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名帅

宋朝第一名帅

第278章 抗疫措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上章主要说到浩成放过了白一凡,准其前往西凉营救沈妤婷,但剥夺其官职,并贬为庶民。

话说浩成与安娘离开文渊阁后,两人便在御花园中散散步,后面跟随着宫女与女兵以及锦衣卫等。

浩成先说道:“我说安娘,你为何要替他们求情啊,他们这么做,明显的就是结党营私。你知道现在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军队之中都已经分成了多种派系,朕是不希望陆游这群无实权的文官也跟东林党牵上关系,毕竟他们只是文学修养高的士子,没必要参与到朝廷党争之中。”

安娘则说道:“臣妾没有替他们求情啊,臣妾只是让陛下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这样对陛下的龙体不好!臣妾有说过让陛下不要降罪于陆游他们那些大臣吗?。”

“你,行。妹子,我说不过你,那你说说,你对他们擅自决定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浩成说道。

安娘故意把脸一板:“臣妾不敢,官家说过,后宫与宦官不得干政。而今我大明无宦官,后宫就更该坚守此条铁律!。”

浩成一脸尴尬,只得搂着安娘,温情地说道:“哎呀,妹子啊,让你说嘛你又不说,不让你说嘛你又偏要说。

但是朕知道凡是你说的,肯定是为朕好,你就说说你的看法?。”

“其实呢,就是官家你的疑心病太重。既然官家让陆游他们负责编修永乐大典,那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修书。

除非有大的问题,而像这种用哪位大家的楷书,官家实则不必如此恼怒。官家无非就是觉得他们做任何事,哪怕做一点点小事,都要像你汇报!

皇帝对臣子要掌控是对的,但如果官家你事事不信任手下大臣,那臣子岂不是日日战战兢兢,时间一久,君臣之间的隔阂就会越来越深!

至于朝廷党争嘛,臣妾的确不好多说,毕竟臣妾只是替官家管着后宫。

但臣妾知道,自古盛世明君,不怕手底下的大臣争斗,甚至分党分派,反而就怕他们不斗,这个道理想必官家比臣妾懂。”安娘说道。

浩成也不知道怎么的,这话出自安娘之口,便觉得心中一阵舒坦。其实他也知道,确实是自己的疑心病太重!。

正当浩成与安娘两人在御花园散步之时,忽闻宫女前来禀报:“禀官家、娘娘。众百官在奉天殿有急事求见!。”

浩成心想:“真是想休息一会儿都不行,唉。”

一旁的安娘看了浩成心中烦躁的表情,遂调侃道:“要想超越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就必须比他们更努力才行,难不成只是在女人这块超越他们?。”

“哈哈哈,妹子,你看你,瞧你说的,我懂,放心,我现在就去。”浩成一脸嬉笑后,便马上前往奉天殿。”

来到奉天殿后,众人向浩成行礼后,首辅范直清先说道:“启禀官家,臣等昨晚收到浙江杭州知府薛良朋奏报,说是又爆发了瘟疫。

但由于杭州地处江南要地,人口流动不但频繁,而且崇王的反叛军队已经从宁波出发,似有进军杭州之势。”

浩成怒道:“怎么又有瘟疫,前两年我记得杭州不是有过一次瘟疫,但是朝廷已经通过各种方法,控制了瘟疫,并最终战胜了疫情!会不会是薛知府将故意夸大,意图骗取朝廷赈灾款项!。”

次辅王珏则说道:“禀官家,臣一开始也曾这么认为,但臣细细一想,觉得此事应该是真的。”

“为何这么说?。”浩成问道。

“官家,这薛知府的先祖乃是大唐名臣薛令之,薛令之以“三廉”盛名,良朋幼承祖训,聪慧过人,博学多才。薛良朋子绍兴八年(即1138)进士及第,年仅二十二岁,就一直担任杭州知府。

所以臣与首辅认为薛知府断不会这么做,再者自前朝宋太祖到钦宗年间(即960年到1127年间),就有59年发生过疫灾。

而后宋室南迁,也就是所谓的衣冠南渡后,江南潮湿温暖的气候,更是助长了疫灾流行。

高宗年间(即公元1131年)起,浙江大疫,“流尸无算”。

而后在孝宗年间(即1142年),以及我朝永乐元年(即1146年),临安又接连爆发疫情。(根据历史上《梦溪笔谈》中所记载)。

臣料想定是前两年疫情的反弹,所以臣建议立马拨下粮款,以及派遣医官前往杭州。”王珏说道。

“可是叛军已有进军杭州之象,如果此时派遣人员进入杭州,只怕这危险将会大大增大!。”浩成说道。

“官家,臣觉得叛军应该不会进攻杭州!毕竟他们也不想拿下一座全是瘟疫的城市。”首辅范直清说道。

浩成又问道左都御史朱熹对此事有何看法,然而朱熹却说道:“官家,臣觉得之所以瘟疫不断,除了气候原因外,还受到商贸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前朝大宋时,中原各地人口空前膨胀,贸易和经济也高度发达,各地新兴的城市越来越多,从而让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强,尤其是前朝南迁后,江南一带的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高度繁荣的商业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却也加重了城市防疫的压力。

