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稚gl

许稚gl

151、魏王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从相府回来, 东方稚众人便开始忙碌回国事宜。

对比之前,现在不仅是呆在京都城的日子减短,再迟些日子, 怕是连进京的次数也要开始减少。因为东方承和东方稚二人治国颇有成效,齐国之事越来越离不开他们, 离开时间长了, 对齐国不好。这次回来朝贺, 那边私底下快马加鞭送来的紧急公文已经堆成了小山,两个王爷说是回京放松, 实则他们夜间都在审批奏折,比在齐国时还要劳累。

这般忙碌,怎叫苏许不心疼?

“唉,果然还是要早日成家立室比较好。”收拾东西时,泰王爷突然酸溜溜地说出这么一句话。

旁边的小两口都诧异地看向他, 怎么, 一直对女子没有兴趣甚至想要出家为僧的泰王爷想通了?这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若本王有王妃, 必定一天到晚在你们跟前晃悠, 让你们羡慕!妒忌!”东方承咬牙切齿地说着, 可是两位当事人没有半点反应,只默默地牵起了手,一脸无辜地看着他,异口同声道:“好的呢。”

“啊啊啊啊啊啊啊!!!!”

泰王爷一阵无能怒吼。

“泰王爷又开始了吗?”鹦儿从外边进来时就听到东方承的鬼叫声,不用细想,就知道他在抱怨什么。她低声笑了,手里还捧着东方稚明日替换用到的衣袍,“您啊,若是真有娶王妃的心情, 咱们主子怕是要和大家庆贺个三五七天呢!什么时候娶啊,让奴婢沾沾您的光~”

“嘿?鹦儿你这小丫头也一块儿笑话我是吧?合着我泰王府没人了,天天被你们欺负。”东方承满脸绝望,怨声道:“想我东方承一世英名,今日,竟然沦落到被三个弱女子小瞧……”

“你也别整天嬉皮笑脸说有的没的,早日成亲是正事。皇伯父对你一催再催了,再没结果的话,迟些就可能直接给你赐婚了。”东方稚并不是信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种话,只是她怕东方承一直惦记那高栗国君主导致自己感情进了死胡同,日后,总是见他孤苦伶仃一个人,于心不忍。东方承是个好男儿,若他愿

意,世间千万女子肯嫁他,如今家国大事这般辛劳,多个人照顾他,不也好么。

“哎,说到这茬,我正好有事要跟你说。”

“嗯?”

鹦儿等丫头们会意,自觉躬身行礼退下。

“现在父皇忧心的,恐怕已经不是我成家立业的事了。”东方承压低了声音,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今日陪同盛国人还有高栗国使者逛花园你不在,你不知道。那会儿,出了点小事情。”

“怎么了?”东方稚拉着苏许在桌边坐下,还给他们二人倒上了茶。

“本来一直聊得好好的,后来路过小院,西宫娘娘抱着三皇弟路过,打了个照面。那梁克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当时便跟父皇说小皇子生于盛世,昭示了大永的繁荣昌盛云云。这话表面听起来阿谀奉承,但是细想,他这是暗示三皇弟有继承大任的预兆,往深处说,那就谋逆之罪啊。所以我说父皇现在心里想的,估计不是我成家的问题,而是怎么处置三皇弟日后出路的事了。”

东方承接过茶盏,小心翼翼地吹动杯里的浮叶。

“嘶。”东方稚听了,心里边也担忧起来。

的确。

在大永已有储君的情况下说这种话,有点别有用心的意思。而皇帝对于三皇子也不是很上心,若他是对皇孙说这句话那还好。这梁克,说什么好话不行,讲这种词,就算是被误会也是活该。

苏许在旁边一脸乖巧地听着,见他们若有所思,便轻声问:“可是三皇子不是还小么?那么点大的娃娃懂些什么,那盛国君主应该只是无心之失吧?”

“许儿不知,这天底下疑心最重的人就是天子么。”东方稚轻叹了一声。

她忽然想起家宴之时,自己还曾感慨过日后三皇子和西宫娘娘的命运会如何?没想到事情来得那么快,不过几日便有这样的流言传到皇伯父的耳朵里。皇伯父虽然是个慈和的长辈,但是帝位根基这种事,他又怎么会马虎?就凭梁克这句话,为了防止日后小人从中作梗,皇伯父有可能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虎毒虽然不食子,但是这世界上多得是父亲打压儿子的

做法。

“那按照惯例,三皇子日后懂事了,应该也会被派到封地去吧?介时到了封地,只要三皇子安分守己,皇位什么的,他怎么抢得了呢?”苏许不是很懂这当中的尔虞我诈,可是她在这会儿突然意识到皇家人好可怕。三皇子尚在襁褓,竟也能被人利用,轻则惹来皇帝不喜,重则便是谋逆大罪……天啊。

东方承蹙眉,轻道:“哪有那么简单。如果真的有人利用三皇弟的话,日后他到了封地,只要稍加挑拨唆使,就有可能发生谋逆之事。若是事成,大永江山易主,他成了傀儡皇帝;若是事败,大永江山安然无恙,可是谋反带来的战争之祸和人心变动,同样不容小觑……当然了,现在说这些也还早。”

