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不弃千金雪

万金不弃千金雪

第11章 花开半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归京的第五日,多亏了医术高明的弟弟,赵若雪已经不需要搀扶,可以行走自如了。

同室的少女都已经早早离开,到训练场集训,处于一年实习期的青衣,可以自己安排训练时间。只余赵若雪躺在床上,抚摸着玉镯,心绪潋滟。投射进室内的亮光清清淡淡的,灰尘悬浮在空气中,好似镀金的满天星。

还有两天的时间,赵若雪微微烦躁,一声爽朗厚重的声音从门边传来,赵若雪急忙将手中玉镯藏好,有点不知所措。

“雪儿,一直躺在床上,都快要发霉了吧。”孙潜步履轻快,欣喜的调侃。

“孙大哥,你先坐,嘻嘻,我这就起床。”赵若雪微囧。

“今天我带你去透透风,前日跟镖,在郊外,没有多远,我发现一处美丽异常的地方。”

“孙潜、孙潜,你要去哪,带我一个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身红衣女孩,风风火火冲了进来,直呼其名。

“我今天休息,你不能跟着我。”孙潜一脸无奈,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为什么不能,谁规定的,我去问问?哦——我知道了,你想和雪姐姐单独出去。”半夏歪着脑袋瓜,身高刚到孙潜的一半高,声音明亮活泼,散发着青春活力。

“没有,你别胡说。”孙潜一张大黑方脸红了起来。

“雪姐姐,带我一个,好不好嘛。”半夏虽然13岁了,却还是一副孩童心性,喜欢玩闹。

“好好好,带你一个,孙大哥,再叫上我弟弟吧。”赵若雪瞥了一眼孙潜,一副我也没办法的样子。在残酷严肃的训练场,半夏的性格还算少见,永远一副天真不识愁的模样,大大咧咧,却讨厌不起来。

“好吧。”孙潜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

“太好啦,我现在就让厨娘准备小吃。”半夏笑开了花,蹦蹦跳跳,像风一般离开了。

孙潜临时租了镖局的简易马车,几人带着小吃,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不绝于耳的叫卖声一声高过一声,酒铺肉店早已开张,香醇的味道远远传来,令人心情大好。

“孙潜、孙潜,你看那边有杂耍的,好生有趣。”半夏一脸好奇,天真的描绘着帘子外部的世界,赵若雪闭目休息,赵志拿着一本医书,仔细钻研。

“恩,是挺有趣。”孙潜微笑应道,看了一眼好似熟睡的赵若雪,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本来打算让赵若雪多感受热闹,心情好身体自然好得快,没想到半夏跟来了,还有一个赵志,顺其自然吧。

“孙潜、孙潜,你看那叫声明亮悦耳的是什么鸟?”

“我也不识得。”孙潜认真回答,像一个靠谱的大哥哥。

“孙潜、孙潜,你看那边举着手帕,来回挥舞,穿着清凉的,是做什么的?”

“我也不知道。”孙潜一脸惊讶,像看孔雀一般看着那些女人,眼底毫无波澜。

这京都风俗还真是开放,赵若雪耳朵跟着半夏的描述,一点点体会。有个小孩不厌烦的讲着所见所闻,也挺好,省得费脑费力。轻微的伸了个懒腰,过几日身体好转,就该继续跟镖了。

孙潜眼神总是不经意打量赵若雪,所以也只有他注意到赵若雪的动作。

“马上就到了,雪儿,这个靠垫给你。”

“谢谢孙大哥,不用了,一会儿——”赵若雪表达谢意的话还没说完。

“孙潜、孙潜,我也要坐垫。”半夏明朗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本来还被窗外的景色吸引,此时灵动的大眼睛来回滴溜溜打转,表达自己的不满。孙潜拿着坐垫的手有点尴尬,正想着收回来,正好顺便塞给了半夏。

“好好好,孙大哥,给半夏吧。”

“好,半夏,你拿着吧。”孙潜带半夏训练的时候,也总是有颇多无奈。

赵若雪心中好笑,孙潜和半夏呆在一起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最多的就是无奈和宠溺。

“雪姐姐真好,孙潜,你怎么没有雪姐姐的觉悟呢?”半夏吐槽着,孙潜教自己武术的时候,也总是笨笨的,真是操碎了心。

窗外的嘈杂越来越弱,马车加快了速度,没过多长时间,车外的马夫发出一声感叹,真是漂亮啊。

“我们到了。”孙潜提醒。

赵若雪下了马车,车外是一片盛开的蒲公英,不因低矮的高度而弯折,直挺挺的一大片,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白发苍苍,像是人类社会,老中青齐聚一堂。黄色的小花和毛毛的白色种子,让人看了心神舒畅。

