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明白要趁早

女人明白要趁早

第35章 公益的动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2009年夏天,一个在知名外企工作的高中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公司组织了一个公益活动,要向社会招募几个志愿者,共赴震后四川苍溪的小学支教,为期七天。同学说,希望志愿者能有时间,能给小学生上课,最好还能写个连载博客,但目前招募的候选人并不理想,问我有没有七天时间,愿不愿意报名。

我查了查效率手册,那七天正好没事,也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胜任教小学生上课,而且,我一定能写连载博客。

“好呀,我报名!”

“你要递交网上报名,材料审核通过还要参加面试。”

“没问题!”我充满信心,心想我条件全满足啊,简直就是不二人选,难道面试还会通不过吗?

报名成功后,招募办公室很快就通知我去面试。面试当天,我想象了一下心目中支教志愿者的样子,特意穿了朴素的衣裙,心情轻松愉快。

现场面试官有三个人,据介绍,其中一个是该外企公关部的负责人,一个来自于教育局扶贫办,唯一的男性面试官来自一个国家级慈善机构。以我对目前公益事业状况的理解,这个招募办公室结构很合理——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一般都会由行使社会责任的企业出资,由地方教育局帮助寻找对口学校,再与一个国家的慈善机构共同管理善款。

面试开始。外企负责人过问了我的教育状况,以往履历;教育局人员询问了我擅长的技能,与儿童的沟通经验,围绕我的上课内容提了几个要求。问完后,两个面试官记笔记,点头,表示没有问题了。

第三个面试官的提问开始了。

“你有自己的活动策划公司对吗?”

“是的。”

“你的公司也承接这一类公益活动吗?”

“是的。”

“没有利润的活动,你们做吗?”

“一般不会做。但也要看具体情况。”我如实回答。

“比如什么情况?”面试官面无表情地继续追问,我觉得他已经跑题了。

“比如活动的类型具有挑战性,可以锻炼队伍,并作为经典案例;或者我们非常希望成为一个客户的供货商,需要用项目来证明公司的实力。”

这时面试官竟然、竟然冷笑了一下!

“我就说嘛,你肯定有个动机!”他俯身向前压向桌子,双眼直视着我,有点轻蔑和得意,好像他看透了什么秘密。

我惊愕了几秒。原来这个来自国家级著名慈善机构的人,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我扬起下巴与他对视:“您指的是什么动机?”以我对自己的了解,当我下意识地扬起下巴,是因为对方的言行已经让我放弃了礼貌。对视中,我还突然发现这个中年男人有张浮肿的胖脸和典型的一边倒发型,我开始迅速打量他的穿着,又盯住他袖口处露出的手表。

“你一个经营企业的人,还能是什么动机?”说完这句,他得意地转动胖脸向左右看了看,教育局的人没反应,外企负责人女士看着我,皱了皱眉,没作声。

面试结束后,高中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面试时候到底说了什么,因为据说“几个面试官经过讨论,很勉强地获准了我的志愿者申请……”

我知道一定是那个慈善机构的胖脸男!看来面试过后,他又再次组团儿揣摩和渲染了我报名来当志愿者的动机。“动机”,对,就是这个他当天一直反复强调的词。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理解与评判着这个世界上的人以及事。所谓以己度人,就是在我都还没有给出答案之前,在他对我本人全无了解之前,他早已按他对公益志愿者的理解和逻辑,在心里为我杜撰好了一个答案。

什么是动机?动机就是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动机就是人付诸某种行为的内在根本原因,动机就是内心的真实价值观。

如果扪心自问我的价值观,不得不承认我的价值观是狭隘和自私的,向来以自身隽永殷实的喜悦为最重要的事。我获得喜悦的手段有几种,包括获得钱财名利,包括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包括给予和帮助他人。但是我必须承认,这一切出发点归根结底都是自私的——提供自己的所知所得给予和帮助他人,是在通过他人获得喜悦,从而使自身最终获得喜悦。行为看似无私,而体验与喜悦依然指向施予者本人,就像佛教里常说的果报与功德,回向给了行善者本人。

这样梳理,我的公益动机未必多高尚,却依然无法理解胖脸男要挖掘出的动机为何物。除非他的价值观里,获得喜悦的手段只有一个途径——钱财。尤其当他把我定位为一个商人时,他认为我投入便是要获得产出的。没错,投入一定是为了产出。但是,在我的逻辑里,投入时间和精力,可以产出名利;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可以产出体验;投入时间和精力,还可以产出喜悦。钱财本身,只是获得喜悦的其中一个手段而已,况且人们想要的那种隽永殷实的喜悦,从来不是靠钱财能独自完成的。唉,这些思路,已是中年的胖脸男不会懂的了。

想到这,我一阵悲哀涌上心头,胖脸男既然在国家的慈善机构做事,他一定亲见过、参与过、操作过足够多的慈善事件,然而竟然拥有了那样一套关于公益动机的逻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秋天的时候,我们志愿者团队一行六人出发了。

