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魔术师

盗墓魔术师

第79章 初临草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能够顺利成行,也多亏了家族的成员忙于最后的三座古墓,根本没心思管其他事情。云南的一座古墓十分蹊跷,为此包括我曾祖父在内的众多族内核心成员都去当地考察了,以至于我们出行的时候,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不过如此一来倒是正中我的下怀,否则还得需要想破脑袋编造谎言,从而蒙混过关。此行我们打的是为西北的农民朋友打井吃水的旗号,上下统一口径,无论遇到条子还是其他游客都是如此的说辞,以免节外生枝。

出发的时候司机还真是问题,我拿的驾证是C证,驾驶货车的话就怕被交警查住,好在卿庭荣在部队的时候就考取了A证,此次出行主要由他驾驶,实在疲劳了再由我倒换一下。

如果不是怕暴露了行径,本来是想雇一名专职的司机的,但如此一来我们在路上说话就得非常谨慎了,所以我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有困难自己克服。不过卿庭荣也是第一次驾驶汽车出远门,我们对路况都不熟悉,只好边跑边想办法了。

客车的驾驶舱前半部分可以坐三个人,挤一挤的话四个人也可以,后半部分有张小床,只能允许一个人休息。本来打算让五人中的其中一个先做火车去内蒙等着,但谁都不愿意去,只好将就着坐了,而且路途中晚上尽量找旅馆休息,从而保证好睡眠。

当货车驶出泰安的时候,我心中忽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那感觉仿佛放飞的雄鹰,浑身充满了力量,欲要振翅高飞,展翅翱翔!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风风光光地返回这个城市!

旅程中比想象的还要艰苦,好多路况都是通过手机或者互联网跟老司机打听的。由于车上有好多东西怕被盘查,我们也尽量挑选小路,所以几乎每天都被颠得七荤八素,吃不香睡不好,简直就是对自身的一种磨练。

荔姣的意见最多了,几乎看到个旅馆就想停下歇一歇,再小的旅馆也得要洗澡,吃饭更是挑三拣四,要不是对我有些忌惮,恐怕早闹翻天了。我心想我当初的想法是对的,本来就不该带她来,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

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周折,比如买东西被忽悠,问路被骗,车胎被扎,但我们本着遇事低调的原则,能忍耐的就忍耐了,冤枉钱没少花,才把这些困难一一克服。

最惊险的一次是遇到了盘查的条子,卿庭荣反应神速,还没等对方发现掉头就跑,结果被警车追了几十里,凭借他精湛的车技,以及尽量往荒凉的地段行进,这次甩掉了条子,再次踏上了征途。

就这样走走停停,大约五六天我们才到达了内蒙。到了的时候我们个个都快不成人形了,荔姣也是花容黯淡,于是我们便准备停车整顿,休养上几天再出发。

我们来到了一个杭锦旗的小镇上,找了一家生意比较惨淡的旅馆,准备在这里多住几天。旅馆虽然简陋,但好歹有个自己的院子,还养着条大狼狗,我们把货车停在院子里,安全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旅馆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汉族人,话都不多,招待人的时候也不怎么热情。不过见到一下子来了五个人,他们还是有点欣喜的,连忙为我们去收拾房间。

我们总共定了三个房间,都是挨着的,我跟卿庭荣一间,石顽跟宋连营一间,荔姣单独的一间刚好夹在中间,她虽然彪悍,但总归是个女孩子,是需要我们照顾的。

安排好了房间,我们把方便携带的行李都放进了旅馆里。收拾好之后便问老板有什么吃的东西,刚好旅馆的男主人刚杀了一头羊,我们便让他们给做了些荤菜。

这一顿饭用了几乎半只羊,煮羊排,烤羊腿,羊杂汤,应有尽有,味道也非常鲜美。看来草原上的羊跟家乡的羊就是不一样,入口只有很淡的腥味,非常的好吃。

吃完这顿饭已经下午了,我们又检查了一下货车上的物品,找了些绳子重新固定了一下,然后便依次洗了个热水澡,美美地去休息了。

这一觉睡得非常舒坦,醒来的时候已经出太阳了,但久经舟车劳顿的身体还是懒洋洋地,老想在床上再赖一会。直到宋连营过来敲门,我跟卿庭荣才开始穿衣服。

简单用了些早饭,我们便准备去踩点了。踩点的地方主要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和先祖遗留资料上记载的地点,一旦进行确认,我们便准备直接把车开过去,伪装好之后就地开始挖掘!

