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名帅

宋朝第一名帅

第166章 西凉国入侵 燕军把握时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上章说到浩成与岳飞各自率军在讲武城下大战,最终双方各有损伤,各自收兵。

话说浩成命令各部将领清点伤亡后,即到讲武城下大营内商议战事。经过这一场激战,第二军伤亡一万五千人,第三军伤亡两万人。岳家军阵亡的都是背嵬军骑兵及部分步兵,燕军伤亡的大多是骑兵,不过也幸亏燕军骑兵都是在城上的红衣大炮的射程保护范围之内与岳家军交战。

浩成在听过各将领汇报的伤亡后,浩成说道:“都说岳家军背嵬军骑兵乃是大宋第一骑兵,果然名不虚传,此战幸亏我军战术得体,我燕军骑兵才不会伤亡过大。但是岳家军的战力确实不可小觑,不但骑兵能打,步兵的作战能力也都是一绝。”一旁的谈玮说道:“王爷,虽然我军目前击退了岳家军,但是岳家军毕竟人数众多,而且我担心再不派兵阻截其他两路宋军,只怕我军....。”

赵汉也说道:“是啊,王爷,岳家军不但能打,而且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也高,如果大家这么一对一对拼的话,只怕我军会被岳家军以人数的优势吃掉。虽然目前我军可以依靠强大的火力,依托城池配合骑兵击退敌军,但是我担心其他两路宋军攻势太猛,只怕....。”

还未说完,帐外军士来报:“禀王爷,岳家军已经退入相州城中。”呼延钰立马说道:“王爷,定是岳家军惧怕我火炮射程及威力,先撤入相州城,一旦岳家军后续的重武器部队到达,只怕到时候我军唯一的火器优势也无法发挥!。”

此时,浩成看着眼前的沙盘,心中也是郁闷。心想着这岳飞撤军到相州城,如果我进兵,那么他会依靠相州城高城深池的优势以及人数的优势抵抗,甚至万一被岳飞打一个防守反击就完了。可如果分兵救援河间府以及北京,胜算也不大,唉,怎么办呢!

正在浩成与诸将头疼烧脑之时,燕军的锦衣卫王俞鑫在帐外求见。浩成令王俞鑫进帐后,浩成问道:“俞鑫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汴京城发生什么事情?。”

王俞鑫回道:“王爷英明,确实是汴京城内发生了大事,正当王爷与朝廷大军作战时。西凉国主薛罡得知孝宗皇上将军队全力对付王爷,便命征东大元帅白永生率领六十万西凉军作为第一梯队攻打潼关,西凉国国主薛罡正调集西凉国全国兵力攻打大宋。孝宗皇上得知西凉国入侵大宋的军报后,命顺惠王李师闵率领二十万李家军前往潼关抵抗西凉兵,又将汴京城的三十万人马以及大部分守卫皇城的禁军也调给了顺惠王李师闵。如今汴京城守军加上禁军不到两万人。”

浩成哈哈大笑,重赏了王俞鑫。说道:“太好了,天助我也!。”诸将纷纷不解,只有谈玮明白了浩成为何发笑。浩成见诸将疑惑的样子,随即一边指着沙盘一边说道:“汴京城兵力薄弱,如果集中我第二、三军的骑兵长途奔袭穿插到汴京,一旦我军拿下汴京,那么这场仗就基本上就结束了,而且我料定岳飞肯定也想到了这一层,但是他会认为我驰援北京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北京是我的老巢,老巢一失,对我燕地的打击可是巨大的,可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直奔汴京!。”

罗鸿说道:“叔父,这不失为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是目前北京,河间府以及我军正面皆有朝廷重兵,如果一旦让岳家军发现叔父领军长途奔袭汴京,到时岳王爷大军合围叔父,那叔父岂不是有去无回!。”

浩成笑道:“打仗哪有十拿九稳的,我向来是有一分胜算我就上了,险算往往就是胜算,就这么决定了,第二、三军连夜出发,其余部队留在此处。我走后,这里就由谈先生指挥,而你们打着我的旗号,继续迷惑岳家军,记住,此次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好穿插战术,如果我们穿插不到位,那么大家就真的要来生再见了!。”随即诸将纷纷各自准备。

所谓穿插战术是利用敌人部署的间隙或薄弱部位插入其纵深或后方的战斗行动,是进攻作战的一种重要手段。目的是夺占敌纵深内的要点,分割和打乱敌人部署,为各个歼敌创造有利条件。穿插具有任务艰巨,腹背受敌,边打边插,独立战斗等特点。要周密计划准备,详细查明敌人防御间隙、薄弱部位和纵深内的兵力部署、地形、道路等情况,制定多种战斗方案。

负责穿插部队要具有独立作战能力,正确选择穿插路线,严密组织与正面部队的协同,穿插可在进攻发起前利用敌防御间隙秘密进行,或打开缺口后强行实施。穿插时要灵活处置各种情况,或绕过,或以部分兵力掩护,主力不停地插至指定目标,完成预定任务。