团队先由北京出发抵达成都,再从成都搭乘长途汽车转战苍溪。到了苍溪,才发现我们住的当地小旅馆距离支教的小学还有几公里山路。旅馆的小老板是个姓方的胖子,来往的人叫他方胖儿。我们发现方胖儿有一辆运货的面包车,于是和方胖儿商量,能不能每天早晚包下车子和司机。方胖儿说可以而且他就是司机,但马上报了一个包车的价钱,我们听到价钱吓了一跳,面面相觑。

方胖儿看我们都不吭声,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北京来的……扶贫的……我也是接待过的……”

我连忙说:“我们是来小学支教的,是志愿者。”

方胖儿说:“是啊,第一天和当官的吃个饭,第二天到学校给娃拍个照,后几天去周围旅旅游买土特产……算下来确实要包车一星期。”

“我们除了学校哪儿也不去!”志愿者里一个男孩明显生气了!“他满脑子都什么东西啊?”另一个女孩说。

生气归生气,但第二天就要去小学,我们人生地不熟也不好意气用事,还是和方胖儿讲好,先用第一天的车。第一天过了再说。方胖儿同意了。

第一天早上,方胖儿把我们六个人放到学校门口就走了。晚上方胖儿挺准时,按照说好的时间来接,但第一天事情多,我们需要向每个支教班级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再开会备课。方胖儿也许是好奇,并没催促我们,而是自作主张走进会议室在旁边等着,还拿过我们的教案翻了一会儿。上车之后方胖儿问去哪,我们说回你的旅馆啊。路上方胖儿沉默了一阵儿,然后问:“明天早上几点用车啊?”

第二天早上,我们下了车,方胖儿把车停在了学校院里,跟着听了第一节课。下课孩子围住我们问这问那的时候,我们从教室窗口看见方胖儿把面包车开走了。

第三天、第四天,方胖儿都在学校待到午饭前才走,还和老校长聊了一会儿。方胖儿走后,老校长对我们说:“这方胖儿,小时候数学就挺好,现在当小老板,算账算得可清楚了,还问你们这趟来,给学校带了多少钱来呢。”我们问:“方胖儿也是这儿毕业的啊!”老校长说:“是啊。他小时候家穷啊,小学没上完就帮家干活了,人特聪明,可惜了。和他一届的,有几个学习不如他的后来都考大学出去了。”我们听了觉得方胖儿也挺可怜的。

第五天,我们上车以后发现每个座位上都放了瓶装水。“方老板,这水您准备收我们多少钱啊?”志愿者男孩打趣他。“你喝不喝?你要不喝我给小学的娃喝!”方胖儿开车头也不回,还挺有性格的。

第六天,我们组织几个班的学生废物利用,用纸壳箱做教具,方胖儿自告奋勇要当一个班的辅导员。老校长从学校仓库找来了几个大纸箱,大家裁完了,才发现材料不够分。方胖儿裁得浑身是汗,埋怨我们:“要纸箱早说啊,我旅馆有好多个,都这么大的!”他怕我们不明白还用短短的胳膊使劲比划。我们都看着他乐。方胖儿擦了擦头上的汗,想了一下,突然扔下手里的裁纸刀,出教室门开车跑了。过了二十分钟,方胖儿开着面包车回来,车上拉着一大摞压扁的纸箱子。

第七天,是所有支教班级的课程汇报表演。上午准备,下午就在操场演开了。每一个志愿者带的班级都表演一个节目。方胖儿竟然也跟着一个班上台了,那个班竟然还给方胖儿戴了一条红领巾!演出最后,是一个班一个班的合影时间,方胖儿和一堆小学生闹哄哄地挤在一起等着照相。看见我,方胖儿说:“不跟我们班照个相啊?”我学他的口音,阴阳怪气地说:“当然照呀!要到学校给娃拍个照呢,后几天还要去周围旅旅游买土特产呢!”方胖儿突然就安静了,站那意味深长地剜了我一眼。

第七天结束离开学校时,老校长带着好多小学生一起送我们六个人和方胖儿走出校门。送着送着,几个孩子突然带头哭起来,这一哭就像传染,更多的孩子抱住我们哭成一片,我们正手足无措,方胖儿说:“我去把车开过来,你们直接上车吧。这么送,都走不掉了。”

最后我们眼圈红红地上了车,车里竟然特别应景地飘荡着张学友的《祝福》。车门关上很久了,我们还一个劲儿地冲车窗外挥手。

挥了很久,等到孩子们渐渐不哭了,我们才朝前坐正身子。“走吧。”我们对方胖儿说,方胖儿却没反应。

这时我们突然发现,方胖儿正趴在方向盘上哭得厉害,肉肉的后背一抖一抖的,而且好像还哭出了声音,车里大声播放的歌,把他的哭声盖住了。

第二天离店结账,我们发现账单上包车费用一栏里,填着一个十分朴实的数字。

回到北京,高中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在后方看了我的连载博客,说博客写得真好。

我问:“他们是谁?”

“就是招募办公室,面试你的那几个人。”

“哦。”我在电话这头想起胖脸男,不自觉地又扬起下巴。

“他们说要给志愿者一人发一个纪念品。”

“我不要纪念品,我要问其中一个面试官一个问题。”

“啊?什么问题?”

“你在慈善机构工作,你有什么动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