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第1卷

最三国第1卷

第40章 人心 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孙策想了想,有个问题还是不明白。那就是他的部队万一有失,曹军真的会救援吗?

张昭无法回答。

张昭以为,这不是人回答的问题,而是上帝回答的问题。大家一起来做局,局中人的立场是很重要的。当忠诚遭遇背叛,没有人可以救得了自己。除非上帝他老人家。

团结就是力量

围猎开始了。

这是一场四对一的游戏。四是指曹孙刘吕四方,一是指袁术一方。

作为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曹操心中是有自己的算盘的,那就是以孙策为主打,刘备、吕布敲敲边鼓,自己殿后。不妨这么说,在这场围猎游戏中,曹操和孙策是主角,刘备、吕布是配角。

但是刘备把自己变成了主角,他杀了两个人。

在山东企图称霸的韩暹和杨奉。

当然准确地说此二人是关羽、张飞杀的,不过下命令的人是刘备。

刘备以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标志不在于他所处的地位,而在于有没有做出出位的事情。

要上位,先出位。

刘备此举果然引起了曹操的重视。不请示就杀人,有气魄啊。

但是气魄背后是什么,是不是野心?

曹操不敢肯定。

他也不想肯定或否定。

对现在的曹操来说,团结是第一位的,秋后算账是第二位的。这是成大事者做事的程序,他不想破坏程序。

所以曹操笑眯眯地表扬了刘备为国锄奸的壮举,表示自己要向玄德同志学习,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麻烦却在这个时候起来了。

吕布想杀人。

他想杀了刘备,以使后者明白目中无人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再怎么说,韩暹和杨奉是他吕布手下的人,刘备说杀就杀,明摆着不把他放在眼里啊。

吕布手里的方天画戟被捏得嘎嘎响。

与此同时,张飞手里的丈八长矛也被捏得嘎嘎响。

当然,关羽也不是吃素的,他手中的青龙刀更是捏得嘎嘎响。

只有刘备闭上了眼睛,安之若素。

事实上,他是最危险的人,随时可能人头落地,但世事就是这么奇怪,最危险的人看上去总是最安详。

因为他不是影响全局之人。事已至此,刘备能做的就是承受。承受命运对他的给予。

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血债似乎要用血来还,一场重量级的大战已是不可避免。好在这时,曹操说话了。

对江湖大佬来说,出手和出口是衡量其江湖地位的重要标志。

级别不够的江湖大佬以出手来解决问题;而顶级的江湖大佬以出口来解决问题。

嘴比手更有分量是因为级别到那里了,动嘴之间已是颠倒乾坤。

吕布收手了,在得到曹操给他的许诺之后。

曹操答应封吕布为左将军,战后还都之时马上给换印绶,同时他还代表朝廷承认了吕将军对徐州地区的有效管辖。

一场貌似不可避免的重量级大战烟消云散。曹操在各人各得其所之后再次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谁敢破坏团结,谁就是我曹某人的罪人!

各方协作,一致对袁。曹操左吕布右刘备,前锋是夏侯惇和于禁,浩浩荡荡十七万人马冲向袁术,准备让他立马死掉。

一时间,袁术的老窝寿春四面被围。

节食比赛

袁术突然感觉自己死期将至。

因为无法突围。

再一个,突围之后往何处去?袁术一筹莫展。

杨大将也替他着急。寿春的形势不是一片大好,而是一片大坏。城内数年来不是水灾就是旱灾,老百姓和士兵都很长时间没有吃饱饭了。一座饿得奄奄一息的城,一群饿得奄奄一息的兵,这仗怎么打?

杨大将的建议是不打,袁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杨大将以为,对一个统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敢打,而是知道什么情况下该打什么情况下不该打。

不打注定会失败的战,这应该是统帅的一种战争本能。还有,现在寿春城内,民怨如火,随时可能会燃烧起来。杨大将劝袁术不要做惹火烧身之事。

但是杨大将又以为,在战争中现在不打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打。

不错,曹军是在围城,但时间在哪一边呢?我们缺粮,曹军更缺粮,就看谁能熬得过谁了。也许机会就在将来的某一天。

袁术惆怅地走了。

带着他的一些部下还有满城的金银财宝。

目的地是没有目的地,先过了淮河再说。

当然了,寿春也不是空城一座。他留下了李丰等四位将领领着十万兵守城,守不守得住曹军十七万人马的进攻,那就全看天意了。

十万对抗十七万。

这就是寿春战役的现实。

却没有人可以预测谁输谁赢。

曹操也不可以。

因为曹操痛苦地发现,人多好办事原来不是真理,而是歪理。

人多要坏事。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十七万人马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一个月又要吃掉多少粮食,曹操简直不敢想象。

于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意外地演变成节食比赛,看谁能熬得过谁。

谁能吃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尽管曹军选择了一次次的攻城,希望全军在饿死之前结束战斗,但是战事进行得有气无力,攻守双方都显得拖泥带水,都是饥饿惹的祸。

一个多月后,曹军终于扛不住了。长途作战,粮草供应接不上了。

事实上全国诸郡也没什么存粮了。水旱连年,地主家也没余粮,能有什么办法呢?曹操在半是请求半是强迫地向孙策“借”了十万斛粮米之后,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十万斛粮米,十七万曹军究竟可以吃几天?