“蒲公英,花、叶、根,皆可入药,也可实用,味苦,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赵志看到一大片蒲公英花海,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哇,好漂亮啊。这黄色的花原来叫蒲公英,在我家府上的墙角看过一两朵。赵志哥哥,你好厉害啊,不愧是知婆婆带出来的人,你懂好多啊,孙潜问他什么,都是不知道。”

众人在花丛中歇了下来,一眼望去,远方是几座耸立的高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将将挡住几丝光亮,底部黑暗幽深,是一片密林,让人不敢靠近。

有几簇紫色薰衣草穿插其中,为这美丽增添了几点浪漫。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孙潜开始卖关子,这是他最喜欢的故事。

“我幼时胆子小,母亲喜欢听说书,便每天睡前给我讲一个故事。”孙潜回忆着,眼睛泛着柔和,半夏安静下来,沉迷在陈厚的声音中,开始安安静静的听讲。

“恩。”赵若雪听到母亲两个字,神色也渐渐柔和,回复孙潜,鼓励他说下去。

一边赵志依然翻着医书,手上是白色的蒲公英,眼神专注,丝毫没有注意到孙潜的动静。

“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与这蒲公英相关。相传,有一个书生,在县里才华横溢,文采自成一体,家境贫寒,所以决定进京赶考。”

“发生了什么呢?”半夏不禁出声询问。

“因为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给考官送礼送钱,连考三年均榜上无名。”孙潜有些无奈的轻笑。

“这时候,遇到一位温柔贤淑的富家女儿,但是因为富家女儿父母的反对,最后没有在一起。”

“这就完了吗?”半夏有点嫌弃的出声。

“但是富家女儿坚持,所以虽然没有嫁给穷书生,但是也没有嫁给其他人。”

“然后呢。”半夏有点着急,催促着,赵若雪认真听着二人的对话,却颇有感触。

“后来富家女儿家道中落,其父为了收彩礼把她捆绑之后嫁给了京城下面的乡绅。”

“富家女儿肯定抵死不从,最后二人共同殉情。”半夏抢着回答。

“哪里有那么简单?更何况富家女儿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吧,她死了,她父母就什么都得不到。”

“后来书生去乡绅府上做了教书先生,在府里承包了一片菜园,满园种上蒲公英花。一直以泪洗面的富家女儿终于又重新绽放笑颜。”

“这就完了?”半夏不可置信的喊着,不同意这个结局。

“后来乡绅和富家女儿生了一个儿子,书生直到生命的尽头都守护着母子,却从未露面,一直带着面具又过了几年。乡绅又娶了几房小妾,富家女儿带着儿子拿着和离书离开了。”

“然后,书生和富家小姐到底有没有在一起啊?”

“乡绅不久精尽而亡,他的儿子长大了,重新回到府上。母亲常年操劳,积久成疾,身体显然不行了。带着面具的教书先生不知道去了哪,只有那满园子的蒲公英在夏天盛放着,亭亭玉立,像瘦弱的母亲,顽强的绽放。”

“教书先生去了哪?”半夏还有些不相信,只见孙潜摇摇头。

“不过是说书人讲的故事罢了,怎么就认真起来了。说不准书生把面具摘了,成为乡绅府里的管家了呢。”

“哈哈,这个版本好。”孙潜应和着,明明一个故事,自己却记了这么多年,好像上辈子的经历,母亲讲的时候,就深深扎根在自己的心中了。

书生的爱就如蒲公英,看似没有,却无处不在,看似柔软,又那般坚韧。

“恩,还是雪姐姐会讲故事。”半夏皱着的眉头松开,开心的笑出声,在凉风拍打衣裳的野外,格外清亮,招人喜爱。

赵若雪却有点恍惚,想到自己怀中的玉镯,临走特意仔仔细细包好带在身边,此时有些踌躇,本来欢悦的心开始迷茫犹豫。

几人继续聊着其他的话题,偶尔谈几句蒲公英,偶尔讲一讲自己听来的趣闻。

时间过得很快,太阳渐渐下沉,天边余留几卷残阳,晚霞的橘光染透外衫,所有人面容带上柔光,天空不再炎热,暖意洋洋。蓝蓝的天,绿绿的叶子,嫩黄色花瓣,四五个年轻身影,红色、青色、白色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美丽欢乐的昏黄游乐图。

马车逐渐远离,一地嫩黄依然顽强伫立,白色的纤毛漂浮在空中,像夏日雪花,迷幻美丽又自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