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投机巅峰

穿越投机巅峰

第6章淮南风土博物馆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途,走得久了,就没有人在乎那目的地,而在乎眼前的发现和苟且。

梁康桥很想睡一觉,象秋水那样,卧在后排舒服地睡去……有时候很奇妙,睡眠也能感染别人,尤其在狭窄的空间里。

可能是睡眠让整个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神经中枢有时也能传导的。

也没和宋帆说话,梁康桥此时只是看着车窗外的沿途冬季的风景,放空心灵和大脑,瞧着窗外的这个世界,还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这个季节,放眼望去主打颜色几乎全是白色,或许是未知的颜色,人们眼睛里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变幻的风采,给大地滋润的护颜料。

矫车飞驰在洛宁高速上,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原野。

在白色的世界里,周围的乡村显得更加宁静,让梁康桥的脑海里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而穿过这段旅途中,中南部的山区一到,车窗外的风景就不一样了。不再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平原,而是突然出现了许多令人向往的雪山。白雪覆盖在山顶上,使雄伟的山脉显得更加壮丽。

在白的平坦和高的雄壮间掠过,让人的心境起伏跌宕。或许大自然也在诉说着时间会改变现状。而人类大多时期做的只有等待,再艰难困苦、喜悦幸福的事情渐渐地变淡。

梁康桥想起那年在云南盘山道上自驾出游的时候,长时间望那起伏的云海和碧蓝的天空后,他的视觉逐渐异常疲乏,之后不愿再多看一眼,只想盯着眼前的道路,专注用心地开过和转过。

梁康桥此刻觉得时光重现,风景再迷人那也不会让人一直心旷神怡,是视觉疲劳,更是渴望重新回到能够让心安静的地方。

……

梁康桥闭上眼睛凝聚下心神,然后拿起对讲机,让吴一吾先在近处的休息站停留一下,他们己经开了三个多小时了,长时间的重复动作会让人倦怠。

中午梁康桥准备让大家在附近下高速,安排去最近的皖省HN市吃午饭,再顺便游玩一下……

在华夏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淮南是个好地方。

淮南,古称州来,皖省地级市,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位于皖省的中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的腹地,座落在淮河之滨。

淮南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华夏园林城市。因为有这几个“标志”,也是旅游攻略里必须要游览的地方。

淮南自古是个富饶之地,华夏能源之都城,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己探明的储量180亿吨。

早在明朝中叶,市境居民即开始土法采煤,老天爷给淮南人“赏饭”吃。

说到游览一个城市,就象读一部史书传记,它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是他们立城的根本。很多人总是走马观花,没有用心感悟所去地方的灵气;或从未查阅他们的历史和存在的价值,卢梭曾说过,一个人抱着什么目的去游历,他在游历中,就只知道获取同他的目的有关的知识。

可能是因为人们还没有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世间一草一木皆有情,一云一溪皆是景。

旅行的迷人之处正是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和来世。

……

宋帆说春申君黄歇陵园位于AH省淮南境内,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并称战国“四君子”。在楚考烈王时期(公元前262年—238年),为楚国令尹(相国)。

史载春申君以明智忠信、礼贤下士辅佐治国闻名于世。春申君封地先在淮北十二县,后踢江东,吴城是沪城之根。

今沪城简称为申、将吴松江改名黄浦江,均是对黄歇的最好悼念。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黄歇被李园谋害。

他们一行先祭拜了古之大能春申君,出来的路上梁康桥问“李园”是谁?

宋帆便给大家讲了一段《资治通鉴》里的记载:

相传楚国的楚考烈王不能生育,相国春申君遍寻能生育的妇女献给楚王,未果。

赵国的李园为了取得权势,先是拜在春申君的门下,后又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楚王攫取更大的权力。

但考虑到楚王不能生育,自己的妹妹即使嫁过去,生不出儿子也很难得到长久的恩宠。

李园想了一计:先将妹妹嫁春申君,怀孕后再嫁楚王。一切按他的安排进行,其妹为楚王生下了儿子并被立为太子。因为妹妹成为王后,李园也随之地位显赫,当权主事。

但他深恐春申君泄漏真相,便暗中收养心腹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

春申君没有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危险,他养的门客朱英却充分考虑到了这点,并向春申君建议,自告奋勇要去除掉李园。结果春申君不仅听不见劝告,还对朱英的建议一笑置之:“您就不必过问这些事了。李园是个软弱无能的人,况且我又对他很好,哪至于发展到这个地步呀!”

结果正如朱英所料,李园将春申君诱入宫中诛杀,并且杀了春申君的全家。

讲完之后,吴一吾评论道:“李园的手段固然狡猾险恶,但春申君之死,却有咎由自取的地方。”

而梁康桥这时笑着对大家说:“只可惜了春申君,不然他最有可能成为野史中的吕不韦!”

