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我在乱世做权臣

70、三合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长公主府的丫鬟, 最后查到了她的兄长身上。

然而等永和帝派人去抓她兄长时,却发现她的家人已经全部中毒暴毙。

再深入调查,发现丫鬟的兄长曾经与来自外地的游商来往密切, 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游商为丫鬟的兄长还过大量的赌债。

但那游商已经在半年前, 就离开了咸阳。

线索又断了。

灵云公主的丫鬟更麻烦,她竟然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撞墙自尽。

虽然肃王的反应很及时, 一脚踹在丫鬟的大腿上阻止了丫鬟撞墙的动作, 但丫鬟也因此而摔在地上, 还是撞到了头, 连说话都困难,就更不要说审讯。

想要从这个丫鬟口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还要先给她治伤。

灵云公主没什么大碍, 却是在长公主府差点被谋杀。

于情于理,赵国都要给楚国个交代才行, 长公主也没脸再让灵云公主留在她府上。

襄王却好说话的很, 他觉得既然参与到这件事中的还有灵云公主从楚国带来的丫鬟。无论灵云公主在哪, 都逃不过这一劫。

长公主府能及时发现危急,让灵云公主安然无恙, 他已经很满足了。

但襄王却不会放弃利用永和帝与长公主不知真假的愧疚。

他与同行的人商议后,秘密求见永和帝, 直截了当的提起灵云公主与重奕的婚事,希望永和帝能早些下旨。

永和帝笑的很和善, 心中却苦涩的很。

他比谁都想快些下旨赐婚, 促成重奕与灵云公主的婚事。

他早就看中了灵云公主的嫁妆。

楚国使臣刚到赵国不久,就隐晦的表示,愿意将他们已经走通的西域商路当成灵云公主的嫁妆。

襄王会带着赵国人亲自走一次西域商路, 并将一路上的人脉与赵国共享。

可惜......

襄王见永和帝只是笑,不肯立刻应答,还以为永和帝是想继续往后拖。

但他不想再拖下去了,灵云公主遇刺的事让他感觉到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赵国变成楚国的盟友。

“听闻太子殿下最近需要天山雪莲?”襄王不用永和帝追问,就主动道,“刚好我

随身带了朵足有百年的天山雪莲,可惜早就许给了灵云,倒是不好临时改口,再从她一个小姑娘手中抠东西。”

襄王不好意思,但永和帝好意思啊。

永和帝假装没听懂襄王的暗示,满含喜悦的看向襄王,声音由于晴天炸雷般响亮,“襄王老弟能否给我做个中人?我儿如今极需要那朵天山雪莲熬制祛毒汤。你放心,东宫不会白占灵云公主的便宜,无论她想要什么,我都先替东宫应下了。”

襄王脸上的表情顿时僵住。

从前他与永和帝见面的时候,永和帝不愿意平白低楚国皇帝一个辈分,都是满嘴‘贤侄’,今日居然改口叫老弟?

他倒是不介意突然高个辈分,却在意永和帝改变称呼的原因。

他是永和帝的老弟,那他堂妹灵云公主呢?

岂不是成了赵国太子的姑姑?

襄王脸上的笑容不复之前热情,却也没拂袖而去。

他沉吟了下,对着永和帝拱了拱手,“灵云正值韶华,如今正缺个如意郎君,还请您成全。”

“你这么说倒也没错,好!我便替灵云公主做这个主。”永和帝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应下襄王的话。

襄王脸上的喜悦还没彻底扬起,就听见永和帝道,“我这就派人去求长姐于长公主府举办宴会,将咸阳所有的青年才俊都集聚到长公主府,让灵云公主自己挑选如意郎君。”

襄王闻言,一口气没喘匀,突然咳得惊心动魄。

永和帝也不是完全没有心虚,不然也不会亲自倒了杯热茶端给襄王。

襄王却喝不下去永和帝端的茶,他目光灼灼的望着永和帝,“陛下明知道楚国公主的如意郎君该是谁,为何还要这般说。难道是嫌弃灵云来自山穷水恶之地,配不上太子殿下?”

