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王爷偷心妃

病娇王爷偷心妃

第五百五十八章:修大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宋川艰难维持着那一个姿势,在逐渐炎热的天气中汗水从额上滴到了地上,背上和领口更是已经湿了一层,皇帝、摄政王以及两位岑家子投来的目光,压得他一动不敢动。

但天地可鉴,这一次的事情他是真的没有参与。

“不过是因着亲近了些,便能招来朝臣肆意攻讦。”

“当初立朝之时,太祖教导的是要让后代子孙长慈幼敬上下和睦,不是要让君家人六亲不认当个孤家寡人。”

武将历来最大的追求就是封狼居胥,这些年勋贵被打压,若非君留山手下有跟着他从战场上尸山血海闯过来的那许多人,能支撑着边关和各地的军队,大岳的军事早就出现衰颓之相了。

世家败落而导致的朝堂上青黄不接,宗室被如此对待私下又有多少怨恨,这些都只是现在被强行压下去的矛盾而已。

“御史台都知道天家之亲乃人之常情,不过是说长公主与郡王未依礼制入宫朝见之事,礼部掌管一朝礼仪,却将手伸得太长了。”

“宋卿既然今日上任礼部尚书,便要担起尚书之责,左右侍郎都因病告假,也就只有宋卿你自己多思量一下该如何管理好一部之事了。”

“臣领圣意。”

宋川直身再行礼,在确认君后辛打算放过他之后忙不迭就退回了朝列之中,才敢低着头偷偷擦一擦汗。

其余参与了这件事但没有被点出的六部天官,和站在文臣之首的沈相都是沉默不语,只是朝中如今的气氛是越发冷凝。

以前都是在明面上争锋相对,但自从沈士柳回朝,摄政王远赴大漠再返京,使团回国,皇帝与摄政王和解联手,不但底下更加暗潮汹涌,面上也是日渐冰寒。

朝中派系几变,沈士柳在其中居然还得了不少原本清流一派的人的投靠,与皇权的对立也越发严重。

君留山不知是因着病弱无力还是并不在乎,一直都没有对朝中如今的局势有过什么干涉,但他越是这样,有些人就越是不安。

这件事情虽说君后辛将宋川提出来敲打了一番,但最后也算是轻轻放过了。

“今日本王来朝上,是要与诸位商议一件事。”

“如今大漠已定,百废待兴,诸多城池不通商路,百姓生活困苦,军队驻扎于此也是艰难。”

君留山见着无人出言,将茶碗盖上放回内侍端着的托盘中,瓷底磕在木板上发出轻微的响声,在寂静的大殿中也听着刺耳。

“西北大漠归属大岳已有十一年之久,既为我大岳之地,当使其安居如他地。”

“不知诸位臣工,可有何提议?”

君后辛等着他说完后将看完的礼部两道折子合起丢回冯喜的怀中,端过茶盏浅呷一口接着说了下去。

“之前殿试之时朕以大漠问诸生,他等也给了朕一份答卷,现在也该问问诸位了。”

群臣不好不在这个问题上作答,否则便是连新科进士都不如,当时一甲前三可是还被摄政王和皇上在殿上亲口赞过的。

可是他们互相看了看,一来近来未曾在这个问题上留心过什么,二来大漠之中如今会涉及军权的问题,他们大部分人都不想给皇帝和摄政王递这个梯子。

不过这大部分人之中,不包括君留山的人,而君留山的人如今又占据了重臣之中的一半。

陈显悉在沉吟之后当先站了出来,先分别向皇帝与摄政王行礼。

“臣启陛下、王爷,臣少年游学之时,曾入前金一游,当时大漠之地,绿洲连绵,驼队成群,金人安乐于内,贵族奢侈成风。”

“现大漠水流多枯竭,绿洲埋于黄沙之下,若想在短时间内先行恢复大漠一定的生活所需,便是需开商路。”

这是之前皇帝和摄政王就提出来的想法了,殿试的题目,被点为一甲的三人,都是为此。

之后大漠的商路要开,这一批新入朝的士子都会被放出去在大漠历练,若是做得好了,回朝后必然会真正入了皇帝和摄政王的眼。

“只是一来如今大漠之内并无可领头的商队,大岳之中也有多年不曾有人入过大漠行商。”

“二来虽说沙尘暴已消,但如今的大漠还是危险重重,并不适合普通百姓来往。”

陈显悉往上看了一眼,和岑见对视后沉声说得越加慎重。

“三来大漠位于天墨大陆中心,有关外三国环视,西夷此前意图刺杀陛下与王爷,九蛮与突厥亦于去年联手犯我大岳。”

“他等本就对大岳有觊觎之心,若在大漠行越界之举,伤掠商队百姓,不单会使百姓遇险,更会对大漠的恢复造成严重打击。”

“是以,若欲开商路,则需先以兵镇大漠,护大漠百姓及来往商队周全。”

