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风月

市井风月

第64章地下18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64章:地下十八层

《乐经》的乐谱?

《逍遥游》的曲谱?

一石激起千层浪!

真的假的?

如何判断?

这帮老教授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喜欢刨根问底啊!

你一个小毛孩子,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你说是啥就是啥?

你以为你是谁?

这里只有陶教授对李卷土有些了解,毕竟是师兄弟,这个小师弟,在历史和考古方面,是有些真材实料的,但面对如此重大事情,他也是将信将疑。

“卷土,你给详细说说。”

旁边不少老教授,也想听听。

你不能光放卫星,不着边际,必须给个说法。

李卷土看了众人一眼,说实话是没人信的,这该怎么编呢?

他首先拿起那只最大的编钟,指着上面三个篆字,说道:

“文字不会说谎,这三个字,就是《逍遥游》,对吧?”

他看向那位姓钱的老头。

老头点点头。

李卷土继续说:“《逍遥游》,其实不但是《庄子》的文集,还是一篇乐曲。何以见得呢?”

李卷土放下了这只编钟,又拿起最小的那一只,说道:

“这只上面有两个字,《周南》,是吧?”

钱老头又点了点头。

李卷土接着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周南》,就是《诗经》《小雅》中的《周南·关雎》。诗歌诗歌,古时候都是可以吟唱的,既然要吟唱,就一定有曲调。《乐经》之中,收录了一些《诗经》中的曲调,有什么好奇怪的?”

嗯,不奇怪。

但,很牵强,很生硬。

李卷土继续说:

“四书五经,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乐经》也不例外,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两者相互呼应,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都是当时的经典,《乐经》如果不收录经典,那收录什么呢?”

这么一说,好像也蛮有道理的样子。

这时有人问:“这么说,《乐经》收录的乐曲,篇篇都是经典了?”

遇到一个捧哏的,李卷土乐见其成,赶忙微笑接口:

“那是当然。”

然后又拿起一只编钟,指着上面的字说道:

“这一篇是《鹿鸣》,也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

他又看向姓钱那老头,老头点点头。

李卷土放下这只编钟,拿起最后一只,说道:“这一篇是《南陔》,也是诗经中的名篇,只可惜文字已经失传了。”

《南陔》是《诗经》中的一篇,是六笙诗之一,只可惜,有目无篇。

听到这里,有几个老教授纷纷点头。

他们是有学识的,对传统的四书五经并不陌生。

不过,有人提出质疑:“只有这4只编钟,也只有寥寥几个文字,是不是巧合?样本太少,证据不足啊,说服力不强。”

“是啊,不足为证。”

“……”

大家又开始议论起来。

这时,那个身穿制服的警局领导开口说话了:

“各位教授,除了这4只编钟,我们还缴获了一批照片,也是这一套编钟的,大家帮忙参考参考……”

这几只编钟,就只有照片,没有实物了。

众人轮流翻看着照片,最后目光都汇聚到李卷土这里。

麻烦你再解释一下。

照片有几十张,每一只编钟,都从各个不同角度,分别拍了照片,盗墓贼也是花了本钱的。

李卷土翻出其中4张照片,然后特别看了穿制服的警局领导一眼,暗自谢谢他的捧哏,然后说道:

“这一只,收录的是曲目是《白华》,算是《南陔》的姊妹篇,同属六笙诗之一,也是有目无篇。”

“这一只,收录的曲目是《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幸亏这篇没有失传。”

“这一只,收录的曲目是《高山流水》,对,就是俞伯牙的那篇著名的《高山流水》,这篇曲目,由于太过知名,被后世演绎出很多个版本。原谱曲是否失传,大概没谁知道,但这也许是最接近原谱的一个版本。”

“这一只,收录的曲目是《离歌》,就是屈原的著名的《离骚》,也许当时是称为《离歌》的,而不是《离骚》。”

“那个,钱教授,您再看看,这些篆字,是不是我说的这几个字?”

李卷土把照片递回给那白胡子老头。

众人又把目光转移到钱教授身上。

你们都看我干什么?

这又不是我说的?

我只是负责认字的工具人啊!

白胡子老头无话可说,只能被动点头。

这时,又有人质疑:“你说这些都是曲谱的名字,曲谱呢?”

这帮刨根问底的,真不好糊弄啊!

