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水浒:扈三娘是我未婚妻

人在水浒:扈三娘是我未婚妻

第三十一章 十年修得同船渡,签到弹指神通!(求鲜花!求评价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会不会太麻烦?若是太麻烦就算了吧。”

“不麻烦,这点事情我李氏还是能做到的。”李青照说着斜瞥了赵明城一眼。

赵明城哼一声转过身,脸色铁青。

“妾身这样做,一来是为报答朱郎君救命之恩,二来妾身见朱郎君一表人才,实在不忍栋梁埋没于草莽。”

她这话虽然是看着朱琰说的,却也在解释给赵明城听。

被人赏识是好的,更何况是美女,名动千古的美女。

当下朱琰抱拳一笑:“如此有劳李娘子了,正好我要路过济南,便陪你们走这一遭。”

听他答应,李明兰兴奋到跃起。

“太好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

说完又觉得过于表露内心,赶紧捂住嘴,脸羞地通红,小声说:

“我的意思是可以一路上跟朱郎君讨教曲乐。”

“哦?小娘子怎知在下略懂曲乐?”

“昨日晚间路过,正好听到朱郎君吹埙,就是我刚才吹的那首曲子,班门弄斧,见笑了,不知朱郎君可有曲谱?”

曲谱?

五线谱他会,可是宋朝的工尺谱他不会呀,只好说:

“抱歉,我只能吹奏出来,却并不会谱曲,方才听你吹奏的已经很好了,只需要......”

朱琰靠近明兰,拿过竹箫,亲手示范,认真专注教她吹奏技巧。

明兰则瞪着大眼瞧他俊朗的侧颜,也不知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

两船并作一起在济水上行了几天,这几天里朱琰每天都要在大船上呆几个时辰。

几个时辰里他与李青照探讨诗词。

连续祭出了。

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徐再思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以及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都是后世婉约风代表名作,单只一首便可名留千古,更何况是三首。

李青照不时地暗中打量这俊美少年,多像自己年少时梦中人模样。

不由心生‘我生君未生’、‘恨不相逢未嫁时’地遗憾。

与李青照探讨完诗词,又教李明兰吹曲。

他将《故乡的原风景》、《天空之城》、《女儿情》、《一生所爱》转化成埙曲吹奏出来。

李明兰果然聪慧过人,他只教一遍就能立即学会,学会后便要与他埙箫合奏。

美人如玉,大小不同,各有迷人风情。

其实最开始与两位女郎相处的时候,他还是稍微有点心理负担,毕竟刚刚见过自己的未婚妻。

可是他很快就给自己找好了借口,这个时代有点本事的人,三妻四妾也是寻常事,岳飞不就有三个老婆么,更何况他的志向是做天下第一人,到时候三妻四妾可能还不够。

赵明城在一边看着他们吟词作曲,时常装模做样来请教书法,朱琰随意写了几个字就给打发了,让他自己揣摩。

船行数日,不知不觉间来到东平府、东昌府、济南府三府交界处。

此处山多地薄,是三不管地带,多有盗匪盘踞。

朱琰正在教明兰曲乐,几日里相处下来两人颇有些惺惺相惜。

这时忽听岸边有人吆喝。

“河中行船靠岸,官军剿匪,征调船只。”

听到有人叫喊,朱琰走出船舱,便看到一群头戴范阳帽、身穿铠甲的官军正站在济水北岸招手示意。

看样子是一营官兵,约有两百来人,一营其实是五百人,大宋军队空饷严重,能有一半兵额已经算不错了。

而济水南岸则密密麻麻站着几千号人,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手里的兵器也多是竹弓木箭、粪叉农具。

河中已经有船在运兵了,但只是寥寥几只船,一次只能运三、五十人。

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将领,大约十七八岁,手持一杆长枪立在船头。

河南岸的匪寇见船马上靠岸,连忙搭弓放箭,或捡起石头砸过去。

听到官军吆喝,船头赶紧指挥人要将大船靠岸。

“不许靠岸,赶紧通过!”

这时赵明城命令道,他将窗户闭合地只剩一条缝,趴在窗户缝里往外看。

船头儿不知该如何,眼睛看向李青照。

“官军剿匪怎么能不配合?”李青照紧皱眉头,心生鄙夷。

“他们剿匪关我们何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赶紧离开要紧。”

“可是如果我们不帮忙,这先头几十人怕是活不成了?这都是我大宋健勇儿郎,怎可不管不顾?!”李青照怒视赵明城。

赵明城脸色一阵青白变幻,羞恼地朝船头骂道:“你这老货,听妇人家啰嗦这些做什么!还不赶紧开船!”

“你......”

李青照气极说不出话来,一甩袖转脸不看他。

说话间那年轻将领已经登岸,只见他一个虎扑翻滚着地,一杆大枪扫过,顿时倒下一片。

又见他不断抓取地上石块打向人群,所扔石块全都打中眉心,又是大片人倒地。

【叮!签到没羽箭张清,获得弹指神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