永和帝将热茶放在襄王身侧,脸上扬起抹苦笑,“实不相瞒,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襄王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些,www.youxs.org。

永和帝满是沮丧的坐在襄王身侧,先是看向左右。

孟公公见状,立刻将殿内的小太监都带了出去,他亲自守在大门口的位置。

襄王见到永和帝这副要透露惊天大秘密的模样,也全神

贯注的将注意力放在永和帝接下来要说的话上。

虽然周围已经没有人了,永和帝还是凑近了襄王的耳朵,才小开口,“灵云公主自然处处都好,我恨不得能立刻下旨,让灵云公主做朱雀的正妃,可是......唉”

永和帝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襄王被永和帝大喘气的说话方式,急得恨不得能掰着永和帝的嘴,让永和帝别犹豫了,快点有什么说什么。

永和帝似乎是察觉到襄王耐心耗尽,终于不再卖关子,“我儿出生的时候,闹出了极大的乱子,差点就没能养活。当时突然有道长临门,直言我儿来历非凡,不能用寻常人家的方式养,得按天上的规矩来。”

襄王目光狐疑的望着永和帝,他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这种故事光是听了个开头就让他觉得十分熟悉,分明是民间故事的通用开头。

“你不信?”永和帝拍了下手,不见愤怒,反而满脸感慨,“我也不信!”

“但眼看着朱雀的呼吸一点点衰弱下去,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按照道长的要求,将朱雀送去长姐身边。道长说我们家里,长姐八字最贵,最适合侍奉天上的仙人。”说到这里,永和帝满脸感慨,似乎已经深深陷入回忆中,“你猜怎么着?”

襄王老实摇头,他猜不到,也不想猜。

永和帝继续道,“原本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的人,到了长姐府上后,立刻与正常小孩一般吃喝睡觉,再也没有过早夭的迹象。”

襄王总觉得自己正在被套路,却还是配合的问道,“然后呢?这与太子不能娶灵云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那道长专门说过,太子命中不能有来自荆州楚地的女人?”襄王似笑非笑的望着永和帝,“若只是灵云的八字与太子相克,我倒是还有另外几个适龄的堂妹,只是出身都不如灵云尊贵。但只要您能同意,她们也会有公主的封号。”

永和帝再次重重的叹了口气,蒲扇般的大掌拍打在腿上,连带着挺直的背脊都弯曲了下去,“如果只是你说的这样就好了。”

襄王侧了侧头,等着永和帝的下文。

“道长离开时与我说,我儿是天上

的神仙瞌睡时,阴差阳错的下凡,其实只是神仙的一缕意识。天上的神仙醒了,我儿就要离开。为了不惊扰神仙,我儿至少在而立之年彻底立住之前,都不要娶妻纳妻。”说到这里,永和帝身上的惆怅伤感毫不掩饰,甚至还提起衣袖擦了擦眼角。

襄王......无话可说。

他也是第一次听说,三十岁才能算立住。

如果永和帝只是坚决不愿意让赵国太子娶灵云,他还要怀疑赵国是不是瞧不起楚国。

但永和帝直接说赵国太子三十岁之前都不娶妻纳妾,襄王还能说什么?

他也相信永和帝比他还急。

毕竟赵国的皇位继承人就还着赵国太子出力。

这番密谈,最终以襄王满脸复杂的告诉永和帝,他还要仔细想想而告终。

襄王刚离开勤政殿,他与永和帝的谈话内容就被孟公公告诉了重奕。

重奕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居然听的津津有味,还在孟公公说完之后,赏了孟公公个花生大小的红宝石。

孟公公满脸笑意的接了赏赐,仔细询问重奕身上的伤怎么样了,走之前仿佛不经意的与重奕说,永和帝每日申时都会闲下来半个时辰。

送走了孟公公,安公公回来与重奕道,“陛下这是心里惦记着您呢,只是抹不开脸面主动来见您。”

