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名帅

宋朝第一名帅

第227章 刘备之后刘子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上章说到浩成终于暂时压制了靖难功臣,尤其是靖难集团中武将对朱熹的怨恨。

话说,浩成这些日子从后方调刘淮的第六军以及襄阳新组建的三十八军分别驰援陕西前线,第六军驰援延安府,而三十八军则增援渭南城的岳飞部。

其中在襄阳组建的三十八军均是由原来在襄阳裁军下来的岳家军老兵以及新入伍的士兵组成。

其中三十八军军长乃是岳霖,岳霖如今十七岁,在少林寺学成下山后得知朝廷正与西凉军交战,又闻得朝廷欲增兵支援西征大军,便参军报名。至于三十八军政委乃是岳家军得力部将张宪之子张敌万,想当初张宪跟随岳飞南征北战,在直捣黄龙的战役战役中,被金军将领吕胜击杀。

随后岳飞对张宪之子当作亲身儿子般照顾,如今这张敌万比岳霖年长一岁,且有其父张宪之风,武艺高强,使一条虎头錾金枪。

三十八军的总兵力约为十万人,下辖四个师,每个师两万五千人,且每个班按照明军标准步兵班配置,以及大量的火炮与重火器等装备。

过了一个多月,三十八军以及第一批补充各部的兵员先抵达谓南城外与岳飞的第七军,岳雷的第八军等诸路大军会合,此时城外明军兵力已达到五十五万。

岳飞将岳霖的三十八军安排在离谓南城不远一处安营扎寨,用作预备队,一旦围困四门的兵力中有一门损失过多,则可立马支援。

岳飞又亲自赶到三十八军的营地,与岳霖等诸将视察三十八军。见三十八军装备精良且军容壮胜,不禁对身边的岳霖夸奖道:“岳霖,为父只知道你在少林寺学艺多年,没想到管理军队你也是有条不紊!。”

岳霖含蓄地说道:“父帅谬赞了,孩儿哪有如此能力,这都是政委张敌万将军的功劳,而且此次三十八军的大部分将士都是当年在襄阳被裁下的岳家军士兵,如今朝廷再次征召军队上前线,这些将士都高兴地嗷嗷叫!。”

遂即岳飞又朝张敌万赞叹道:“贤侄啊,不枉我多年对你的教导,今日看你统兵,甚得我心。”

一旁的张敌万拱手说道:“叔父说得哪里话,自从家父战死之后,叔父待我如亲自,传授我武艺兵法,小侄定当不负叔父的教诲。”岳飞听后,捋了捋胡须,露出满意之色。

巡视一会儿后,岳飞便赶回第七军营地,临别时特意嘱咐岳霖遇事须沉着冷静,万万不可冲动。

与此同时,在越南(宋朝时为安南)李朝正发生一场宫廷政变。(因李朝接受中国宋朝册封,所以也被称为“安南国”)。

太尉刘子阳乃是当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刘玄德的后人,其人素有大志,一直以先祖刘备为榜样,希望能创一番大事。

当年宋金双方在郾城之战时,刘子阳便结识众多有才能之士,希望能趁宋金大战,两败俱伤之时,伺机建立自己的人马与政权,与宋金两国争天下。岂料浩成与岳飞等诸路将领居然灭了金国,收复北方,而后浩成又推翻宋朝,建立大明,刘子阳见中原大地已是铁板一块,知机会渺茫,便带着自己的团队投奔了当时安南国的国君李阳焕(又名李神宗)。

那刘子阳凭着自身所学,一步步升任至安南国太尉。因李朝初创时期,宰相被称为“相公”。李朝另一重要辅政官员就是太尉,虽说李朝亦仿照唐朝和北宋制度,但唯一不同的是李朝的太尉就是宰相,职权是“内赞机务,外总戎机,无事则居中辅政,有事则衔命出征”。

然李神宗去世后,年仅三岁的李天祚继位,开始时太尉刘子阳与太后黎氏共同摄政,岂料刘子阳铲除朝中异己之后,便发动政变铲除太后黎氏一党,必自李天祚下禅让诏书,立自己为帝,将安南国改国号为汉,对外称宋亡之后无华夏,自己才是中华正统。

如今二十九岁的刘子阳即位后,不但善于用人,且又善于团结各方人士,并极力汉化,全面采取中原东汉王朝制度,推出广纳贤才的政策,不但吸纳大量汉人流民以及不愿臣服大明的前宋朝遗民,还吸收了大量有才能的汉人工匠以及在大明科举落第者等等,以充实自身国力。

又将安南首都升龙(今称河内)定位为陪都,待他日夺取中原之后,再行迁都。

此时的升龙城皇宫内,刘子阳正与众百官在崇德殿商议是否北进。

太傅赵晶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眼下大明国正与西凉国薛罡交战,明军主力皆调往西线,我军何不趁此时机,发兵北进,伺机攻打中原。”

赵晶原是宋朝皇室太祖赵匡胤这一支的后人,庆国公赵令譮的女儿,又与宋高宗赵构是同一辈,且与刘子阳同岁,因浩成发动靖难之役推翻大宋,赵晶见孝宗被逼死,心中便暗暗发誓,一定要推翻大明,为宋室报仇。

随后在机缘巧合下认识刘子阳,于是便与刘子阳一同入安南。

话音刚落,武将为首的乃是太尉魏禄刚,此人乃是三国蜀汉名将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后人。

魏禄刚则极力反对此时进攻大明,只见魏禄刚冷静地分析道:“陛下,虽说大明的军力皆调往西线。但中原地大物博,如果我们此时发兵进攻中原,及时能占领不少地方。可一旦大明得知我国北进,势必会与西凉议和,到时候后我军便会遭受明廷的主力大军。

而且前朝李氏神宗之女李雪薇已经逃出升龙城,如果她逃亡大明,告知大明皇帝,我等已经建立新朝,那么大明就会有所防范,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捉拿此人,封锁消息,然后清除前朝皇室余孽,同时发展军备,派遣大量探子再进入大明境内,打探消息,伺机发兵北进中原。”

刘子阳听后,觉得魏禄刚所言有理,毕竟攻打大明非一朝一夕之功。便采纳魏禄刚所言,一面缉拿前朝李氏公主李雪薇及清剿前朝余孽,另一面向大明国,尤其是广西方向派出大量间谍人员并同时扩军备战。

而此时李雪薇逃出升龙城后,并没有往北走前往大明,因为她深知刘子阳定会派人重兵堵截,防止她逃亡大明。

所以李雪薇便一路乔装打扮往南,从太平乘前往澎湖(今中国台湾省澎湖市),意图从澎湖转道前往大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