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

重生1992

第524章 体制难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在场的人都会算账,杨晨轩前期投入五亿,以后每年再投入五千万,十年的时间,杨晨轩至少要对学校投入十亿。

再加上官方的补贴,以及学校为数不多的收益。十年后,这所学校的总投资额十三亿到十五亿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国内的财政困难,很多高校都是过得苦哈哈的,各种经费都很难批准下来,如果杨晨轩建设十年,只要这些钱都花在刀刃上,这个学校建设肯定不会差。

马世勇看了看丁以群。

丁以群是主管教育的,他对于这方面比较清楚。

丁以群开口说道:“杨先生这个方案倒是大公无私,我们省的大学在国内属于比较弱势的,如果能多增加一所大学,百利而无一害啊!”

江南省想让杨晨轩把资金注入其他的学校,就是想着要利用这些资金,打造一所自己能真正管到的学校。

如果这学校是私立的,官方对这一所学校的掌控力度就大大降低了,要是杨晨轩十年以后把学校交给官方管理,对官方来说,那自然是非常利好的事。

在场的领导也考虑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真让杨晨轩把这十亿捐给现有的公立学校,杨晨轩肯定也是不愿意的。

刚才杨晨轩就说了,如果把钱捐给现有的学校,他就要学校的管理权。

马世勇心里琢磨了一下,觉得杨晨轩投资学校对于江南省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就算江南省在学校上多投一些资源也是划算的:“杨先生,学校这方面,整体上我们是没有太大意见的,具体细节,我们还可以细谈。”

细节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学校毕业以后的分配问题;学校招生的问题;学校以后的交通规划问题;学校的配套问题,这些都是要官方去给完善的,到时候怎么完善,什么时候完善都是要具体商量的,如果资源照顾学校,其他地区享受到的公共资源就少了。

最简单的,一趟公交车,原本预定路线是要从一千米之外的某条街道过的,自然方便那一边,有了学校,要照顾学校这边,一千米之外的街道就享受不到这一趟公交的便利,这都是要沟通的。

当然,肯定也会有专门为学校组建的专项公交车,但总体而言,资源不可能绝对公平,肯定会和其他地区有竞争。

杨晨轩也知道,很多东西不是张嘴就能确定的:“领导,我的要求其实也都说了,其他方面,我都可以听官方的。”

话虽然这么说,以后该抢的资源,还是要抢的,反正就是说道理。

马世勇说道:“除了学校,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省已经有华晶了,就目前来看的话,华晶其实还是不错的。”

“在半导体领域也有一定的建树,目前也在攻克1微米芯片的生产工艺。”

“我们的意思是,想办法商量一下,你入住华晶,所有资金注入华晶,你占股份,股份比例按照你注资的资金来正常分配,最高占股百分之五十一,现在有很多国营企业都有私人入股的,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不管你占股多少,华晶的管理权,我们会交给你,华晶的日常工作由你来负责。”

“如此一来,大家也都是强强联合嘛,而且日后的基本决定权都在你,官方只是把控大方向。”

真要说起来,江南省的这个方案实际上是最省钱,站在国家和江南省的立场来说,也是最合适的。

杨晨轩要是在重新成立一个公司,就相当于第二个华晶,在国家看来,对于半导体发展没有任何用处。

目前半导体、芯片竞赛,米国、倭国等遥遥领先,国内在奋起直追,华晶就是跑得最快的,但和米国、倭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再出现一个华晶,对于国内半导体行业来说,其实没有任何用处,米国是第一,倭国、棒子国是名列前茅,我们华晶要排到十几名去了,不管是十几名,技术都落后太多,半导体的头部效应很强。

有华晶这个拍第十几名的企业在,再出现一个十几名的新企业又能怎么样?还不如把这两个融合到一起,助力华晶冲进前十,甚至前五。

对于国家来说,有一个拥有前五技术的公司,比拥有两个排名十几的公司要好太多了。

杨晨轩微微蹙眉,说道:“领导,我之前是说过的,官方只是监督权。”

“现在华晶的架构基本已经固定了,很多高层都是享受国家待遇的。”

“如果要我进入华晶也可以,华晶必须彻底私有化,国家不参与任何管理和决策。”

马世勇苦笑:“杨先生,你这要求我们没有办法答应,华晶目前还有国家给的任务在身,而且还是国内这方面技术最优,研发能力最强的团队,要是彻底私有化了,我们地方也没有办法跟上面交代啊,上面也不会同意的。”

杨晨轩说道:“我之前就说过,华晶确实是我们国内这方面的先驱,但他们的效率太低了。”

“只要官方参与任何的管理和决策,这个速度就快不起来。”

“入股华晶我没有任何的意见,我可以把我所有的资金都注入华晶,但我必须要华晶的控制权,国家不能参与。”

“各位领导,华晶现在拿到的资源少吗?”

“不少!华晶拿到的资源很多,国家支持半导体、支持芯片,很多好的资源都给了华晶,几乎可以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但他们的研究一直没有办法取得突破,不是能力和资源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

杨晨轩的这话说得不怎么好听,在场有一些领导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和华晶有关系的。

杨晨轩说体制有问题,不就是说他们对华晶的各种管理,拖累了华晶科研速度吗?

虽然华晶国家也有参与管理,但主要还是交给了地方的。

一个官方的领导不悦的说道:“杨先生,你这话说得可就有点过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盼着国家快速发展,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的。”

说话的这个人肯定是参与了华晶管理的,这次的会议,主要就是关于学校和杨晨轩要投资的半导体、芯片,恰好华晶又是江南省乃至全国在这一领域最好,会谈不可避免的就会谈到华晶,官方参与到华晶的管理层,自然会来。

杨晨轩这话几乎就是指名道姓的在说他们不干好事,净在给人添麻烦。

杨晨轩倒是颇有唾面自干的觉悟,见人家发火也不辩解,因为他说的那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污蔑,也没有指责谁在这里面拿了好处,体制就是这样,正常流程就是这样,与人没有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