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梁康桥这时忽然觉得自己大不敬,赶紧转身向春申君黄歇陵园深深一拜。

……

吴一吾和宋帆都想去S县博物馆参观游览,梁康桥也认为最能了解一个城市过往的方式,莫过于参观它的博物馆。

秋水和戴西也都喜欢一同前往。

路过宋代建的S县古城墙时,大家都为之惊叹,古城墙已有900年历史了。

不愧为是中国七大古城墙(西安城墙、南京城墙、荆州城墙、襄阳城墙、兴城城墙、平遥城墙、S县城墙)之一。

本来计划直接去博物馆,可他们下车开始对古城墙鉴赏起来,收获满满地。

城门外是护城河,虽然结成冰的河水却有些污物参杂。

古城墙共有四门,东门宾阳,南门通淝,西门定湖,北门靖淮,南门是车辆可通行城。

南门共有三个通道,分别有四个石狮子守门道,颇有气势。

他们一行由南门入城后,观赏后又直奔东门宾阳门。

宾阳门城墙、瓮城保存完整,瓮城内外两门均开向正东方向,高大的城墙上一簇簇的枯草在风中摇曳,城门内和瓮城内的地面由大块的青石板铺就,经历几百年历史年轮的碾压成就了一幅岁月沧桑。

城门南侧有阶梯通向瓮城上层,上层除了一处飞檐建筑外,便是一个连着大露台的环形露天通道,可俯视城内、城外。

出了宾阳门,沿着护城石堤向北步行大约2公里即可到达北门靖淮门。

靖淮门和宾阳门结构差不多,只是瓮城的内外门呈90度角通行,据说更有利于水患时封城门保护城内。

华夏古代人的城建智慧有时让今人都忘尘如羡。

随后上车行驶了十多分钟便到了S县博物馆。

博物馆离报恩寺2公里左右,他们只是在门口停车,看了着报思寺碑文。相传报恩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更有传说,报恩寺是著名的玄奘法师建造的。

报恩寺内的佛塔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五年,建造时是九级,清代遇到了一次地震,塔身损毁严重,只剩下了三层。

建于1958年10月的S县博物馆在文博界享有很高声誉,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不少是响当当的“国宝级”。

在这其中,S县报恩寺“重佛舍利”金棺是最为独特、备受观众喜爱的一件“镇馆之宝”。

走进S县博物馆,这里共设11个展厅,分别为楚都遗珍、晚蔡履迹、楚墓撷宝、汉魏流韵、璀璨文物、淝水之战、翰墨流芳、彩瓷缤纷、古窑之光、宗教艺术,展示了寿州大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S县博物馆是以收藏S县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主为,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亦兼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为辅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收藏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各类藏品一万多件(套)。

当时收藏的“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和银棺等,都是镇馆之宝,尤其是青铜器和楚金币的收藏是馆藏文物一大特色。

梁康桥进到博物馆后,就一直盯着这把古剑,深深地被它的历史传承吸引。

“越王者旨于赐”剑战国时期越国青铜兵器。

1996年1月出土。剑通长64厘米,宽4.7厘米,重1kg,剑格两面有用绿松石镶嵌的鸟篆“越王者旨,越王於赐”八字铭文。

“越王者旨於赐”剑,铸造于春秋后期,剑前锷略有弧曲。“茎”作实心圆柱形,茎上有两道箍,便于缠“缑”。“格”宽而厚。

此剑的所有者为“越王者旨於赐”。“者旨”读为“诸稽”,是越王的氏,“於赐”则为名。

“者旨於赐”,是越王勾践之子鼫与名,古越语的缓读音为者旨於赐,急读之则为鼫与,越王於赐即越王鼫与(公元前464年—前459年在位),他就是曾“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之子。

剑的铭文称“越王”,应该是鼫与在位六年时所铸之剑,距今约二千四百余年……

S县出土的这把剑,因墓室棺木腐朽塌陷受自然力的作用,断呈三段稍有逊色,可依然是寒芒湛湛,仿佛把人们带到当年持剑主人叱咤风云,驰骋冲杀在战国疆场的历史长河之中。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战争频繁发生的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促使青铜兵器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吴、越兵器,以其锋利无比,又精美绝伦而盛誉天下。

目前国内已知所刊发有铭文可考的越王剑存世者,不过二三十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更显其弥足珍贵。

S县出土的这柄“越王者旨於赐”剑,沧桑二千余年,丝毫不减当年之锐,正如三国曹丕在诗中所赞美的:“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足见越王剑以其精湛而又独到的铸造工艺,在华夏古代的兵器中独占鳌头。