众位文臣以及一部分武将都想着到底是避不过此事了,有他开了头,上面两位也看着是要铁了心了,倒是有其他的人陆续站了出来。

君留山手下的人早就在他们王爷的示意下将大漠之事陈列条款,该怎么做也反复讨论过许多次,只是在陈显悉后他们并不急着出来,而是先看着其他人进言。

那位一向持身中正又是中立一派的兵部左侍郎房伯丘,在工部左侍郎之后站了出来,对于工部所言的修整发役夫修整城池一事提出了异议。

“大漠中虽遗留了许多金国旧城,但大多都在这些年间被损毁得不成样子,大漠之中本就是逐水而居,若不能新凿井供水,修复城池并无意义。”

“但现在大漠水源稀少,且居住百姓也并不多,急着修复城池,不如先将现有城池修整出来。”

“另有诸多军事所需建筑,也当先行考虑。”

他皱着眉看了一眼被他说得冷冷盯着他的工部左侍郎,拱手之后不再多说。

新上任的工部尚书宗正津与工部右侍郎杨石都提议,首需大漠内百姓及驻守军队修整现有城池,再以商队规划为参照,修复沿途可以找到水源的城池。

“大漠地广人稀,当以人及边防为先,不必广修城池。”

“就地发民为役一则可免役夫奔波劳伤,二则可使其尽心尽力,军中兵卒亦可暂时充作劳力,在诸关城修建军防要地。”

“如此饷银皆有朝廷供给,也可解百姓一时窘困。”

户部的新尚书宫以午也顾不得其他了,终于暗地倒吸一口凉气牙疼地站了出来。

“陛下、王爷,臣以为若是修整城池,必然需要许多物资,正可以此为契机,先探商队意向,使其试路而备开商道之事。”

“商人逐利,以此为契机,比朝廷发令使其通商更合时宜。”

“随之而去的,便是更多的其他商人,如此便可减轻朝廷与大漠两边的压力。”

去岁连着今年初灾祸不断,各地粮食歉收,拨粮赈灾的同时又免了不少赋税,户部如今是有钱没粮,真要从国库里支粮食送大漠当役夫粮饷,他这个户部尚书刚上任就得上吊。

要不是顾着面子,他都想和皇帝、摄政王两位建议,以银两和商人交易,从商人手中购买粮食再请商队开辟商路运送至大漠去,一举两得。

“且臣听闻大漠虽荒,其内矿产丰富,前金所出宝石兵器当年于大陆之上是为一绝,亦可设官矿于大漠之内,发掘矿石或以召匠人打造成品与商队交易。”

民间限铁器不假,但江湖人多了也总归无法将兵器完全掌控在朝廷的手中,因此朝中都是将上好的矿石限制流通,只许民间使用普通矿石打造兵器。

上一次君留山名下那一座被林眉为了救急许给了顾明珏的矿山,后来收回之后君留山派人去查看过,顾明珏在里面锻造了大量的兵器,且都运送回了九蛮去。

暗卫想法设法终于找到了一件半成品,发现比之寻常武器,甚至是暗卫们所用的精兵都要锋利许多,因此又找人研究铸造手段和矿石比例。

虽因着矿石特质限制无法铸造出正常大小的刀剑,但用在小件上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连暗卫中负责锻造兵器见过许多神兵利器的匠人都是惊叹不已。

而前金的兵器一向要比其他地方出来的更加锋利,君留山在大漠的时候问过那些在前金学习过的匠人,他们都说一是因为打造手法不同,二是因为矿石的缘故。

“大漠矿石虽多,但铁矿不宜流入民间,宝石晶石玉石之类可以考虑,此条暂且记下。”

君留山沉吟片刻后颔首,叫了冯喜下来与他耳语几句,冯喜又上去私语给了君后辛听,君后辛摩挲着手中的茶盏,让冯喜去请了君留山坐到他旁边去。

摄政王上去的时候将东盛侯也带了上去站在一旁,三人低声议论了一阵,才看向下面群臣,让他们继续说。

没一会冯喜还遣人去取了笔墨纸砚来,让一个内侍在旁将众人所说记下,以便下朝后查阅。

因着涉事太多,几部都是轮流出面,若是前一人说了什么有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话,那也得赶紧站出来。

虽说私下有着诸多打算,但现在毕竟是君留山的人在当家,在里面浑水摸鱼甚至暗地使坏都无妨,就是不能一点事情都不做,否则还有许多的人都可以来顶替这个位置。

而且君留山一派的人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放过他们,他们不想出来答话就得一脚踩在那些人给他们挖出来的坑中。

一时之间朝堂上倒是一改前些日子的冷凝,都争相踊跃地献计献策,六部之内也只有礼部与刑部没有什么事了。

宋川也恨不得把自己给藏起来,缩头缩脑地站在文臣队伍之中半点也不肯再冒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