同样将孟公公的话从头听到尾的宋佩瑜突然发出声轻咳,打断了安公公的话。

他知道这个时候,无论是他还是重奕,都不可能与永和帝掰手腕。

他也不想因为他的想法,去干涉重奕与永和帝之间的父子情。

但他希望,重奕原谅永和帝,只是因为重奕想原谅永和帝,而不是为了什么。

有宋佩瑜的打岔,安公公的话没能继续说下去。

宋佩瑜发现。最近他总是会在东宫遇到慕容靖,问过宫人后,得知竟然是重奕主动召慕容靖进宫,顿时觉得十分稀奇,还特意问重奕了一句。

重奕告诉宋佩瑜,他觉得慕容靖讲的故事十分有趣。

宋佩瑜仔细想了下,竟然找不到能反驳重奕的话。

从卫国八皇子出现后,就将重奕听故事的口味养刁了。

重奕不再满足于话本子,开始追求现实发生的稀

奇事。

比如卫国八皇子口中的卫国皇室八卦、向公公口中的燕国皇宫八卦......现如今,竟然将慕容靖也当成了说书人。

但比起听卫国八皇子瞎扯,还是听慕容靖讲故事更上进些。

虽然宋佩瑜也知道,只是‘听起来’更上进一些,却也因此升起轻微的满足感。

陪重奕用过午饭,又给重奕换了新药,宋佩瑜出宫去找襄王。

他手中的那朵天山雪莲,宋佩瑜势在必得。

因着襄王进宫求见永和帝,吕纪和便去鸿胪寺点卯。

所以宋佩瑜去楚国使臣落脚的地方时,只见到了襄王,并没有见到吕纪和。

襄王还沉浸在赵国太子三十岁之前都不会娶妻纳妻的震惊中,面对宋佩瑜时远不如前几次热情,总是毫无预兆的走神。

他在想灵云公主怎么办。

无论赵国皇帝的话是真是假,他都不可能让堂妹等到赵国太子三十岁。

依照赵国皇帝的意思,是想让他堂妹嫁给咸阳的青年才俊。

襄王却觉得这样太亏了。

他堂妹确实是皇伯的掌上明珠,如果不是想最大程度的对赵国表达诚意,皇伯绝对不会舍得堂妹远嫁。

既然不能将堂妹嫁给赵国太子,他还不如将堂妹带回楚国,难道他们荆州还会没有青年才俊吗?

但如此一来,以赵国与楚国的遥远,又该怎么保证双方联盟的稳定可靠?

襄王想到了赵国的大公主。

如果能说服永和帝将赵国大公主嫁到楚国,他们就不用再担心赵国轻易改变想法。

他这些日子都打听清楚了,除了赵国太子,赵国皇族小辈中,最受宠爱的就是赵国大公主。

但也正是因为赵国大公主的备受宠爱,他想将赵国大公主聘走,似乎也没有那么容易。

看来,是时候对赵国透露些更实在的消息了。

宋佩瑜早就发现了襄王的心不在焉,具体表现在两个人说话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襄王竟然也能若无其事的将话说下去,这一点都像襄王平日里粗中带细的风格。

既然襄王没有心思,宋佩瑜干脆开门见山,“听闻王爷手中有天山雪莲,不知如何才肯割爱?”

襄王听见‘天山雪莲’立刻回神,想也

不想的拒绝宋佩瑜,“百年的天山雪莲,本王手中也只有这一朵。如果不是因为它确实珍惜少见,本王也不会将其随身携带,还请宋大人莫要夺人所好。”

宋佩瑜早就料到了襄王不会轻易松口,因此也谈不上失望。

他对襄王笑了笑,“正是因为百年以上的天山雪莲珍惜少见,我才会厚着脸皮来求王爷割爱。一千两金子换王爷的天山雪莲,王爷意下如何?”

一千两金子固然珍贵,与天山雪莲,或者说与赵国太子的安危相比,却是太轻了。

襄王脸上的神色再次变得敷衍,甚至有些冷淡,“宋大人不要强人所难。”

难道他楚国襄王,竟然成了药贩子不成?

宋佩瑜无惧襄王的冷脸,继续开价,“五千两金子?”

襄王无声端起茶盏,就差直接开口撵人。

“三万两金子?”宋佩瑜敏锐的捕捉到了襄王闭眼之前,眼中闪过的波动,笑的越发温和谦逊,“殿下有奇货城作为封地,三万两金子虽多,对殿下却不成问题,如果王爷能答应,半个月内,三万两金子就能送到您手上。”

沉默良久后,宋佩瑜摸了摸贴着手腕的玉牌,再次翻倍提价,“十万两金子?”

