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被李世民幽禁十年

开局被李世民幽禁十年

46、温暖的长安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陛下,长安已有数百人冻死街头,此事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有更多的百姓遭殃啊。”

太极殿上,民部尚书说道。

“长安城内的木炭价格如何?”

李世民轻邹眉头问道。

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一到冬季,各种各样的灾情便开始传入长安,其中多数都是雪灾,冻死人无数。

“木炭的的价格比之平时高处十几倍不止,寻常百姓根本买不起,只能减少外出,一家人依偎着相互取暖求活。”

“这些个奸商啊,一到灾年便开始吸百姓的血,吃百姓的肉,朕真是恨不得将他们一个个的都拉出去斩了。”

李世民有些气愤的说道。

随即又冷静了下来,说道:“从真的内库中拨出一万贯安置那些受灾的百姓,集中起来取暖能剩下不少木炭。”

“陛下,这一万贯终究是杯水车薪了,寒冬漫长,一万贯下去都听不到响。”

民部尚书诉苦道。

“暂时先这样吧,先度过眼前的困难,然后慢慢想办法吧,总不能什么都不做,那样的话谁还相信朝廷。”

“哎,也只好先如此了,只是不知道今年又要死多少人才能结束。”

民部尚书感慨的说道。

李世民有些无奈,没有钱粮是个死结,自己的雄心壮志处处受限。

历史的关注点从来都不是底层的百姓,史书上的一场灾难很多时候只有一句话便将之带过去了,某年某月某地发生了旱灾或者水灾,再多就是记录朝廷、官员们怎么伟大,怎么救民于水火,而对于人民的境遇聊聊数字,死多少人好像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连奏章都可以直接写成死伤数万人,数万人也成了最神秘的数。

这些人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而非是民众的生死。

————

朝会结束后李世民依然埋头干活。

“陛下,该用午膳了,皇后娘娘派人来催了好几回了。”

太极殿中,李世民正在伏案批阅奏章,闻言说道:“朕知道了。”

李世民摸了摸空腹,只得放下手中的奏章,往殿外走去。

不多时便来到了立政殿。

长孙皇后正端坐在饭桌前等李世民前来。

“观音婢若是饿了便先用膳便,不必等朕的。”

李世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长孙皇后忙起身迎接,“丈夫在外忙碌受累,岂有妻子一人独享的道理。”

李世民会心一笑,在桌前坐了下来。

“观音婢今日怎么有闲心练字?”

李世民看着桌上的字,随口问道。

长孙皇后笑了笑,说道:“这是桓儿前些时候写的长短句,写的极好,便记了下来。”

李世民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师傅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师傅,那个海呢?

“他总说想看看山的那边是什么,那时我便知道,那个地方是困不住他的。”

“他生的最像二郎,心气高,不轻易低头,也不会安于一隅,臣妾便知道你们父子两早晚是要闹起来的。”

“也不知他在泾州过得如何了,如今大雪漫天,身上的衣服够不够?”

长孙皇后担忧的说道。

“他呀,如今在泾州过得不知道有多舒服,整个泾州都是他说的算,还不知天高地厚的把太原王家的人给砍了,到时候王家找麻烦看他怎么来求朕给他善后。”

李世民撇了撇嘴说道。

“偌大一个泾州早已被突厥人掏了个空,他一个人要养活三十万人也不容易,陛下该体谅一下他的难处。”

……

一边吃饭一边说着李桓的事情,李世民的衣服竟脱得仅剩一件了。

“朕怎么觉得那么热啊。”

李世民看了眼四周,最后眼神定格在了房间内的两个炉子上。

“这是何物?”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这是桓儿特意让人给臣妾送来的,说是能御寒。”

“陛下,百骑司今日回报说长安突然流行起了一种神奇的炉子,说的便是皇后娘娘这种炉子。据说这炉子能烧上好半天的功夫能不会熄灭,还能取暖烧水做饭,很是方便,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只要两个钱就能买一块,谁都能买的起。”

一旁的內侍插话道。

其他的话李世民听的不认真,但是他听到了两个钱的价格,想到了寒风中的灾民。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现在才说?”

李世民莫名的气愤道。

“奴婢该死。”

“立刻去详细的调查一下这个炉子的所有消息,明日一早我要在案上看见。”

“是。”

这是长孙皇后出言道:“不必去了,这是桓儿送来的东西,臣妾早已知晓此物。这炉子里放的是叫蜂窝煤的东西,异常耐烧,还很便宜,就是炉子贵了些,但寻常百姓家也能用的上……”

“原来是泾州送来的。”李世民微微颔首。

“长安城的百姓有救了。”

这是半个月来李世民第一次展颜而笑。

“传朕旨意,让武王将此物先供给长安。”

长安人口众多,而且是经济中心,行政中心,重中之重,所以要先保证长安的稳定。

一旁的长孙皇后确微微摇头,觉得李世民忘记了李桓是谁了。

圣旨?那玩意有什么用?他而言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看来父子两的战争是不会结束了。

————

长安城的严寒消失了,大量的蜂窝煤顺着泾河再到渭河,最后来到了长安,点亮了这座城市的灯火,温暖了无数家庭。

随行的泾州官吏也没想到蜂窝煤仅仅几天而已便销售一空,而且每天还有大量的商人前来堵门要货,看那架势,若是拿不出来当场就能把他生撕了,吓得他躲在驿站好几天不敢出门。

这些商人眼看他就是不出来,也无奈,只得派人去泾州看看情况,毕竟长安离泾州并不远。

然而第二天便有消息传了出来。

蜂窝煤还有,但是都在泾州,想要的话自己去运回来,但是只能用粮食来支付,其他的东西一概不要。

第二日,长安无数运粮队朝着泾州出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