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

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

第46章徐元直劝拢郭奕庞士元涉险献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46章 徐元直劝拢郭奕 庞士元涉险献谋

郭奕的话还没有说完,徐庶就已经打断道:

“谁成想曹操心胸狭窄,竟是对你都起了杀心!”

徐庶一语道破了其中关键,不过郭奕却是没有半分惊讶。

毕竟,以徐庶的见识,如果连这些都看不透,才真是叫郭奕失望。

在郭奕看来,三国之中,真正的顶尖谋士无非五人,便是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和郭嘉。

见郭奕沉默,徐庶又接着说道:

“曹操虽有雄才大略,但心胸狭隘。”

“既已对伯益你起了杀心,再留曹营,恐怕是凶多吉少。”

“良禽择木而栖,以伯益你的才学,何不弃暗投明,另寻明主?”

“且世侄有投奔皇叔之心,刘玄德礼贤下士,求才若渴。”

“若世侄愿意倾力辅佐,必当大展宏图,共创伟业!”

郭奕闻言,微微震惊,心中暗道:

“怎么说着说着,要替刘备拉人了呢?”

不过徐庶的提议,也正是合了郭奕的心意。

自己就这样贸然投奔刘备,总比不上有徐庶的推荐来的好。

更何况自己还不清楚诸葛亮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徐庶的举荐,那诸葛亮对自己,多少也该客气一些吧?

而且,有了徐庶和诸葛亮坐镇,哪里还需要他出谋划策?

没准自己在曹操这边想要的清闲日子,在刘备那边可以实现呢?

一时之间,郭奕的心里又对逍遥自在的生活产生了憧憬,完全忘记了之前称霸一方的想法。

毕竟,不论怎么想,无忧无虑的废柴生活,都要比打仗来的自在。

想罢,郭奕才回应道:

“曹操此战之前,必会让我卜上一卦,然则无论他胜败与否,恐怕我都不会好过。”

“且以我推断,此战曹操当会大败,若是大伤元气,曹操必会对我不利。”

“如今徐世叔若是能够让我在刘皇叔身边得以安身立命,世侄感激不尽。”

原本郭奕想要投靠刘备,是因为曹操已经容不下他,而郭奕自己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曹操抗衡,只是权宜之计。

但是现在,有了徐庶举荐,只要刘备和诸葛亮能够容得下他,他也不是不能够重拾混吃等死的梦想。

况且,好不容易穿越到了三国世界,总要去见一见诸葛亮和刘备吧?

反正有“百人精英刺客团”和“七千白袍军”,即便万一出现什么不测,郭奕也有全身而退的自信。

听到郭奕竟然这么简单就答应下来,徐庶心中大喜,立即就应声道:

“郭世侄放心,虽然我身在曹营多时,但刘皇叔与我之间的情谊稳固,有我徐元直在,刘皇叔定当重用你。”

郭奕淡淡一笑,客气回道:

“那便先谢过徐世叔了。”

徐庶也是拱手回礼,满是欣喜的转身离开了。

见到徐庶的背影渐渐消失,郭奕才咧嘴一笑,自言自语道:

“谁在乎刘大耳重不重用,只要先给我安排一个栖身之地就好。”

“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说完,郭奕便转身进入大帐之中,倒头呼呼大睡。

几日后,郭奕刚刚睡醒走出大帐,徐庶就迎上前来,低声说道:

“世侄可听说了,那蒋干又自告奋勇去了东吴,今日刚刚回来,竟是将庞统庞士元带了回来。”

郭奕停了停脚步,又继续向前,笑着说道:

“就是那个跟诸葛孔明齐名,被称作‘凤雏’的庞统?”

徐庶点了点头:

“原来世侄竟也有所耳闻,只是不知道世侄对此,有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郭奕看了徐庶一眼,笑着回道:

“徐世叔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再多此一问?”

“相信小侄所想,就是徐世叔所想。”

徐庶亦是淡然一笑,轻声说了一句“曹阿瞒要吃大亏咯”。

言语之际,郭奕和徐庶二人已经看到曹操领着一众人,围站在校场之上。

其中一人头戴冠帽,一身袍衣,虽是面生,但颇有一番名士之姿。

郭奕想来,这就应是“凤雏”庞统了。

二人走近拱手施礼,便退到一边。

恰巧听见庞统说道:

“丞相的水军训练之法甚妙,可惜却是不够完整。”

曹操立马接连询问庞统何谓万全之法。

庞统才回答道:

“我有一策,可以让丞相的水军无疾无忧,安安稳稳战胜东吴。”

曹操闻言大喜,洗耳恭听。

庞统再答道:

“江海之上,风浪不止,潮涨潮落,摇晃不稳。”

“丞相北军擅长陆战,却不习惯乘坐舟船,颠簸久了,自然会不适生疾。”

“但是,倘若用大船小船相互搭配,以三十或五十为一排,首尾都用铁环连锁,再在上面铺一层阔实木板。”

“如此一来,别说是人在其上行走,即便是战马,都可以在上面奔驰。”

“有此连环战船,任凭风浪再大,潮水反复,又有什么好担心害怕的?”

听完庞统的建议,曹操双眼闪烁亮光,当即朝着庞统,毕恭毕敬的拜了一拜,郑重其事道:

“若非是先生此良谋,某又怎能破东吴!”

于是曹操立即传令,让军中铁匠连夜打造铁环大钉,将战船连着锁了起来。

曹军将士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是喜悦开心,只有郭奕和徐庶在大帐之内偷笑。

“想来这庞士元,必是周瑜派来诈降,故意献上‘铁锁连船’之计,以便东吴用火攻为战。”

此时,郭奕和徐庶两人在郭奕的帐中,徐庶直接说出了心中所想。

郭奕点了点头,接话道:

“曹操若采用庞统之计,则此战必败,只是我不明白,以曹操之见识,又岂会不知用铁锁连船,遇火攻则危矣?”

徐庶似是想到了什么,忙回道:

“关于这点,我倒是听到了曹操的想法。”

“程昱问过曹操,倘若东吴用火攻,何以取胜。”

“原来那曹操认定,此时正值隆冬之际,盛行西风、北风,而曹军稳居于上风向,火攻不足为虑。”

郭奕点了点头,原来曹操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考虑的方向不对而已。

“世侄,关于如何安然离开曹营,我倒是有了一个想法。”

徐庶突然开口,但郭奕却已经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