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名帅

宋朝第一名帅

第208章 为民除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上章说到折彦质的大军已经拿下了延安府城,而以岳飞为首的中路明军已经进军至渭南城一线,与白永生的五十万西凉军对峙。

话说在北京城紫禁城内,浩成正和安娘及后宫诸位嫔妃在御花园散步。突然有宫女来禀报,说是前线军报。

浩成拿过来后一阅,看完后,浩成大喜,身边的安娘问道:“官家如此开心,想必是前线战事顺利,是父亲打胜仗了嘛!。”

浩成笑了笑,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延安府被折彦质拿下了,而且在攻打延安府的战役中杨偰立下了大功,可给我长脸了!。”

说完,一旁的银瓶说道:“小坏蛋,都是大明的军队,你还要分这儿,分那儿干嘛!。”浩成笑而不语,连身旁的萧塔不烟也是不解。

唯独吴瑜倒是明白了,吴瑜说道:“这次西征大军中只有杨偰和他率领的一万多将士是官家当年的燕军旧部,官家是想让杨偰起到带头作用,震慑其他各路西征的明军!。”

浩成听后,满意得点了点头,说道:“吴瑜说得不错,想当年这种家军、折家军都是前朝镇守西北的精锐部队,当初靖难之役中,朕拿下汴京时便念在天下苍生,修书一封,希望折、种两人归顺新朝。虽然他们归顺了本朝,但是朕知道他们心里还是有诸多不服。朕就是希望杨偰能打出军威,震慑他们这群人!。”

正当众人开心不已之时,又有宫女拿着奏报过来,只见宫女说道:“官家,锦衣卫密报。”浩成接过奏折一看,脸色由喜变怒。安娘一看浩成脸色不对,走到浩成身边,轻声说道:“官家,莫不是父亲他打了败仗?。”

浩成苦笑了下,说:“不是,你自己看看吧。”安娘看了后,顿时明白了,原来奏折上说的就是种彦崇在诸多将领面前,口出狂言,诬蔑浩成之事。

只见浩成说道:“来人,传朕旨意,将...。”

“官家不可!。”安娘急忙阻止说道。

浩成一脸疑问:“皇后,为何不可?。”安娘说道:“官家,如果此时定种彦崇的罪,那么势必会造成十二军大乱,到时候万一西凉军趁机攻入大明,势必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兵祸连连!。”

浩成怒道:“兵祸连连,屁!他种、折两家要是敢联合西凉国攻打大明,朕就率第一、二军、三军灭了他们!。”

安娘大喝道:“臣妾相信官家定能旗开得胜,可官家想过没有,官家永远都是喜欢以暴制暴,永远都是用最高成本去解决事情!为君者,当以百姓为主啊!。”

见此情景,一旁的银瓶等人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是见安娘劝阻浩成,所以也不知原由,便劝浩成听安娘皇后的话。浩成想了想,“也是,倘若真的把折、种两人逼急了,势必会造成连锁反应,加之现在大明外患颇多,还是等西征之战结束了再说吧。”

当晚,浩成和安娘两个人一起去宫外走走。也巧了,刚离开紫禁城宫门不久,就看见前方有大量百姓及四五个官差围在一当铺门口,浩成与安娘也甚是好奇,便上前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家当铺是种彦崇麾下的产业之一,由于该店店长仗着幕后老板是种彦崇将军,便经常仗势欺人,这次据说看中一个女道士和一个刚从青楼赎身出来的女子,这两个女子路过当铺想去当些首饰换些银两,没想到,害。

由于动静太大,惊动了周围百姓,百姓一报官,便引来了官差!。

那店长呲牙咧嘴得笑道:“哈哈,小娘子,今儿你就从了我吧,在这儿京城谁不知道,我这店铺的幕后老板乃是种彦崇将军,你就是将官差叫来了也没用。”

浩成本来就因为今天种彦崇的事情,心情不好,没想到出门散心又碰上这事!心中实在气愤,正要上前发泄之时。

却听到那为首的官差说道:“我乃六扇门沈捕头,根据大明律,你当街令家丁无故打人致死者须交当地衙门审理后判死罪,如今人证,物证俱在,还请你随我们走一趟,我可不管你幕后的老板是谁!”

浩成一看,正是沈妤婷。心中一惊,虽然沈妤婷的真实身份早就被浩成知道,但为了不打草惊蛇,引出西凉人派往大明的其他密探以及其他据点。所以浩成才没有下令抓捕沈妤婷,而是令锦衣卫暗中监视,只是浩成没想到沈妤婷这人居然有一副热心肠啊,如果不是各为其主,那该多好!

