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名帅

宋朝第一名帅

第119章 赵伯琮百万大军大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上章说到白永生与诸将战前动员。

话说宋孝宗命大军成“平戎万全阵”行军,大军行至离凤凰岭不远处,先锋官魏胜向孝宗报约:“陛下,之前我军在凤凰岭遭遇西夏军伏击而大败,所以末将建议我军应停止进军,先派出探子去前方打探情况。”

孝宗不屑道:“魏将军,朕有一百万大军,就算是有伏击,朕也不怕,哪怕朕带着一百万头猪,西夏军抓也抓不完,再说了,有太宗传下的平戎万全阵法,别说了,传令下去,继续行军!。”

魏胜无奈只能继续回到阵中,宋军行至凤凰岭后,忽然岭山炮声响起,数百枚炮弹及巨石朝宋军的中后军射去。霎时间,宋军中军大乱,巨石头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那炮声声如雷霆,宋军中军死伤甚多,众人担心孝宗安危,连忙保护孝宗。

这时,宋军右翼又杀出数十万西夏骑兵,左翼又杀出数十万突厥、波斯骑兵。宋军连忙使用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步弩、步弓朝两翼杀来的敌军攻击,中前军布置炮兵朝山上西夏炮兵及投石车攻击,奈何宋军火炮射程不及西夏火炮,反被西夏炮兵打死打伤不少。岭上的白永生与薛罡、赵良元、韩国康、司马长风等人见两翼骑兵已经与宋军厮杀,火速命旗语兵传令,凤凰岭正面的西夏军朝宋军进攻。

西夏的连弩兵连续发射连弩,发数十箭,威力很大,宋军前排将士死伤不少,紧接着宋军的突火枪兵与西夏的突火枪兵对射,双方互有伤亡。这时,李天霸与、郭武、王天强、伍天义、丁雄五人从正面进攻,这五人武艺本就是高强,见到宋军便打,打得众宋军东躲西逃,自相践踏,死伤者甚多。

而宋军右翼的薛罡部也不示弱,五太保张迪本是金国镇西大将军,当年金兀术见本国危机,命张迪前往西夏搬兵,奈何张迪见大金形势已下,便转头西夏国李安全麾下,李安全将其收为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只见张迪手使神龙钩镰刀,冲入阵中,连杀诸多宋军,一直杀到宋军中军战车阵,张迪把刀一挑,将一辆“宋军战车”挑过头去。

后边接连着朝张迪杀来,张迪一连挑了十辆,堪比当年“高宠挑滑车”,就在张迪快要杀到宋军中军孝宗处时,只听“当”的一声,一声响彻云霄地金铁交鸣声中,张迪的神龙钩镰刀与魏胜的大刀再次毫无花巧地磕在一起,旋即两马交错而过!张迪喊道:“你乃何人?敢挡本将!。”魏胜答道:“我乃大宋先锋官魏胜!你是何人,胆敢伤我皇!。”张迪笑道:“我乃西夏十三太保之一张迪!废话少说,今日挡我者死!。”说罢两人又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这时,宋军左翼骑兵与突厥骑兵,波斯骑兵厮杀在一起。这突厥骑兵的战马并不特别高大,体高基本上在140厘米左右,但筋骨精悍,比例匀称,最适合长途奔袭。连唐太宗就非常欣赏突厥战马,认为它具备“往来之气”。

突厥战马所配备的马具也是非常先进的。马衔均为铁制,成对使用。衔上有两个孔,中间系带。带扣为活扣,一般用铁、铜或骨头制成,能够调整带子的松紧。马镫一般是宽镫板、小革孔的8字形马镫。有些马镫制作得非常精美,往往在环孔和镫板上镂刻花纹,有时还会镶上草木纹银错。

马镫的使用使突厥骑兵的双脚有了着力点,战斗中就可以变单纯的砍杀为切击,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突厥骑兵所使用的兵器大致可分为射远器、卫体武器、短兵器和长兵器四种。具体来说,射远器包括弓矢和鸣镝。突厥弓一般用木头制成,把手和两端多用兽骨做衬子。www.youxs.org,拉弓时两端弯曲成m形。

所用的箭镞多为三角形的铁制三叶镞。镞叶上穿有小孔,箭镞的下方带有钻孔的骨球,射出后遇风发响,故称“鸣镝”。卫体武器也就是突厥骑兵所穿的盔甲。一般认为,盔甲是侍卫之士的专用装备,控弦之士和柘羯不得染指。短兵器包括马刀、匕首和剑。马刀和匕首都做成直柄,区别在于前者厚重,后者刀锋有锲。

