨季,山洪爆发,整个公路被洪水冲刷的一片泥泞。

这个时候,就连平时以越野着称的212吉普车也是无法逾越。

这种路也只有乡下那种抓力极强的拖拉机才可能在这种烂路上行走。

而且在坡度有些陡峭的地方,还需要有人在后面奋力推行才能上的去。

所以那个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有拖拉机或者货车在爬坡的地方抛锚。

然后等到有行人经过的时候,司机就会热情的递上一支烟,叫老乡过来帮忙推车。

乡下人都淳朴,又都是乡里乡亲,都会毫无犹豫的上去帮忙。

人手不够还会回村里叫人,直到车子爬上乡政府的那一段平路。

才算是告一段落。

这也是谭震家乡的真实交通状况,下山容易上山难。

毫无疑问,交通的制约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再加上这里是山区,七分山地三分田。

农民家里经济收入非常有限。

村里的人全靠到外地打工挣钱改善家里的经济。

这也是后来造成家乡留守妇女儿童比较多的原因。

真正的改变需要等到2008年以后。

国家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谭震所在的家乡也因此受益,得到了国家的财政拨款。

由此修建了水泥公路,使天堑变成了通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自那以后,家乡的经济也慢慢变得好了起来。

可是现在还是八十年代,离国家的交通大建设时代还差的太远。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这种交通制约的情况还要持续二十多年。

不过这段时间的天气还算好,没有下雨,也没有下雪。

路面也还算结实,再加上又是下山。

几乎没有什么停顿,吉普车就直接开到了村里的晒谷场上。

那年头汽车可是稀罕物。

私人是没有汽车的,也只有领导干部才会配有小车。

一见到有小车进村,马上就有人报告了村里的干部。

村里的干部立马就屁颠屁颠的过来了。

大堂哥可是村里出去的“大官”,正科级的国家干部。

又那么年轻,未来前程可期。

村里的干部自然是要过来招呼一番的。

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几个村干部满意的走了。

他们来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刷“存在”,给领导一个好印象。

刷完了自然回家了,难道还等领导请你吃饭吗?

四叔也闻讯赶来了。

他没有盖新房,谭震家搬到县城以后,房子就给了四叔居住。

这次回来也就是临时住几天。

听说老三叔要回来,四叔早早的就把房间都给收拾好啦。

还是他们以前的房间,被子也给换了新的。

远远的就看见熟悉的小屋。

四婶带着一家人站在屋檐下,笑吟吟的迎接着他们。

四叔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女儿小婉已经9岁,二女儿小青7岁,都在村里读小学。

那个胖胖的小男孩不用说肯定是小治了,今年已经5岁了。

说起来谭震也是两年没有见着他了。

记得谭震两兄弟在家的时候,他就是他们俩的跟屁虫。

经常“哥哥长哥哥短”的跟在他们后面。

可能是经历了两年的空窗期,小治见到两位哥哥有些陌生。

悄悄躲在妈妈的背后偷看,就是不敢靠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