那店家笑道:“你敢!我知道你就是沈捕头,但是我告诉你,我们可是种将军的人,就算是当今圣上也要看我们种将军的三分薄面,你要是敢管这趟闲事,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不过我看你也长得有点姿色,不如也跟了我,我让你做大,她们两个做小,你看呢!。”

刚说完,就被沈妤婷反手一脚踢到在地!只见沈妤婷冷冷地看着他,说:“请你记住,还没有人敢这么跟我说话!。”那店家还依依不饶,喊道:“来人,给我把这三个人拿下!。”

不一会儿,从店里冲出十几个人,手持腰刀,朝沈妤婷杀来。这时,浩成突然上前,抽出腰间龙泉宝剑,片刻之间,就将几人手中的腰刀打落。

沈妤婷见是浩成,忙跪下行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见此情况也都纷纷跪下,只有那店长一人却还在疑惑道:“你....你真的是当今陛下。”

浩成握着龙泉宝剑,笑道:“怎么!不像啊!不过我看你是嫌自己命太长了!让你死在这龙泉宝剑之下,那是你的荣幸!。”这时,安娘也走上前朝那群当铺的打手怒道:“天子脚下,你们居然敢做如此伤天害理之事,要知道本宫与皇上都是马上出身,别说是你们这些人,就是千军万马来了,也不够我们夫妻俩打的!。”

说罢,浩成挥舞宝剑,刹那间,当铺老板的人头瞬间离开了自己的身体,血淋林的脑袋掉落在地上。”

身旁的两位女子发出了惊叫,浩成刚想上前安慰两人不要惊慌,却发现其中一人正是当初在南京城的莘瑶琴,而另一人虽然是一身道士打扮,却也秀丽照人。

浩成收回宝剑,令在场的众人请起,又命沈妤婷等人收拾现场,查封该当铺,老百姓皆是拍手叫好,都欢呼浩成为民除一大害!

而浩成则转身向莘瑶琴说道:“莘姑娘,你怎么会来到京城,还有你身边的姑娘是。”

莘瑶琴答道:“陛下当初在南京解救了奴家,但是奴家恢复自由身,想到北京来看看我大明都城的风光,路上又巧遇了这位姑娘,所以便一路结伴而行。”

随后浩成才知道,原来莘瑶琴身边的这位女道士,本名叫陈娇莲。她是临江的官宦之家,只因陈妙常自幼体弱多病,命犯孤魔,加之又遭金兵南侵之乱,父母才将她舍入空门,便削发为尼。在金陵城外女贞观为女道士,诵经礼佛,空门多暇。

这陈妙常好学不倦,她不但诗文俊雅,而又兼工音律,十五六岁以后,突然容光焕发,穿着宽袍大袖的袈裟,就象仙女下凡,令人目眩神迷。

又由于她不倦的努力,已是棋琴书画无一不通。陈妙常的琴声,常能吸引很多宿住女贞观的客人。

而且她和举人潘必正曾有婚约,潘必正的父亲在前朝为官时,曾给潘必正和陈娇莲订婚,但因金兵南侵之乱,以后两方消息隔绝。如今这潘必正已是举人,赴京会试落第,羞于回家,所以就寄居在他姑母主持的女贞观里,因此得和妙常见面,互相爱慕。

但事情被观主发觉以后,立逼着潘必正往京都赶考,企图把他们二人隔离开。等潘走后,陈妙常催船追到江心送别,赠物订盟,忍泪而别。这次陈妙常北上京城便是寻找潘必正。浩成与安娘听闻此事后,纷纷为此事感动,便答应了陈妙常,一定为她做主。

收拾完现场后,沈妤婷走到浩成身边,拱手说道:“陛下,如今现场已经收拾完了,但还请陛下和娘娘,还有这两位姑娘随我们去六扇门一趟,毕竟陛下前面当街杀人,按大明律规定...。”

还未到沈妤婷说完,只见浩成竖起中指对着沈妤婷,说道:“行,你真行,拿大明律对付我!你行!。”这时,安娘揪着浩成的耳朵,说道:“去不去,你自己定的法律,怎么,当初谁说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当街杀人,就算是杀对人,是不是也要回去做个口供记录,好证明你不是无故杀人,你走不走!。”

浩成调皮道:“妹子,轻点,我去,我去。”说罢浩成便屁颠屁颠地跟着沈妤婷前往六扇门,安娘等人紧随其后。一路上,陈妙常在莘瑶琴耳边窃窃私语说道:“想不到这当今陛下,这么怕皇后丫!传闻当今陛下俱内,看来是真的。”

莘瑶琴笑道:“你是不知道,能让当今陛下这么折服的也就是皇后娘娘和岳王爷了,这皇后娘娘跟陛下是患难夫妻,而且皇后娘娘贤良淑德,陛下对娘娘也是恩爱有加,据传言每次陛下生气的时候,只要皇后娘娘在,陛下就会怒气全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