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王爷偷心妃

病娇王爷偷心妃

第二百五十二章:祭天求吉,故魂诉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祭礼需要的场地大,因此设在了城外,人群围着中间一个高高的台子,香案面北安在台缘。

香炉与双烛已经备好,供品则有些简陋,不过一些面食和几个焉头巴脑的果子。

面食已经尽量做得精致了,但依旧有些难堪。

祭礼要在正午开始,君留山一行于巳时打马而来。

翘首等待的百姓自觉给他们让开了一条路,同时垫着脚伸长脖子,想要看清王爷和王妃。

君留山一身素麻黑袍,腰间五彩系绳,林眉依旧做男子打扮,与他穿得一样。

只是君留山披散着发,着袜未着靴,准备一会赤脚上台,遵守这里的祭祀传统。

而林眉将发高挽,带着木冠,牛皮长靴,腰间佩剑。

两人并马而来,引来百姓一阵惊呼,之后是黑色武袍的折思和折宁。

姚远山一行则是战甲加身,腰间配着军刀。

一些老人在人群中眯起眼看了许久,认出那是楚家军的战甲。

他们也记起了那位小王爷。

那一战伤亡惨重,有些幸存下来的士兵就留在了此地生活。

为他们的战友守着坟,为大岳守着旗。

勒紧缰绳翻身下马,十数披甲的战士整齐落地,沉默着围站到祭坛周围。

姚远山按刀跟在君留山身后。

林兴修并两个守将迎上来抱拳行礼。

“臣等参见王爷、侧王妃。见过姚将军。”

“不必多礼。都准备好了吗?”

“一切就绪,百姓也都来了。”

君留山颔首,带着人去到祭坛边上。

几个长老过来给他们磕头。

君留山避开半身,折思和折宁连忙将人扶起,

“老人家请起。”

这些长老都是发白面皱,饱经风霜,被风沙摧残得更显老态。

但他们也更坚韧,身子骨十分的硬朗,说起话来也是中气十足。

其中看着年纪最大的那位上前做了一揖。

“老朽代诸城之人谢过王爷与侧王妃大善。”

君留山亲自托住他的手臂。

“这是本王该做的,当不得谢。”

林眉拱手回他半礼。

“不过尽以绵薄之力,不足挂齿。”

老人家摇头,认真看着他们。

“一恩一善不可不计,我等虽现今身无长物无以为报,也绝不敢做那不义之辈。”

他身后的人也是一样看着君留山和林眉。

君留山对老人家倒是态度温和。

“老人家高姓?”

“回王爷,老朽贱姓赵,单名柘,木石之柘。”

老人家很是恭敬又举止有度,君留山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柘非西北之木。”

“老朽原是南人,在一小村作教书先生。后小儿埋骨在此,老朽便来陪着他了。”

“我等多半如此。”

君留山默然,几个长老皆是笑呵呵的。

赵老和君留山道:“我等也知道当年王爷是为主帅。王爷是善人,小儿亦是为国尽忠。英灵不悔,我等并无伤怀。”

君留山长揖到地,宽袖垂堆黄沙之上,遮住了他的表情。

午时到,鼓声起,直通九重天。

百姓肃静矗立,君留山登台燃烛,焚香九支,敬告四方,拈香插入炉中,三三成排。

振袖拜伏,三跪九叩。鼓声雄浑,苍茫回荡。

躬身倒退而下,身着彩衣的巫者同身着兽衣的青年踏着鼓声出现。

巫者手拿长剑脸戴赤红面具,青年身上脸上画满了图腾。

两人围着祭台舞动追逐,周围百姓都深深低下了头,在心里默默祈祷。

火堆在祭台不远处点起,巫者一剑“刺死”了青年,几个百姓上前脱下青年身上的兽皮投入火中。

有姑娘捧来了珍贵的水为青年当头浇下,洗去一身图腾。

巫者接过手鼓继续跳动,大声唱着祭词。

这一幕在林眉眼中是有些荒诞的,古老的迷信,怪异的舞蹈,把希望寄托给上天的百姓。

但她又身处其中,鼓声响在她的耳边,听不懂的祭词在天地间飘荡。

虔诚的祈愿让她也低下了头。

这就是大漠子民的信仰和希望。

火堆燃尽,余烟滚滚升起,巫者跪在高台上祈福,不少百姓也跟着跪了下去,头颅抵着脚下的土地。

鼓声变得悠长。

但当他们抬起头时,看见的却不是西沉的夕阳,而是雪亮的刀锋。

众人惊呼出声。

“那是什么?!”

