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王爷偷心妃

病娇王爷偷心妃

第六百一十三章:无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孟彰他们在半路的时候听闻了发往九蛮和西夷两国的国书,而这两封国书让孟彰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依他所猜,这一次大漠最先要对付的,就是西夷了。

“西夷会先动手,而王爷也在等着西夷动手,是吗?”

“是,本王需要师出有名,而他们也确实已经忍不住了。”

岑见在使团回京的宴席上给君后辛献上了西夷圣物的事他是后来知道的,那时君留山就问过岑见,他是不是在逼西夷出兵,但问完又觉得没有意思,岑见也是但笑不语。

或许,所有的人都在怀揣着不同的心思,等着那一天或早或晚的到来,他们每个人对那一天的期望不一,最终推向的结果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也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这一次来得比我们所有人想的都要快,也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君留山接到了消息,西夷暗中已经准备出兵,他们根本没有要等大岳国书的意思。

但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当初那批刺客是有人背着西夷的国主放出来的,那人还在之后秘密杀了西夷的国主,自己掌控了西夷。

顾明珏做的事情和他没有差多少,但顾明珏以报复的形式,将九蛮朝廷上下都折腾得生不如死,他自己端坐高台以此为乐。

而这位从来没有什么名声的西夷八王子,直接举起了弯刀,从西夷国主开始,将所有不服气他的人都砍下了头颅,作为功勋挂在了他的宫殿上。

焚仙门的人本是潜伏在整个皇室之内,现在也不知为何,聚拢起来都站在了这位八王子的身边,或许也是被君留山和林眉有意无意逼急了。

西夷崇尚战神,也崇尚勇武之人,这位八王子的举动不单没有为他召来西夷各贵族和百姓的忌惮不服,反而在斩杀完该杀之人后,获得了西夷上下一致的喝彩。

那些贵族怀着什么心情不足为外人道,但百姓对他的拥护是真心实意的,他们将他当作了战神一样来崇拜。

这位八王子也在战神之殿里,当着所有祭司的面改名为“伊路·哈亚司”,在西夷语中代表“神之使光”,而他们唯一的神就是战神。

神殿的祭司都拜服在他的脚下,代表了整个西夷都成为他的属民。

这是顾明珏所不具备的优势,也成了顾明珏失了先手的原因之一。

西夷最多在一个月之内,就会出兵攻打当初岑见他们回来的登蜀关,也会同时向大漠出兵,以占天时和地利。

君留山也替他们张开了一张大网,就看他们会不会一头扎进去了。

这一场,会成为开战的标志,也会成为敲响的第一声战鼓,一鼓作气,此战若输则士气不振,谁都不会愿意接受输的。

“大岳三面环敌,西夷动,则三国皆动,此战若输,大岳只会成为他们眼中人人都可撕咬的肉,他们会一拥而上。”

君留山不惧迎战三国,但他不喜欢被人牵着走,自从洛亭之后,他对被人牵制一事,就已经深恶痛绝,先帝所为是他最后的忍让。

大岳的摄政王在成为摄政王之前是大岳的战神,而在他做战神的时候,现在即将要踏上战场的太多人都未曾见过那个时候的他。

曾经从君留山的剑下活着回去的敌人很少,但他们也大概没有机会再与君留山在战场上相见了。

君留山病倒之时不知有多少人曾庆幸过,只是那些庆幸的人最后,还没有活过君留山这么个从此只能袖手坐庙堂的人,陆续死在了他们意料之外地结局里。

各国如今主将细数起来,都是新人,只有大岳的是跟随君留山打天下的老将,在这些老将之后,还会有林兴修他们这样的小将成长起来。

“这是本王为大岳打的最后一仗了,你们能跟着本王走多远,就全看你们自己了。”

“臣定会拼尽全力追随在王爷的身后。”

孟彰这一次没有跪君留山,也没有行礼持礼,只是大胆地直视了摄政王,平平淡淡地同摄政王说了这一句,君留山抬手在他肩上拍了两下。

“本王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是心怀天下,你也爱护百姓,但你还想替你父亲、替你弟弟分担、赎罪、弥补。”

“你若要背负这些前行,就要快些长大才行。”