比如临安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有疫情发生,很容易形成扩散,这样就会造成震惊天下的“大疫”。”

所以臣也赞同王大人所言,朝廷应速派医官以及粮款。”

浩成心想:“这不就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导致城市化高速推进,一旦城市化高速推进,那么一旦发生疫情,便会加大控制的难度。

2020年的武汉疫情爆发后,就曾因武汉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再加上人口流动频繁,从而导致各地城市,甚至乡村都均有病例患者。”

浩成想了想,不如依样画葫芦。

遂后浩成说道:“朕的想法是这样的。

第一、积极准备药物,照顾无法生活的军民,资助百姓食物与衣物,并且派出医官治病。

第二、命薛知府派人疏通杭州内充满淤泥的排水沟,保持整洁的环境,以便病患早日康复。

第三、命杭州当地的医药局,即惠民药局。准备好药材以及针对疫情的汤药等,供病人使用。再命其他各地的医药局,也随时准备,一旦杭州的医药局撑不住,就送往抗疫一线救治病患,支援杭州。

第四、朕记得宫中宫女为防止自己的气息传到朕的食物上,所以就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

当然了口罩这个东西早在西汉汉成帝元年时期就有了(公元前32年,汉成帝元年发生了风霾(可能是沙尘暴),只不过当时人们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但是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

当然,口罩的标准不一定要蚕丝和黄金线,只要能够达到防止传染的效果就行了,这点朕会让太医安景顺主要负责,然后由工部、户部官员协助。

第五、令各地管理黄册、路引的官员,详细调查近一个月之内前往过杭州的人员,无论使官员,还是百姓,甚至是外国商人。凡是有记录一个月之内去过杭州的,通通隔离两周以上,防止疫情传播,两周内的吃喝由朝廷供给。

第六、传令虞允文以及前往江南平叛的将士,做好防疫工作,千万别让疫情在军中传播,这样会给崇王的叛军有喘息之机!。”

众百官听后,纷纷赞叹浩成此举甚好。

尤其是范直清,他激动地说道:“还是官家英明,之前设立黄册等制度。如今发生疫情之后,我等官员就根据黄册、路引上的记录,对到过杭州的人员进行盘查,虽说此法不能百分百控制疫情,但可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住疫情。

臣等佩服之至,可笑的是之前还有官员说官家是暴君,不给百姓自由,想想真是可笑之极!。”

范直清言下之意,说的就是朱熹和朝堂上的东林党,毕竟他们深受前朝大宋的文学思想,主张自由学说,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好发牢骚,好议论天下大事以及道德人心,甚至还好聚众示威。

宋代的文人思想也许更成熟深沉,情感也许更含蓄复杂,但明显缺乏唐代文人那种豪气干云、才华横溢,那种天真直率、舒卷自如,那种浮华怪诞、异想天开等种种性格特点。

朱熹等东林党官员此时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着实是被打了脸。

浩成也说道:“老范说得好,朕当初为燕王时就设了黄册制度,成立大明朝后便将此制度全国推广,当时很多百姓、官员不理解,觉得麻烦,但你们可曾知道黄册内容包含了户籍类别、田地数目、房产数目、牲畜。

朕规定黄册十年更订一次,制成四本,其中户部一本,各省布政司一本,各府台一本,各县衙一本,用黄色封皮包裹,除了方便户部统计掌握全国人口的数量之外,更能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作用。

而且黄册制度,虽然规定了所有人的户口性质,职业性质,但如果想换职业或者在中途换了职业,可以找官员重新登记,难道连去登记改一下都觉得累!。

再者黄册它不光是用来记录人口信息,还记载这一家的产业,用以确定应该承担多少赋役。(与今天户口制度相似但不同)

在黄册制度的规定下,每个“里”中的人口,所承担的赋税是均等的,极大的避免了赋税集中问题。同时,若某一户家庭出现问题,同“里”的其他家庭需要共同承担这一户的赋税任务,这样就极大保证了朝廷的赋税收入。

更重要的是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即验文引,如无文引,则必须擒拿送官,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预先向官府及官员填写文引,如当天行程有变,则再前往官府登记。

你们现在国家发生疫情,这不就体现出来黄册的优势吗?。”

此时,朝堂上的朱熹以及东林党等大臣皆无语。

浩成心想:“这回看你这个一根筋朱熹还有什么话说!。”

朱熹见此情形,遂站出来说道:“官家圣明,臣等之前未能理解官家设立黄册等制度之用意,臣有罪!。”

浩成见朱熹说了此话,遂调整语气,安慰道:“元晦啊(朱熹字元晦),朝堂上处理朝政跟在文海里读书可不一样,读书要用于生活,一味地死读书可不行啊!行了,如果大家没什么异议,就照朕这六条执行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