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面的敖包上,距包头市185公里。这个地方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以及他生前用过的战刀。

关于成吉思汗的灵柩为何坐落在鄂尔多斯大草原上,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蒙古军西征,路过鄂尔多斯草原的时候,见这里碧草茵茵,一望无际,洁白的羊群象天边的云朵,在草原深处漂浮,不时鸟鸣鹿奔。

成吉思汗坐在马背上,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情不自禁地赞美说:这里是衰亡之朝夏兴之方,太平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长之所,白发老翁安息之乡。我看这里很美,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说完将手中的马鞭投向草地。

成吉思汗死后,运送其灵柩的灵车行至鄂尔多斯时,车轮突然陷进沼泽地里,套上很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回想起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毡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袜子”安放在这里,并进行供奉。诸宗室王公接到讣告,立即从横跨欧亚大陆的各个占领地飞速赶来奔丧。

我们之所以到这个已经重建过几次,早被公开的旅游景点来踩点,主要是来观看一下陵墓的结构和特点,从而得到一些启示,好应对深埋在草原之下的陵墓真身。

衣冠冢又称“八白室”,主体是由八间白色的白色的建筑构成,风格粗犷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特色。有正殿、东殿、西殿、后殿等主要建筑,并以殿廊将各殿连接。

殿堂坐落在花斑绚丽的花岗岩石基座上,四周围有雕刻精细的玉石栏杆。殿顶呈蒙古包式的穹庐状,上面用蓝、黄两色琉璃瓦砌出浑厚典雅的云勾浪纹,八角飞檐下悬挂着”成吉思汗陵”五个蒙汗文金色大字竖匾。

这次出来踩点的是我跟石顽荔姣,我们做镇上的小巴去的,因为这里是整个自治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了,交通很便利,地方也很好找。

进的时候每人花一百一买了张门票,这价格真个性,条子的号码。我们也没心思玩,而是忙着四处拍照,把整个陵区转了了遍,甚至连厕所都没放过。

这座衣冠冢不知道被改建了多少次,据说连日本人都修建过,建国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说起来的话也算是面目全非了,但蒙古民族的特色倒是保持得原汁原味。

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祭祀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专项祭奠一年举行六十多次。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

遗憾的是今天没能赶上祭祀,否则我们便去拜一拜这个震古烁今的战争贩子了,马上要盗他的坟墓了,起码先跟他打个招呼,到时候好别太难为我们了。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我们把衣冠冢的情况了解了个差不多,中午的时候便回旅馆了。宋连营和卿庭荣还在旅馆看家,我们可不能在外面胡吃海玩。

中午的时候去镇上的一个规模大一点的饭店吃了顿饭,烤了只全羊,吃得很尽兴。不过这边的物价委实够低,一整只羊,才花了五六百块钱。除了内蒙的羊肉,还有一样东西很好吃,那就是沙葱。

生长在干旱草原的沙葱却神奇般鲜嫩,只要轻轻地一折葱身,断口处便会流出鲜汁和油花来,折一小段放入口中,似葱、似韭、似香草;同时还夹含有一种油香、一丝微甜,其鲜香嫩美,妙不可言。

尤其是用沙葱和羊肉馅做的包子,味道真是鲜美到了极点,撑得难受还想再吃上一个。而做汤的时候撒上一点沙葱花,那汤那肉就四溢飘香,好喝得不得了。

比起前几天在车上吃不好睡不好的日子,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鲜香的羊肉仿佛每天都吃不够,吃得我们都快忘记此番前来是干什么的了,有一种乐不思蜀的味道了。

意识到这种好逸恶劳的作风非常危险,我们还专门开了个小小的批斗会,每个人都做了自我批评,深刻地认识到了错误,下定决心绝不能再犯!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我们五人全部出发,前去勘探先祖遗留资料上的地址。之所以把这么多物品留在旅馆里,并不是因为对旅馆老板的放心,而是做了很好的防范措施。荔姣甚至用道家的法术弄了个纸人看守,只要不是遇到高人,我们的物资绝对安全。

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在鄂尔多斯市的正南方,属于大草原的东南方向了,而我们所要前往的地方位于草原的西南方向,属于鄂尔克前旗的范围之内了,已经进入了草原的腹地。

离草原还有段距离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公交车坐了,我们只好打了个的,由此进入草原。我们所要到达的地方十分偏远,出租车司机说那边没法通车,只能把我们送到了半路上。

下车的时候已经进入了草原,这茫茫无边的草原,恐怕我们几天几夜也走不出去。好在这只是草原的边缘,牧民四处可见,于是我们找到了一户牧马的牧民,租了三匹马,准备在草原上策马奔腾。

我们几个都不知道行情,三匹马牧户收了两万元现金,还好现金都带身上了。这一次北上着实霍霍了不少钱,这也算破釜沉舟了,如果不能从成陵里带出点什么,回去之后真要破产了。

我们五人中只有石顽和荔姣会起码,不过宋连营说他经常看马术比赛,估计也能照着葫芦画瓢,再加上有石顽指点,应该没多大问题。于是石顽跟我骑一匹,宋连营跟卿庭荣骑一匹,荔姣自己一匹,很快我们便上路了。

虽然宋连营的速度偏慢影响了我们总体的行程,但这也比步行快了太多。我们按照手机定位和地图不断向前行进,结果越往前人丁越稀少,草的长势也越差,几乎都碰不到牧民了。

中途我们遇到了一个牧羊的老人,向他打听我们要去的地方,结果他听了后脸色突变,说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魔鬼的领地,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如果再迟一些,恐怕永远都回不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