此时凝神观看的梁康桥自己都不知道,玲珑青龙偃月刀正缓缓地汲取着一缕缕越王剑的寒芒。

他日后才发现,这剑芒寒光湛湛,柔润犀利,透彻杀气,己和青龙刀光融为一体。

庆幸的是他们几人还真有眼缘,后来“越王者旨于赐”剑己移交至京城故宫博物院。

再看其他二件馆藏珍宝:

“郢爰”、“金”楚国金币,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流通的黄金称量货币。金币略呈龟版状,正面钤有16至22枚不等方形或圆形的“郢爰”、“金”印记。大块完整的重量一般在250克至280克之间,含金量在98%以上。

北宋的金棺,同出的有套放在金棺外的银棺和盛放于金棺内的舍利等。

发现金馆是在1977年春节前的一天,S县报恩寺内一座三层的残塔正在进行拆除。当拆到塔基部分时,工作人员发现地上有一个狭小的入口。再向下探查,一个不到两平方米左右的地宫出现在工作人员眼前。

当时塔只剩下三层,拆第三层的时候发现了琉璃瓶等器物。由于大部分塔都有地宫,所以工作人员也做了一些准备,拆到塔基部分的时候,果然发现有地宫入口。

这座地宫虽然面积不大,但深入探查却让文物专家惊喜不已。专家们发现,地宫里不仅有美轮美奂的壁画、佛像,地宫中央还放着一个石匣。

小心打开石匣,里面是一件精巧的鎏金银棺。文物专家再打开银棺,里面居然还有一件金光闪闪的金棺。棺周围饰缠枝牡丹纹样,金棺底部有“重佛舍利”四个字,工艺精湛,玲珑剔透,里面则装满了舍利子。

报恩寺地宫及金棺银椁等文物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尤其金棺银椁表现出的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令文物专家惊叹。金棺是用6片黄金模压成浮雕状纹样薄片铆合而成的,长不过10厘米,最高处7.8厘米,重91.5克再经钤凿刊刻等多种工艺程序处理细部后,用金丝穿成棺状。金棺通体有锤揲精细花纹,棺首的下部还有入门的“台阶”,两侧各站着一个栩栩如生的侍者,做工极其精美。

虽然是用来盛放舍利子的佛教器物,但金棺棺体上有精美的牡丹花纹,“或许体现了当年出资制作金棺的佛教信徒的审美”。

华夏不少地方也曾发现过金棺,但如此形制,做工如此精美的,仅此一件。

用金棺安放高僧舍利,华夏其他地方也有发现。S县博物院的这件金棺,安放的到底是哪位高僧的舍利呢?金棺仅在底部有“重佛舍利”四个字,同时在地宫中发现的其他文物上,并没有关于高僧身份更详细的记录。

报恩寺地宫内的碑文曾有记录:“自天圣四祀仲春之月,当我佛诞灵之日,乃致斋于己舍,爰遇二僧,斋罢而留五色舍利数箱。”但到底是哪位高僧的舍利,现在依然是个谜。不仅在文物界身份够“重量级”,现在,S县报恩寺“重佛舍利”金棺在博物馆里也备受观众喜爱。

……

同时博物院馆内还有其他的稀世珍宝:

勾连云纹玉瑗是战国文物;

嵌松石镂空龙纹金带扣,汉代文物。

楚王熊肯釶鼎,战国文物。

楚王熊肯釶鼎方耳外折,直壁,平底,蹄足。腹饰凸弦纹,足根作兽首形。口沿外壁有铭文12字:“楚王熊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青铜器中的匜,往往自铭“也”或“釶”。此鼎有流,故自铭“釶鼎”。“楚王熊肯”经考证为楚考烈王。还有汉代文物青釉双系壶年和绿釉楼阁式陶厕。

除了珍宝,各种陶罐、瓷器或给人以灵动神秘之感,或给人以古朴厚重之感,无一例外都展现着飘逸洒脱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的力量让人感动和沉迷。

陶器给人以温厚感,想到在千年之前古人的手工艺已如此发达,不由对现代艺术的贫乏和重复感到汗颜。

虽然坐落在小小的县城之中,S县博物馆却有着让人不容小觑的实力。

4000年的文明史,给S县留下了不可胜数的无价之宝。

因此,S县博物馆在安徽的名气和地位仅次于省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

沉默无语的文物,每一件都昭示着S县的辉煌。

游走在博物馆里,梁康桥和吴一吾他们几人心中会生出天然的亲近感,仿佛精神又回到那些旧岁月,钟鼓铿锵,淮水汤汤,以寿为名,源远流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