即使襄王闭着眼睛,宋佩瑜也能从襄王抽搐的眼皮上,看出襄王激烈的心理波动。

宋佩瑜停顿了下,意味深长的开口,“东宫还能出更多的金子买这朵天山雪莲,毕竟殿下的安危远比这些身外物重要。只是赵国与楚国相隔甚远,我担心王爷无法将更多的金子带回楚国。”

这是劝告,也是警告。

赵国对襄王手中的那朵天山雪莲势在必得,如今还有耐心与襄王周旋,是因为重奕的情况并不危急。

去年,赵国某个县,全年的赋税才七十万两的银子,差不多是九万两金子。

十万两金子,已经远远超过了天山雪莲本身的价值。

宋佩瑜已经知晓,楚国使臣是从梁州梁王处借道来到赵国。

等到回楚国的时候,襄王必然还要从梁州梁王处借道,能平安将十万两金子带回楚国,是宋佩瑜预估中,襄王能做到的极限。

这还要有个大前提,就是

楚国已经与梁州梁王达成同盟,且他们的同盟十分坚固。

楚国使臣不远万里来到赵国,始终都将自己摆在比赵国更低的位置,还带着备受楚皇宠爱的灵云公主主动联姻,必然是有求于赵国。

在赵国主动给足了利益的情况下,襄王再紧紧捏着天山雪莲,反而是往死里得罪赵国,与楚国使臣此行的目的相驳。

宋佩瑜将襄王脸上几不可见的波动都看在眼中。

他推测襄王有把握将十万两金子安全运回楚国,也不用人提醒,就能想明白自己已经留不住天山雪莲。

便与襄王约定三日之期,请襄王再仔细考虑,然后主动提出告辞。

奇货城短短半年内,已经有纯利润将近三百万两白银,大概能折合成三十五万两黄金。

更不用说在奇货城的仓库中,还堆积了数不尽的曾镇金矿。

十万两黄金,对东宫来说并不算是个大数目。

但远在奇货城的金银却没法快速运送到咸阳。

宋佩瑜在马车里沉吟了良久,决定去找盛泰然。

能短时间内拿出大量黄金,还不会对自身产生影响,整个咸阳也只有盛氏有可能做到。

只要盛氏能拿出来至少五万两黄金,他就能在两天内凑齐十万两黄金。

至于这笔黄金能不能用得上,就要看襄王是真聪明还是假精明。

盛氏家主远比宋佩瑜想象中的还要痛快,他最擅长顺杆往上爬。

当年永和帝随口恭维一句‘盛氏有世家风范’,盛氏家主就能在永和帝称帝后,死皮赖脸的将盛氏归入世家。

年后东宫擢升盛旺为正七品奇货城城主的旨意颁发后,盛氏家主完全不顾他是本家家主,盛旺才是旁支,直接在外面自诩整个盛氏都是东宫属臣。

听到宋佩瑜打算借十万两黄金,为重奕在襄王手中买药,盛氏家主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盛氏刚好在咸阳储备了十万两黄金。

盛氏家主承诺,这十万两黄金会给东宫留着,让宋佩瑜随时派人来取。

宋佩瑜向来信奉人敬我一尺,至少要回敬一尺,自然不会白占盛氏的便宜,他给盛氏家主出了个主意。

宋佩瑜让盛氏家主上折子,出钱给

距离咸阳最近的县城修水泥路,并翻新链接咸阳与那座县城的官路。

请求将翻新的官路,命名为与盛氏相关的名字,并在官路首尾收取商队的过路费回本。

刚好在家的盛泰然听了此话,在心中默默算计要花费多少银钱。修葺东宫时,盛氏也有出人出力。盛泰然明白,有了红砖与水泥后,修路的耗费已经与从前大为不同。

盛氏家主却根本就不在乎其中的花费,也不在乎能不能回本。

他听到宋佩瑜说,翻新后的水泥路,命名成与盛氏相关的名字后,立刻满脸惊喜,恨不能给宋佩瑜个熊抱。

盛氏家主铁了心要将盛氏变成世家,却很明白,虽然现在的盛氏也被称作世家,却全靠他的死皮赖脸和宫中做贵妃的女儿。

就算他给永和帝,给朝廷拿出再多的银子。在其余世家眼中,盛氏都只是满身铜臭的商人,根本就不配与世家相提并论。

盛氏家主不服,却没有办法打破咸阳其余世家对盛氏的鄙夷与隔阂。

多年来,将盛氏变成世家已经成了盛氏家主的心病。

从盛贵妃入宫开始,盛氏家主研究了无数个实际上日子过的还不如盛氏的‘世家’。

如同邓氏,除了有金叶纸,邓氏哪里比得上盛氏?