当然,从算术题的角度来计算,这不是个复杂的题目。

曹操却不想从这个角度来计算。他想从人的角度来计算。

一个人一天正常进食的话应该是三顿,可要是省下一顿甚至两顿的话,那十七万人马一天可以省多少,一个月又可以省出多少啊……

曹操激动了。对他来说,时间就是机会,取胜的机会。因为曹军省出来的时间越多,取胜的机会越大。

所以,节省才是硬道理!

不过,曹操还是顾虑重重,不敢立马推广他的节食政策。

曹操害怕啊,怕军心不稳。

十七万原本每天可以吃三顿的兵们突然改吃一顿,肯定要闹翻天。一旦兵变起来,曹操将无法面对他们。

所以,此时的曹操急需一个理由,让十七万兵们饿肚子却不至于造反的理由。

老实人王垕

王垕一直相信他爸临死前跟他说的一条人生哲理: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所以很多年来,王垕在曹操手下管着粮仓一直平安无事。

因为他不欺人,也不自欺。

王垕以为,在这个世界上,不欺人的人赢得世界,不自欺的人赢得人生。如果能做到双不欺,毫无疑问,此人将赢得未来。

王垕自信,他将赢得未来。

曹操便对他很欣赏。

这一天,他把王垕叫到帐中,向他请教走向成功的秘诀。

不欺粮。在小的岗位上,唯有不欺粮才能做到不欺人,也唯有不欺粮才能做到不自欺。

王垕回答得很坦荡。

但是很快,他就不坦荡了。

他看见曹操流泪了。

曹操之所以流泪是羡慕王垕。无忧无虑,凭着唯一的信条就可以将人生活得游刃有余。

可他做不到。他的人生太复杂,无数的人生信条互相矛盾,偏偏又对立统一于他的生命之中。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没有王垕的安全感。王垕的安全感来自于一个巨大粮仓的存在。这个粮仓是曹操提供给他的,王垕每天要做的工作只是秉持自己的良心,将一天三顿粮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将士手中。

这样的人生,单调,却安全、充实。

但是曹操知道,很快,王垕如此这般田园牧歌式的人生将不复存在。

他要打碎它,亲手打碎它。

曹操告诉王垕,因为兵多粮少,从今往后,粮仓出粮可用小斛量之,总的一个原则是每天进到将士们肚皮里的粮食越少越好。

曹操就是要王垕从欺粮做起,既欺人又自欺。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曹操不说。

王垕只得去执行这个奇怪的政策。

虽然这个来自曹丞相的政策和他的人生信条有冲突,但王垕理解这不是他的冲突,而是曹操的冲突。毕竟,他只是个执行者而已。

一个月后,王垕停止了呼吸。

十七万饿得嗷嗷乱叫的将士们哭着喊着要杀死他。对这些群情激昂的将士们来说,这样的时刻是偶像坍塌的时刻。他们不能容忍“公平偶像”王垕的欺骗。

王垕将目光投向了曹操。

这是求救的目光。

他希望曹操站出来解释这一切。

但是,曹操没有。

事实上,自始至终这只是曹操做的一个局而已。为了让十七万将士能够在缺粮的状态下多熬上十天半个月,曹操决定用“公平偶像”王垕的信誉作一次牺牲。

他让此人背了一次黑锅。曹操以为,这是重于泰山的黑锅,王垕同志必将死得其所。

就这样,王垕死了,在曹操信誓旦旦的指责下,他被刀斧手砍了。

一刻钟后,王垕血淋淋的头颅被扔在曹操的脚下。曹操目无表情地看着王垕那张刚刚死去的脸,他看出了内容。

那是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和惊骇。

王垕死了,对曹操来说,这是旧问题的结束,也是新问题的开始。

新问题其实是旧问题。没粮了。

王垕以他的一条性命延缓了问题的爆发,可问题就是问题,十七万将士缺粮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的。

曹操下令攻城。虽然在此之前,他无数次下令攻城,但这一次注定不一样,曹操给出了三天的时限。三天之后,寿春城拿不下来,大家一起死。

事实上对城中守军来说,这也是最后的时限。

因为他们也没粮了。

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只是谜底耐人寻味。谁会是这个历史时刻最后的胜出者呢?

曹操闭上眼睛,开始等待命运的审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