君留山今日是心血来潮,不想在王府里等着他们,也不想在王府之中同他们谈话,是以才让折思和折宁架了马车,带着暗卫来了郊外。

今日与孟彰所言,只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点叮嘱罢了。

孟彰与君留山见过的大部分将士都是不一样的,仿佛他一生之缘,皆在金戈铁马之中,而他自小到大,也总是眼见身边至亲丧离哀痛于金戈铁马。

孟末十余年来在他面前的失态,无不是因为当年金国的灭国之战。

他在这样的人生中成长,没有被压垮,没有偏激叛逆,没有心怀怨恨,这才是君留山看重他的地方。

这样的少年将才,君留山是希望他能走得更远的。

孟彰也说不定真的能在他的前面再也没有了一个引路人之后,在某一天靠着自己站到武将之首去,林兴修做不到,但君留山觉得孟彰能够做到。

这次回来的大漠军队的驻地,被安排在了周浩坤所掌新兵营的旁边,孟彰与林兴修被君留山带走,军中事务便给了其他将领处理。

折宁作为君留山身旁的暗卫统领,与他们都是打过照面的,与其中一些还有一起杀敌救命的交情。

送他们到军营的时候,周浩坤领君留山的令已经等候在那处,折宁将人交给他又回来对大漠这些将领叮嘱了几句。

“宫中的封赏旨意明日就会送到,也会在明日赐下席来,该怎么做周将军会告诉你们。”

“京中不比大漠,尔等驻军期间,切记严守军规,周将军是王爷麾下大将,孟小将军与林小将军跟随王爷期间,你们有什么事都能去找周将军替你们处理。”

折宁看了看这些不论从什么方面看,都与京中将士差别巨大的大漠将士,在最前面一人的肩上拍了一下。

“你们不会在京中停留太久,但这段时间中,王爷希望你们能好好休息,你们戍守大漠多年有功,朝廷没有亏待功臣的说法。”

“京中有京中的规矩,但你们只用遵守军中该有的军规就好,若有其他的人来找你们的麻烦,王爷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那几个将领都笑了笑,一个被折宁在战场上救过命的将领朝京城的方向一抱拳,面上是全然的感激和崇敬。

“我等奉诏入京,自当遵令而行,绝不会为王爷招惹麻烦的,还请统领放心。”

“你们一路辛苦了,早些入营歇息吧,周将军会带你们安置下来的。”

折宁与他们抱拳作别,周浩坤过来与众人认识之后一起送走了折宁,才率军入营。

这两千人的队伍是属于林兴修和孟彰的,跟来的将领之后也会跟随这两人一起去边关,听命于他们,其余受封赏了的大漠将领并不入京,只在大漠之内进行调动。

折宁回去的时候君留山已经回了王府,孟彰跟在他的身边,林兴修则是得了恩典,先回了林府去了。

“多看着一点京中那些人,本王近来没有心情同他们纠缠。”

君留山倚在王府的亭中翻开孟末让孟彰带来的一封私信,一目十行地看过后收起了信来,点敲着膝盖看向了折思和刚回来的折宁。

武将君留山不担心,这个时候找事的除非是肩上那颗东西不想要了,但文臣就说不定了,除了他门下之人,有些文臣始终并不支持打仗,等战争起来,他们定然会在朝中行反对之事。

里面有一部分是包含私心,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认为打仗不好,会危害百姓的安宁。

朝中不能只有一种人在,君留山也是确实一意孤行地推动了战争,他不好对那些人下手,但也不耐烦同他们有什么纠缠。

只希望他们能识趣些,不要在之后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害了边关拼杀的将士,至于在朝堂上吵闹一下,到时候君留山自己反正不在京中了,自有君后辛他们去应对。

“沈相府上可有什么动静?”

“回王爷,沈相最近送了许多封信出去,一部分送向了几位亲王的封地,又有几封送向了九蛮去。”

折思一直在盯着沈士柳的动向,但这些事沈士柳做得隐秘,暗卫一路追下去,好不容易才确定了下来,不是因为林眉中毒之事他们咬紧了丞相府,可能还发现不了这件事。

只是信具体的内容他们还不知道,封地上的那些人倒是还好查,但九蛮那边他们就不好得手了。

“亲王?君后辛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

仁宗的兄弟后代没有留下来的,先帝的兄弟也被先帝处理得差不多了,京中三个宗室都是更早之前留下的,没有封地和实权,只有一个封号和俸禄。

要说有封地的亲王,除了君留山这个摄政王以外,就只有君后辛的几个弟弟了。

君后辛是嫡长子,也是先帝儿子之中矮个子里拔将军挑出来的还稍微能撑起一些事的,都是天赋平庸,勉强在平庸中分出一点差别来的那种挑选。

但凡他后面的几个皇子之中有谁能有出息,这个皇位就轮不到君后辛来坐了,君留山也不用头疼这么多年了,偏偏一个有帝王之才的都没有。

君后辛都已经让君留山这么头疼了,剩下的那一些是个怎么样的,也可想而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