但邓氏就是被承认的世家。

只因为在幽州,提起金叶纸,就能让人想到邓氏。

自古以来,笔墨纸砚最为文雅,邓氏全靠沾金叶纸的光就能跻身世家。

若是能在咸阳周边有一条让众人提起,就能想到盛氏的路。

岂不是久而久之,盛氏给人的印象,就会从富商变为世家?

盛氏家主反应如此机敏,倒是省下了宋佩瑜的劝说。

宋佩瑜对盛氏家主的心病早有耳闻,却没想到居然严重到这种程度。

可惜他给盛氏家主出的这个主意,只能让盛氏的名声更显赫。

至于是世家的名声更显赫,还是富商的名声更显赫,完全看在盛氏家主之后,下一个给永和帝上折子,愿意主动拿钱修路的是世家还是富商。

若是后面肯效仿盛氏家主的人中,是小世家家主多些,带头的盛氏自然也会被归类

在其中。

若是后面肯效仿盛氏家主的都是富商,恐怕盛氏幽州首富的名头会更响亮,更不会有人将其当成世家。

宋佩瑜犹豫了下,没有主动提醒正处于兴奋中的盛氏家主。

他只想给盛氏家主指条提升名望的路,让盛氏在朝为官的人,今后的路能更好走些,算是代表东宫奖赏盛氏的识趣,更多的东西,还是要盛氏自己去悟。

如果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时候,慌忙挤入世家中,与狮入狼群又有和异?恐怕反而要被群狼戏弄,还不如始终做狮王来的痛快。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盛氏家主是否能想得开。

从盛府出来,宋佩瑜看了眼天色,选择回东宫给重奕上药。

他算是发现了,只要他不在,重奕就不会好好上药。

明知道不该惯着重奕这个毛病,但宋佩瑜只要想到重奕身上纵横交错的伤口,就觉得于心不忍,最后总是不知不觉的按时按点回到东宫。

刚进入东宫大门,宋佩瑜就察觉到了气氛不太对劲。

无论是大门口的守卫,还是站岗的宫人,站姿都显得紧绷又僵硬,像是绷直的弯弓似的。

宋佩瑜皱起眉头,步伐无声加快,须臾的功夫,就到了正殿门口。

感觉更不对劲了。

正殿门口的守卫望着他的目光就像是看着救星似的。

宋佩瑜停下脚步,低声问正守在这里的来福,“怎么了?”

难道永和帝终于舍下面子,亲自来东宫探望重奕,才让东宫的人这么如临大敌。

来福耷拉着眉眼,声音几不可闻,“穆贵妃......穆答应来看望殿下,已经进去许久了。”

“她不是还在禁足?”宋佩瑜只是做个样子的笑容完全收敛。

来福亦是满脸的不痛快,闷声道,“按理说该是这样。但她大张旗鼓的从勤政殿宫门前走过来,还说是陛下念在殿下病中的思母之情,才肯开恩让她来见殿下,咱们也不好拦着,只能让她进去了。”

宋佩瑜回头望了眼勤政殿的方向,没明白永和帝这是什么意思。

“我进去看看。”话音未落,宋佩瑜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内殿门口。

来福长长的叹了口气,忍不住往地上呸

了一口,“晦气!”

得知重奕在暖阁见穆答应,宋佩瑜立刻找了过去。

还离着老远,就听见穆婉带着哭腔的声音,“他总是说我对你如何狠心......但我再怎么狠心,也没舍得动你半分皮肉,陛下,他怎么能下得去如此狠手!”