剑制作得非常精美,剑身还镂刻图案,很可能是贵族佩戴的外来品。突厥骑兵所使用的长兵器有长矛和马绊两种。长矛也是用铁制成,矛尖狭长成棱形,锋利无比,可以刺穿敌人的重装甲。马绊也就是套马索,既是突厥牧民的牧具,也可以作为兵器。宋军左右翼均是轻骑兵,虽然也作战勇猛,但是与突厥骑兵相比还是远远不如,突厥骑兵速度极快,将宋军冲散得七零八落。

那波斯骑兵均是重骑兵,所有部队都被铁器所覆盖,厚厚的护甲遮掩著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装甲的接合点很好地连接着四肢,盔甲的面部做工精良,吻合骑士的头部。由于身体完全被金属覆盖,骑士只能透过对合瞳孔的小开孔视物,呼吸只能透过鼻尖处进行。波斯重骑兵用两三支铁头的标枪,以及一柄短剑,头盔上插着马鬃,鳞片状的胸甲和胫甲,战马的面门顶着一条护额,前胸挂着青铜的鳞甲。本来宋军左翼被突厥骑兵冲散后,刚想调整,又被波斯重骑兵第二波绞杀。

宋军本想用钩镰枪阵法破敌军骑兵,奈何钩镰枪兵布置在平戎万全阵前方,混战中无法支援左右翼。

而塞尔柱帝国的国王艾哈迈德·桑贾尔亲自率领骑兵从左翼突入宋军的本阵,这样的气概极大的震慑了宋军。以至于宋军被他一路直插中央,且在混战中杀死了宋军的指挥官张浚,而刘光世被一位波斯骑兵用一支标枪,结果了性命。失去统帅,且阵型大乱的宋军不得不边打边撤退。

此时王天强与伍天义,在阵中望到一人身穿龙袍,估计是宋孝宗。于是朝孝宗杀去,却被殿前指挥使林重挡住,本来王天强与伍天义已是当今高手,岂料林重居然在此危急时刻,神勇无敌,以一敌二居然不落下风。

林重与两人对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只见林重架住两人兵器,朝孝宗说道:“陛下快走,这里有末将挡着。”史浩与曹勋赶紧护着孝宗往后逃跑,王天强两人见孝宗逃跑,欲要追击,岂料今天林重超常发挥,居然一直缠着王天强与伍天义两人打。

丁雄与李天霸在阵中正杀得痛快,见宋朝皇上意欲逃跑,便策马追击,岂料孝宗身旁禁军誓死保护孝宗,居然个个一以当百,虽说不是丁雄和李天霸的对手,但是两人为了杀死这些禁军,也消耗了不少时间。

而魏胜与张迪久战不下,又见孝宗危急,便虚晃一招,策马赶到肖总身边。孝宗见大军被西夏军杀得一败涂地,心灰意冷说道:“魏爱卿,是朕害了你们,快,你与史爱卿,曹爱卿快逃回汴京,召集天下兵马勤王。他们要的是朕,只要你们还在,大宋就有希望,快走!。”魏胜等人激动道:“陛下,臣不走,乃有做臣子的一遇危急就抛弃皇上的!。”

孝宗连忙说:“几位爱卿,现在没时间了,听朕说,要是你们都死了,那我大宋到时候恐怕就要分崩离析,甚至会重蹈唐末五代天下大乱,藩王割据的局面,只有你们在,藩王就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朝廷割据,你们可以立荥阳郡王赵伯圭为帝,他是朕的同母兄长,品行端正,可继承大统,好了快走!朕的话难道你们都不听了吗,走!。”魏胜等人无奈,只能自行突围,但史浩坚持留下保护孝宗周全,哪怕孝宗被俘虏到西夏,也要保护孝宗周全,毕竟史浩与孝宗既有师生之情,又是君臣之义。

不消三个时辰,宋军大败,宋军殿前指挥使林重因体力不支,且武艺本就不如王天强与伍天义,被两人斩于马下。丞相王次翁被乱兵杀死,杨国公刘光世战死,和国公张浚战死,郑州总兵葛升战死,保驾大将军宗明战死,殿前制指挥使林重战死,宋孝宗赵伯琮与史浩被生擒,魏胜与曹勋逃走,此战宋军战死九十多万,逃走的有两万,投降的有五万,损失战马兵器粮草无数。而西夏这边战死战伤的有三十万,至于塞尔柱帝国的二十万骑兵,战死两万,战伤三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