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剑歌

琵琶剑歌

第4章殿前争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难以名状的感受……

是愕然茫然,是莫名其妙,还是面红耳赤?准确的说,应该是心虚,冰冷的虚空。

或许,他总是怀疑,这是梦境。

华歌不敢往下想了,因为近期夜里的梦,就像爱的潮水一般涌来,已灌满了他的脑海……梦里云海,梦如狂潮!他梦见了皇宫和皇帝,还见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偶像:

金碧辉煌的未央宫圣殿,文武百官们分列肃立,衣冠鲜明,盔甲耀金……

大汉天子,汉武帝刘彻,叱咤风云的一代雄主!

一身冕冠皇袍玉带,正襟危坐于华座龙席之上!

豪华冕冠下,十二串白玉珠,悬垂而下,宛如瀑布雨帘,遮盖了帝王的容颜,难以琢磨天子龙颜,是何等威严!

“众位爱卿,我大汉十万铁骑,早已整装待发!”语音回荡在雄伟庄严的大殿间,宛如隐隐龙吟……

“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统领五万铁骑,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特以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公孙敖以校尉从大将军,统归大将军卫青节制!”

圣旨已下,金口玉言!

七大猛将恭敬肃穆,步出朝班,山呼领命,豪壮激昂的声音,宛如钟声隐荡殿廷!

虽然上了年纪,汉武帝依然龙骧虎步,气度非凡!

他傲视群臣,语音沉缓,徐歇余韵,却清晰摄入殿内上百名官员的耳膜:“众位爱卿,此次出塞,讨伐匈奴,务必荡平伊稚斜单于王庭!”

“吾皇洪福齐天,英明神武,匈奴定当剿灭!”群臣慷慨激昂,山舞齐拜!

“卫爱卿。”

“微臣在!”大将军卫青一身金盔金甲,虎须浓眉大眼,身形雄健,恭身参拜。

“明日出征!”汉武帝雄姿英发,威严的风度,与生俱来!

“遵旨,微臣万死不辞,不灭匈奴王庭,誓不还!”卫青毕恭毕敬,朗声参拜。

“朕等着众位爱卿大获全胜,班师凯旋!”

“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山呼朝拜!

“微臣李广,启奏陛下!”

垂帘玉珠掩映……只见武班朝臣行列,健步迈出老将军李广!

珠帘如玉瀑布,闪动着犀利的目光:“李爱卿,请讲。”

“陛下,”李广须发斑白,却面色红润,眼神坚毅,老当益壮!他谨慎参奏:“微臣世代受皇恩浩荡,至今未报陛下知遇之恩!此番出征,微臣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爱卿常年征战在外,劳苦功高,有话请讲。”

“谢陛下缪赞,微臣愚钝,至今身无寸箭之功,有愧于陛下栽培!”李广的声音,豪气在外,悲壮在内!

汉武帝龙颜垂思,他能深深理解老将军的情怀。至从元光元年的马邑之围开始,大汉的铁骑几番征战匈奴,李广将军历经鏖战,历经磨难,长子李当户亦壮烈殉国!

然而,至始至终,却从未打过一次漂亮的胜仗。

卫青不败有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作为大汉天子,普天之下,没有人比他更懂李广的心情!

然而,作为皇帝,万民之主,英雄之心,任何决策,都要三思而行,反复质询群臣,若有半点差错,内有朝野俊杰,怀才不遇;外有匪夷枭雄,偷窥九鼎,欲执笑柄!

因此,绝不可因此,而让六十多岁的老将军以身犯险。

“陛下!”李广唯恐被打断,继续直言:“微臣已年近六旬,若蹉跎岁月,恐今生今世难报天恩!此次愿为前锋,率领我大汉铁骑,直捣匈奴王庭,捉拿伊稚斜单于!”

整个未央宫圣殿,鸦雀无声!

寂静得可以听见群臣的呼吸声……

汉武帝刘彻的眼神,透过晶莹璀璨的珠帘下,扫视着满朝文武百官。此时,他希望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站出来,庄青翟、韩安国、公孙弘、张汤、石庆或者是公孙贺也可以。

也许,他们自觉资历尚浅,个个默然无语。

半晌之后,还是卫青开口说话了:“启奏陛下,老将军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劳苦功高。此战,山高路远……”

“启奏陛下,微臣熟知定襄,代郡和匈奴地形,与匈奴左贤王数次交手,知已知彼。”李广的话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然而,已经难有回旋余地。

汉武帝刘彻沉呤半晌,他反过来想,其实,李广的话也不无道理。

若说卫青能一战成名,也有李广一半功劳。

自从平定七国之乱伊始,飞将军李广的大名可谓天下皆知。李家神箭,耀扬三军,威震边关,匈奴骑兵莫不闻风丧胆!