宋佩瑜放下准备推门的手,以目光示意门口的小太监,去端壶茶来。

重奕望了眼门口,走了下神,才将目光放回面前的女人身上。

在他的印象中,她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都衣着鲜亮、妆容精致,骄傲的抬着下巴,以维持她身为穆氏嫡幼女,建威大将军夫人的威严。

从来没像现在这样,身上的衣服虽然是上好的绸缎,却是素淡的姜黄色,连带着头发也只是随意挽成个松松的发髻用同为姜黄色的丝带系着,浑身上下连根像样的钗环都没有,不施粉黛的脸上已经有了明显的细纹。

两年未见,她竟然苍老了这么多。

似乎是感觉到了重奕的目光,穆氏也抬头看向重奕,眼中满是心疼和无力,她深吸了口气,缓声问重奕,“朱雀,你疼不疼?”

重奕垂下眼帘,“不疼”

“怎么可能不疼呢?”穆氏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再次如流水般的涌出眼眶,“为娘的心都要心疼碎了,你怎么可能不疼!”

重奕再次看向门口,示意安公公去开门。

可惜安公公也被穆氏的情绪感染,正在悄悄抹眼泪,没看见重奕的暗示。

门从外面被打开,宋佩瑜端着托盘,气势汹汹的从外面进来。

目光对上重奕乌黑的眼睛,宋佩瑜快要涌出胸膛的烦躁,奇迹般的褪去了些。

重奕正坐在暖阁的软塌上,身上的衣服不太整齐,想来是穆婉想要看重奕背上的伤口,重奕没有拒绝。

穆婉站在重奕身前,正用帕子捂着脸断断续续的抽噎。

宋佩瑜停在原地,听了会穆婉口中的内容,脸上的讥讽越发明显。

他在外面听了那番话,还以为穆婉当真改变了,起码知道心疼重奕,结果还是为了她自己。

口口声声说着怪她没本事,不讨永和帝的喜欢,才导致永和帝对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下如此狠手,没有半点怜惜之情。

实际上却是在言语间引导重奕,她们才是天生的利益共同体,是因为她在后宫衰弱,才导致重奕被永和帝轻易责罚。

宋佩瑜虽然对永和帝打重奕的事无法释然,却不会因此就以为穆婉是个好母亲。

若是两者非要做比较,反而是永和帝在大多数时候,对重奕来说,都能称得上是好父亲。

宋佩瑜端着托盘走到穆氏身后,幽幽开口,“您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穆婉被突然吓了一跳,猛得回过头看,是谁这么没有眼力见,“宋佩瑜?!”

想来穆婉还记得他们当初不愉快的第一次见面,或者被软禁的时候,没少听闻过他,否则也不会脱口而出,就能说出他的名字,感情还如此丰富。

宋佩瑜含笑点了下头,又将茶盘往上抬了下,“您请。”

宋佩瑜猜测的一点都没错。

穆婉不仅记得第一次见到宋佩瑜时的不快,也屡次听说过宋佩瑜的名字。

当年云氏背叛穆氏,还在朝堂上打了穆氏个措手不及,导致穆氏在御史台的人全军覆没,连带着被吕氏与宋氏疯狂挤压,至今都没彻底缓过来那口气。

都是因为这个人!

这个人在东宫的地位,包括对重奕的影响力,本该属于她的侄儿。

穆婉又变成了重奕熟悉的穆婉,她高高的抬着下巴,推开快要怼到她脸上的托盘,“见了本宫都不知道行礼问安,可见是太子的规矩太松散,都将这些奴才秧子惯坏了。”穆婉冷笑着看向宋佩瑜,“你说是不是,宋大人?”

宋佩瑜弯起眉眼,丝毫没有因为穆婉意有所指的话动怒,“太子殿下平日里确实颇为体谅这些奴才,才让这些奴才发自内心的敬爱他,所以爱屋及乌,也格外照顾您的面子。生怕一句穆答应喊出来,反而让您心酸,没想到却让您会错意了。”

说罢,宋佩瑜转头看向正死死低着头缩在各个角落的小太监们,“都愣着做什么,还不来给穆答应请安?”