天边飞烟之后,阴云之下,披甲执剑的将士们在天地之间举起剑锋,厮杀在一处。

他们的身影模糊不清,但身上的战甲即使已然残破又覆盖着血污,依旧能让人认出和守在祭台旁的十数人一样,有老人指着天边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

无声的嘶吼之后是不回头的冲锋。

长刀从天边劈下,似要劈开天幕和人的眼球。

明明该是寂静无声的,但金铁交接的拼战和战士们的嘶喊却似乎能从天边传到人的心底。

鼓声断了,浓烟被风吹得打转。

有人牙齿打颤,有人摇晃着差点倒下。身边的人扶住了他们,都睁着眼一眨不眨地仰望着天空。

血污之下闪现过一张张面容,乱发血眼,伤痕累累,所有人最后倒在地上,都在直直地望向这边。

百姓间发生了混乱,他们都在推挤着后退,一些人跌倒后捂住了自己的脸,无一人敢对上那些眼睛。

最后只剩两个人在天空中站立,他们脚下是死去的战士,手中是将要折断的剑。

更加模糊的影子远远地围着他们,像是黄泉边上守着的残魂,在等着他们过去。

一人背着身模糊不清,一人横剑,身影在天空隐现不定。

独独那双眼穿透阴阳,堆积着鲜血和死亡,也掀起了陈旧的风暴和黄沙。

“那是楚家军,是战王!”

在场的士兵在幻影出现的一瞬间都条件反射地拔出了刀,只有楚家旧部僵在了原地。

姚远山握着刀柄的手青筋凸起,目呲尽裂。

君留山身体微微晃了晃,林眉避开人的视线将他扶稳。

折思和折宁也在第一时间两步上前,和冲出来的暗卫一起护在君留山的身边。

幻象出现得突然,在天幕之上也飘忽不定。等到最后一点火也灭了,影像消失不见。

狂风吹过,抹去了所有痕迹。

姚远山猛地转过头来,怨恨地盯着君留山。他刚刚分明瞧见,他的主子,在和君留山刀剑相向!

其他人没他看得清楚,但在惊惧过后,到处都是窃窃私语。

“难道是战王的冤魂想要来索命吗?”

大家都相信有鬼魂的存在,而会在人间徘徊的,大多数都是冤魂和厉鬼。

而在一些古战场,更是常常有阴兵怨魂在此徘徊不去,不能投胎。

战王的出现,让所有人把目光都集中到了君留山身上。

为什么王爷一来,战王的冤魂就出现了?

林兴修和两位守将神色凝重地对视一眼,低声请几位长老出面先行安抚百姓。

君留山眼前一阵阵发黑,全靠林眉扶着才没有跌倒在地。

姚远山的人拔出了刀,和暗卫在台下对峙。

虽暂时没有轻举妄动,但他看着君留山的眼神已经恨不得食肉寝皮、挖骨敲髓。

薛净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林眉身后,眉头拧紧。

“情况不妙。”

林眉自然知道。

刚才的事她很明白,应该只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在这个时候出现,但也绝不是周围百姓口中出现的冤魂。

但是……

尽管长老已经出面制止,还是有人在低声谈论,而且明显有人在其中引导。

“之前就听说战王死得不明不白,难道果真如此?”

“冤魂来索命了,会不会牵连到我们?”

“之前战王带兵来时才有了厉害的虫灾,之后年年都是如此,那些虫子还出现得蹊跷,是不是……”

听到这话的人神色大变,说出话的人也自知失言,连忙闭上了嘴。

但不安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林兴修心中焦躁,走过来低声道:“王爷,还请您安抚住百姓,现在只有您能做到了。”

君留山缓了口气,眼前才勉强能看见东西,只是头脑发胀,气血淤堵在心口处,他随时都有可能晕厥过去。

挣开林眉的搀扶,君留山再次一步一步登上祭台,面对着下面模糊的人影。

他负起手,指尖狠狠掐进了掌心,鲜血滴落在袍角,无人看见。

“今日之事只是巧合,想是本王多年未能祭奠英灵,故人欲与一会,不想惊扰了诸位。”

“那些都是保我家国的英烈之魂,他们留在此地,也是为守山河,替我们将更大的危险挡在目不可见之处。”

“此等英烈,尔等何须惧之!”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大漠之地如今虽然没有了战争,但也流传着当年的传说。

这些百姓有太多都是那些战士的亲眷,更有些是曾并肩作战的同袍。

他们自然是更愿意相信君留山所言。

那都是这片大漠的守护神。

君留山缓缓环视一圈,眼前只有模糊的光点。

“祭典已成,今日天色已晚,连累诸位受惊,本王在此分发物资予诸位算作赔礼。”

“都尽早回去吧。”

林兴修连忙让人去把两车的东西拉来,守将与长老们也帮着他们分发。

君留山强撑着走下来,几乎是倒在迎上来的林眉身上。

林眉不着痕迹撑住他,没有露出异样来。

惊变之下大家都想早点回去,物资分发得很快。

姚远山一行早就离去,薛净悟提醒林眉要小心他们。

听着君留山呼吸变得微弱又艰难,林眉急虑不安,但又不能露出一点端倪。

君留山还站得挺拔。

最后的人群拜谢过王爷和王妃散去,两位守将和长老们也没有多言,远远告辞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