心底还有一句话想的是,三皇弟能不能顺利熬到去封地的年纪也是未知之数。

说到底,这都是一句话所引起的猜测罢了。

只不过他们这些当儿子当侄女的都能有这种猜测,那么当皇帝的那个人,心里边必定早已风起云涌。

未雨绸缪,是坐在高位的人必须要有的觉悟。

东方稚沉思已久,当三人都沉默下来时,她缓缓开口道:“明日我们就要启程回齐国了,按规矩,回去之前,我们还需要入宫见一见皇伯父。明天入宫,我想跟皇伯父提一提这件事……”

“稚儿可别胡来。”东方承连忙打断她,英眉倒竖:“伴君如伴虎,虽然父皇疼你,可是有些话不能随便说。”

“皇兄,我有分寸。”她回望东方承,眼神坚定。

就冲这一个眼神,东方承知道自己是劝不动她了。

“也罢。明日我跟太子哥哥也打个招呼,到时候若是说错话了,我们兄弟二人替你兜着。”

次日进宫见了皇帝,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原因,东方稚觉得她皇伯父的确是不太开心的样子,每回提到什么,好像在强颜欢笑一般。东方承好几次都在给她使眼色,唯恐她在不适当的时机说了不该说的话。一刻钟时间过去了,君臣之间该寒暄的话都说完了,便到了闲聊家常、出外叮嘱的时候。

“稚儿不在京都城多留几日吗?十五尚且未到,

每逢上元节,京都城可是热闹得紧啊。”皇帝也就是对着东方稚时会笑得开怀些,每回见了他关爱东方稚的模样,东方承就会觉得自己跟太子哥哥算不上嫡亲……

“皇伯父好意,子霁明白。”东方稚挺直了身子,奶声奶气地回答他:“只不过齐国政务繁重,所谓勤有功而戏无益,子霁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希望成为骄奢侈靡之主,让皇伯父失望。”

皇帝朗声笑了,神色和蔼,尽是舔犊之情。

也就是在这时,东方稚朝身边的东方承使了个眼色,示意自己要开口了。

东方承只是望了她一眼,不敢有太多的小动作。

“对了皇伯父。”

趁着皇帝还在高兴的时候,东方稚一边笑着,一边开口说道:“那日家宴之时,子霁心里便有一则提议,只是惶恐自己冒犯天威,不敢随意说出口来。皇伯父对子霁疼爱有加,子霁今日若是说了出来且有错的地方,还希望皇伯父海涵,莫与子霁计较。”

皇帝挑眉,将视线看回她身上,道:“稚儿有什么提议不妨直说,皇伯父是不会怪罪于你的。”

不会怪罪是一回事,心里边有刺也是一回事啊。身旁的东方承以及皇帝身边的太子都有些紧张,也不知道东方稚是打算如何开口?

东方稚深呼吸,约摸缓了两口气之后,屏息凝神说道:“皇伯父应该知道,在大永的那么多封地之中,尚有几处未有国主。子霁深谙皇伯父对分封一事有自己的安排,不过近年来,北边蛮夷不断侵犯我大永土地残杀我大永子民,齐国处北,与燕国首当要塞,旁边两处封地同样是险要关口,是守卫大永的重中之重。可是,这几处险要之地,却还有一地未有国主,”东方稚顿了顿,又道:“子霁认为,不妥。”

皇帝听她这么一说,也沉默了起来。其实他早就想安排人选到那边了,只不过朝中虽有人才但是也离不开京都,选谁好像都不太合适,所以那边的国主之位一直悬空。想到这里,他又看向了东方稚,觉得自己这个侄女的确是长大不少,眼界竟有那么宽广么。

“那稚儿的提议是?

“分封异姓王侯,需要他们有一定的功勋才可服众。皇伯父迟迟未肯册立,想必朝中能担此大任之人也是朝中不容有失之人,所以皇伯父才犹豫了。”东方稚稍稍抬眼看他,见皇帝脸色没有变,才继续往下说道:“但那日家宴,子霁看到三皇弟之后,觉得此事有了指望。”

终于安然无恙地把话题引到要说的地方了,旁边的两兄弟听到这里才觉得松了一口气。

皇帝喔了一声,道:“稚儿的意思是——”

“三皇弟是皇伯父的儿子,作为皇子成为分封王是理所应当,可以服众;而魏国作为险要之地,与我齐国一同守卫大永京都,日后抵御蛮夷,齐魏两国出力,分封王皆是东方家的子孙,由此,也可收拢民心;再则,魏国与齐国接壤,子霁作为三皇弟的皇姐,泰王作为三皇弟的皇兄,邻居一场,时时刻刻都能够督促三皇弟,介时一同为大永出力,替皇伯父分忧。”

东方稚说完,朝皇帝躬身一拜。

她心里还有点忐忑,生怕自己方才说错了什么地方,惹来皇帝猜忌。

皇帝听了她说的话,沉默许久。

场上兄妹几人觉得这时间实在是过得太慢了,皇帝不说话的时候,好像过去了一天一夜那么漫长。正当太子犹豫要不要开口的时候,皇帝干咳了一声,有了反应。

“那么朕,即日便封循儿为魏王。”

东方稚有些意料之中,又有些意料之外。

她看向皇帝,皇帝只是朝她笑。

作者有话要说:这种封地的问题,大概的地理位置呢可以参考咱们历史上的七国时期。当然不是完全和七国形势吻合,只不过齐国魏国这些位置大概也是那个地方这样吧。(最近是隔日更新,排榜后会日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