小太监们顿时觉得进退两难。

他们不敢得罪太子殿下的生母,但更不敢得罪宋大人。

安公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他抹去眼角最

后的泪痕,朝着穆贵妃拱了拱,连惯常弯着的腰都少见的挺了起来,感慨道,“到底还是穆答应与宋大人想的周全,咱们就算是再想顾全穆答应的面子,也不能违背宫里的规矩。不然别说是陛下,就算是总管六宫的盛娘娘,也饶不了奴才们。”

有安公公带头,小太监们终于不再犹豫,齐刷刷的低下头,“给穆答应请安,请穆答应恕罪。”

穆婉与宋大人再厉害,却不会注意到东宫的某个小太监,安公公才是他们头顶的天。

穆婉被这一声声穆答应气的头晕目眩,想也不想的一掌挥出去。

宋佩瑜及时后退的一步,还想再退,却撞在不知道何时突然出现在他身后的重奕身上,没站稳,只能踉跄着往旁边移动。

穆婉从来没遇到过,她要打人巴掌,被打的人还敢躲的情况,因为用力太大收不回来,也朝着前方倒去。

自从宋佩瑜进门后就一言不发的重奕,手臂稳稳的支撑在宋佩瑜的腰上,让宋佩瑜踉跄的身型稳了下来。

‘哐’得一声。

穆贵妃狠狠砸在地上。

也是她运气不好,因为重奕喜欢在暖阁消遣时光,暖阁大多数地方都铺着厚厚的兽皮,唯有她倒下的地方什么都没有,竟然还将她的手划破了。

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难堪连带着后怕的情绪,让穆婉的眼泪,再次汹涌的流出眼眶。

透过泪眼,她看到重奕正站在距离她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关切的问宋佩瑜怎么样,踩他的时候有没有扭到脚。

穆婉心口的气一下子没上来,软软的倒在了地上。

过了一会,听闻宋佩瑜没事,安公公才注意到穆婉的异常。

不久后,正在勤政殿翘首以盼,等着重奕来找他的永和帝,目光如电的盯着从外面进屋的孟公公,视线总是往孟公公身后瞟。

看到永和帝这副样子,连被硬拽着留下来的肃王都怕说错了话要被永和帝教训,眼观鼻鼻观心的捧着茶盏研究。

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听他的劝,少抽几鞭子比什么都强。

孟公公的腰深深弯了下去,低声将穆婉偷偷从两仪宫跑出来,假借勤政

殿的名义去了东宫的事,告诉永和帝。

永和帝气的要砸东西,伸手却摸了个空。

他侧头看了眼,将肃王手中的茶盏抢过来扔了出去。

“贱人!”

可怜肃王只慢了一步,就没什么可砸的了,只能瞪着犹如铜铃般的眼睛质问孟公公,“这个毒妇又与朱雀说什么了?”

孟公公为了不被穆婉连累,言语间尽量轻描淡写,“心疼殿下伤口骇人,埋怨陛下动手太狠,听闻已经在东宫昏过去了。”

“呸!她也配做出这副慈母的模样?”短短两句话,肃王就被恶心的够呛,他立刻看向永和帝,等永和帝再下令让人将穆婉送回两仪宫。

要不是为了不让朱雀伤心,穆氏这贱人早就不该再留在世上。

永和帝怒极,反而冷静了下来,他无视肃王眼中的催促,对孟公公道,“去查穆氏从两仪宫到东宫走的哪条路,都经过了哪些宫门,守卫都是谁。与穆氏无关者革职,与穆氏有关者,都送去刑部,再查。”

孟公公应声,却没立刻去办,而是等永和帝还有没有其他吩咐。

“拟旨,穆......”永和帝脸上露出明显的嫌恶之色,冷声一声,继续道,“乃皇太子之生母......”

“不,前面这些内容都不要。”

“朕念在穆氏真心悔过的份上,恢复其贵妃的位份,改封号为......琢。不必拟旨,去东宫宣读口谕即可。”

孟公公顶着头上的冷汗,小声问道,“请问陛下,是哪个字?”

笨拙的拙,还是污浊的浊?

永和帝垂下眼帘,“雕琢的琢。”

穆婉若是聪明些,就算是颗顽石,这些年也该雕琢出来了。

这是他给穆氏和穆婉的最后一次机会。

只要穆婉能好好哄着朱雀,让朱雀开心。

起码他还活着的时候,都能容得下穆婉风光无限的享受属于太子生母的荣耀。

如果穆婉还想不明白,总是奢望不该惦记的东西。

也该让朱雀彻底死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是黄洋葱鸭”的地雷

谢谢“豆芽毛”、“今天”、“之乎者也”、“竹叶青”、“木余”、“小优优姓雷”的营养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