李家将门虎子,人才济济,其子李敢之勇,绝不在乃父之下!

因此,为了牵引匈奴骑兵主力,历来都在正面战场推出李广这面大旗,硬抗着匈奴主力,卫青的车骑大军才得以见缝插针,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而致胜。

汉武帝刘彻微闭双目,心中思潮翻涌:也许,是朕亏待了李广。

“启奏陛下,微臣愿意与老将军共赴边关,驱逐匈奴,直捣匈奴王庭!”卫青言辞诚恳!他贵为皇亲国戚,身居大司马大将军之职,统率大汉兵马,却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已实属难能可贵。

“诺!微臣愿与大将军同舟共济,讨伐匈奴!”李广慷慨陈词!

“准奏!”汉武帝刘彻说话,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散朝后,老将军李广豪气不减当年,急赴军营交割而去。

卫青刚出大殿,早已恭候的黄门侍郎熊兴上前挽留,请到未央宫的玉堂殿。

汉武帝刘彻已换下朝服,正在挥笔批阅奏折,卫青赶紧恭身参拜,却被姐夫一个随意的手势给止住,君臣寒暄已毕,刘彻直入正题:“此战,只可胜,不可败!”

“诺,微臣谨记陛下教诲,运筹帷幄,不敢丝毫懈怠!”卫青语气恳切而坚毅。

“陛下,请用参汤。”语音幽若柔美,贵为皇后的卫子夫,居然亲手捧着一尊精美的琥珀碗,热气腾腾的高丽参汤,芳香四溢,沁人心扉!

卫青赶紧向姐姐行礼,卫子夫清丽而又贤惠,虽已身怀六甲,仍然不放心,自己精心伺候皇上。最近,军国大事繁忙,宫里宫外,皇上圣躬勤政,经常夜以续日操劳,卫子夫看来眼里,急在心里。

刘彻喝了一口参汤,轻声说:“李广虽然英勇善战,可惜年事已高,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让他以身犯险。”

“微臣谨遵圣旨。”

“要说这个李广,也曾为我大汉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刘彻神色庄肃,剑眉如铁翼,舒展入发髻,颇显王者风范!

卫青连连点头,垂眉而思。

他手端琥珀碗,缓缓地咽下一口浓郁的参汤,砸砸嘴,轻叹一声。继续说:“李家世代忠良,将门虎子,可惜命运多舛,从军几十年,历经磨难,至今年过花甲,还未封侯。”

“陛下,不必过虑,”卫青欠身道:“或许,老将军意在直取左贤王。”

“哦?”刘彻笑了笑:“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是啊,老将军多次与左贤王交锋,可惜,一直未或全胜。”

“李广可谓壮志未酬,难解心结!”刘彻长叹一声,停了停,眉角一扬:“拿不下左贤王,大军直捣单于王庭?谈何容易?”

卫青还想说,却被刘彻止住。

刘彻长身而起,默然来回踱了几步,冷哼一声:“朕听说,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

“陛下,微臣卫青定当擒拿这个败类!”

“哼,跳梁小丑而已,不足为虑。”刘彻踱步停下,轻叹一声:“倒是这个李广啊,让朕放心不下,你务必好好约束。”

来回走了几步,刘彻突然回头,严肃的正视着卫青:“庙算俊杰不言,誓师将帅相争,谋略虚实难定,用兵正奇不分,岂非笑话?”

“微臣谨遵陛下旨意。”卫青慌忙拜伏于地,屏息凝视,额角溢汗!

“纵然,朕怜惜李广,可是身为大汉天子,执掌江山社稷之重任,任何策略稍有失误,终将左右万家百姓之兴衰,影响天下苍生之甘苦!”刘彻仰天长叹:“国计民生,千斤重担哪!”

卫子夫凝望着夫君,热泪盈眶!

卫青抬头仰望皇上,神情肃穆!

刘彻双目如炬,傲岸凛然:“对内,社稷为重,君为轻!对外,三军为重,将为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