李卷土翻了一下眼皮,抓起一只编钟,说道:

“这些个奇怪的纹饰符号,很可能就是曲谱。你仔细看,是不是很整齐?是不是有一定规律?这里有哪位教授,是精通音乐的,帮着认一下?”

众人面面相觑。

显然没人敢认为自己精通音乐。

这帮学历史和考古的老古董,即便是有人了解一些音乐知识的,也不敢说精通啊。

音乐学院的教授,都不敢说自己精通音乐。

既然大家都不认识,那就是个悬案了。

怎么办?

该捧哏的出场了。

警局领导这时候发话了:“这个猜测,回头我们请一些音乐学院的教授,一起参详参详。”

音乐,这帮教授不太擅长。

但是,历史,他们擅长啊。

很快就有人问:“《乐经》,既然是六经之一,不应该只是收录乐谱吧?像宫商角徵羽,六律,八律,十二律,这些音乐的基础知识,以及乐器的介绍,音乐的发展史,这些也应该有的吧?不然,何以能并称六经?”

又来刨根问底?

你这问题属于第几层呢?

感觉地下十八层了呀!

我怎么跟你们说呢?

《乐经》刚开始是一套教科书来的,可是后来跑偏了呀?

被有些人上纲上线了,上升到“礼”的高度,逐渐失去了音乐的本性。

跑偏了,就必须得失传了。

春秋战国啊,那是一个生么样的时代,你们真的知道吗?

你们真以为自己在第三层?

你们才是真的在地下十八层。

没有经历过,那些真相你们怎么不会知道。

你们以为《史记》写的春秋战国,就是真实的春秋战国?

那是一个汉代的人,搜集整理编辑的。

你知道吗,那个时代的交通状况,那个时代的信息传播,从楚国到都城,送一封书信要多久?

司马编辑不容易啊。

他也想去伪存真,可是他真能做到吗?

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

别说是那个年代,历朝历代,任何时期,都有假新闻吧?

更何况,那时候的编辑途径,主要是依靠道听途说?

不可说。

不可说!

说了你们也不信。

还是编吧。

“你们真看得起我。失传两千多年的东西,你们以为我会知道?”

李卷土决定倒打一耙。

“我说的这些,都是猜测。猜测,明白吗?哥德巴赫猜想,听说过吗?那谁,钱教授是吧,你也说过,不认识的字,靠猜测。”

李卷土又把皮球传给白胡子老头。

白胡子老头直翻白眼。

现场,有一个人却非常震惊。

这个人就是彪悍女警管重来。

她记得很清楚,这家伙说过,那套编钟有13只,而且还知道上面有些什么文字。

这帮老教授,都没几个人能认识的大篆,他怎么会认识?

他一个小毛孩子,能读几本古书?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除非……

除非他早就见过那些编钟,而且专门研究过。

那么?

他什么时候见过的呢?

在哪里见过的呢?

如果他参与了盗墓呢?

如果他和盗墓贼是一伙的呢?

管重来越来越觉得,她接近真相了。

不能再打草惊蛇了,但从今往后,自己必须盯死他。

走着瞧吧,你这家伙,总要露出狐狸尾巴的。

管重来的心情,莫名地好了起来。

这时候,陶教授把李卷土拉到了一边,低声问:

“这些真是你的猜测?”

李卷土无奈,只得继续编:

“我从前在一本老书上看到过一些记载,也没法认定真假,就当是民间奇闻异事看了。”

陶教授追问:

“无风不起浪,那记载可能是真的。哪本书上?”

“记不清了,书是我朋友收废品收上来的。早不见了。”

“你那朋友,就是你同学陈二妮的哥哥吧,我知道他。”

“你这都知道?”

“不过呢,你不是一个健忘人啊,你一定知道那本书在哪儿!”

老狐狸不好糊弄啊。

尤其是熟悉自己的老狐狸,更不好骗。

“我那本《说文解字》,你还有印象吗?”

李卷土开始转移话题。

“当然知道,那可是真正的宋刻本啊,而且品相完好。”

李卷土说:“那本书,已经被警方没收了……你认为再有好东西,我还会拿出来显摆吗?财不外露,怀璧其罪啊!”

“啊?”

陶教授不说话了。

胖丫头韩朵朵一旁问道:“真的吗?太可惜了……”

李卷土偏头看向管重来的方向。

发现她也在看向自己。

“不信你问她去。”

韩朵朵也看向管重来,感觉这个警察有点彪呼呼的,还是别招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