另一边,由于燕军的炮兵师已经在讲武城下列阵。而岳家军的炮兵及重武器部队还未到,所以在没有能抵抗燕军火炮的情况下,先将部队撤入相州城内。

这时,岳飞也正在点算自身部队的伤亡,只见军师诸葛英说道:“王爷,此次我岳家军的背嵬军伤亡四万多人,其余各部除孟林、孟安将军部兵马外加起来伤亡有两万多。燕军伤亡在三万至四万之间,且都是骑兵。”

岳飞随即怒道:“此次交战之前我就三令五申,如果燕军顶不住我军攻击撤退,不可追击。首战主要是为了摸清燕军的战力,在我军重武器部队没有到达之前,不可强攻讲武城!可是有人不听本王军令,居然追击燕军,导致我军伤亡军士增多,来人,将岳云退下去,斩了!。”

岳飞刚说完,厅内诸将纷纷跪下求情,希望岳飞能从轻发落,毕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阵前斩杀大将是大忌!想当年岳飞率军收复杨再兴,相约战中双方不许兵将助战,结果岳飞不敌杨门枪法而败阵。

恰好岳云解粮回来,不知新令,突出助战。杨再兴讥笑岳飞军令不严。岳飞回营后欲斩岳云,众将求情,责打四十,令人押至九龙山杨再兴营中谢罪。又有一次,岳云身披重铠,操练骑马冲下陡坡,一时兴起,忘记注意地形,从山上狂奔而下,结果连人带马栽进了壕沟里,衣服跌破了,脸上也挂了彩,流出了血。

岳飞看见了大怒,命令军士打他一百军棍。众将士求情,他仍然不依,所以可见岳飞治军相当严格。最后,岳飞念及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免了死罪,打了岳云一百军棍。

军师诸葛锦继续说道:“王爷,眼下西凉国进犯潼关,圣上将京城人马及洛阳军马都调去潼关抗敌,我担心燕王会不会率精骑兵长途奔袭,要知道燕王用兵从来不按兵法,而且敢于冒险!。岳飞看着地图,频频点头说道:“军师说得不错,我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本王觉得,目前燕王应该急于长途奔袭回老巢北京的概率更大!。”一旁的开平王高宠疑惑道:“王爷,为何,如果我是燕王,那肯定会趁京城附近军力空虚的机会,直奔京城啊!。”

岳飞解释道:“兄弟,你想,燕王是喜欢冒险,但是冒险不是送死!首先北京城没有多余兵力与守将,如果北京一失,燕地的民心士气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如果北京被攻下,按照我们分兵前的计划,虞允文大军会顺势拿下山海关,到时候便会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你们想,北京,河间府,汴京城这三个地方都会有可能遭到燕王精骑兵的长途奔袭,但是概率最高的只能是北京!。”随后岳飞命令大军固守相州城等待重装备部队到来后,再攻讲武城。

而北京城这边,安娘等人早就得知虞允文四十万大军直奔北京。安娘以燕王妃的名义,在虞允文大军攻打北京之前,调山海关总兵耿爽率兵驰援京城。又将铠甲兵器发给京城的将士、老百姓的妻子儿女,动员他们登城协同拒守。

大量招募京城百姓为新军,上城驻防。现北京城兵力达到二十万,当然其中大部分是刚招募的京城百姓,能征善战的只有原虎贲营的两万人马以及耿爽的两万人马,还有就是守护紫禁城的一万锦衣卫,而大部分锦衣卫又散落在各地,一时之间难以召回。

虞允文大军虽然连续攻了几日,奈何北京城异常坚固,城高池深,几次攻城均没有奏效,所以虞允文大军暂时按兵不动。幸亏安娘之前就将全城军民都动员起来,备战备荒。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程队,进行训练。筹集了大量砖石、木材、石灰、工具等,以备战时急用。组织力量加固北京周边的城墙,增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阳、宣武、东直、朝阳、西直、阜成、德胜、安定9门,特别是城北的德胜门、安定门,城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把城内侧由土筑改为砖砌,并深浚了城壕,加强了城防。同时,又组织人员在城墙堞口设置门扉,在城东、西、南面城墙上绑上沙栏木,共设置门扉11000余个、沙栏木长5100余丈,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城池的防御性能。

安娘还传檄北京城周围的州县和山西、河北等地民众,拿起武器,视情况打击朝廷军队,切断其后路。不但如此,安娘与银瓶、呼延玉英也都亲自披甲上阵,陪同众将士视察城楼。时值农历十月,安娘又听从郭文之计,令众人向城墙及城下泼水。天气寒冷,水很快就结成了冰,大大增加了虞允文大军攻城的难度。

巡视城楼之后,安娘等人回到奉天殿。只见安娘说道:“诸位,眼下燕王率军在前线与岳家军对峙,而虞允文大军已经包围了北京城,诸位一定要守住北京城,等待燕王大军的到来。”其实安娘等人还不知道,浩成反其道而行之,现正率兵直扑汴京。

这时,右军师郭文却说道:“启禀燕王妃,眼下虞允文大军虽然攻不下我北京城,但是长时间被城外虞允文的大军围困也不是办法。所以我建议可怕高云忠与耿爽将军率领部分精锐趁夜烧毁虞允文的粮草大营,同时飞鸽传书大同总兵李继威相机出兵袭扰虞允文大军后方粮道,困死虞允文大军,这样的话也可适当缓解我北京城的压力!。”

安娘也觉得有理,便依郭文之计行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