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儿女传

农家儿女传

第161回简报纪念有梦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话说金玉龙继续赞扬孙显士,向邓秘书介绍说:“第三,在工地,他是个好民兵。他带头上工地之后,连队负责人见他自觉性非常强,便派他做一些散杂工。”

邓秘书道:“这些工,自觉性强的人,会做得更好。”

玉龙道:“对,是这样。”他还强调说:“还有,这些工夫,都是一些又苦又累的工种,但他从不说一个‘不’字。有些没人肯干的事,还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干的。”

他停了一下,又道:“出事的那天,他正是抢着到危险的地方去砍工具把,才摔伤的。更为哥贵的,是在昏迷前的一分钟里,他所惦记的,竟然是:二龙口水库工程才刚刚开始,他没有坚持到胜利竣工的那一天。因此,他流下泪来,悲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不是英雄也遗憾’。”

邓秘书感叹道:“这样的好民兵,我们应当号召全体民兵指战员,向他学习!”又问:“那,第四呢?”

玉龙道:“第四,于妻子,他是个好丈夫。他队里人都说,他婚后十年如一日,对他妻子非常好。我为其归纳:他在妻子面前,是个‘四好’丈夫。”

潘秘书笑道:“四好丈夫?哪四好”?

玉龙道:“一是态度好。他在他妻子面前,说话从不粗声恶气,总是和颜悦色,因此两人从未红过脸。二是有事总与妻子商量,平等生活,从不占他妻子的强;而且,该让的,他还总是让着她——当然,他妻子也是个纯善贤惠的人,要不然,他一个巴掌也拍不响。三是与妻子分做家务事,尤其是重工赃事,总是他抢着做。四是穿衣吃饭,都以妻子儿女为先。因此,他夫妻二人无比恩爱,队里人无不夸奖和羡慕。”

邓秘书道:“人们都说,夫妻吵架常有之。他却能做到这样,实在是少见又少见!”

玉龙道:“第五,于孩子,他是个好父亲。他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大的才八岁,小的才五岁多,但都很听话,也很懂事。这与他做父亲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他从小就以孩子能够听懂的方式,给他们灌输热爱共产党,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集体的思想。”

他以佩服的心情说:“他教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定要做个好学生。长大了,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所以,我给孩子们讲这些时,他们就说:‘叔叔,你说的,与我爸爸说的一样。我们听你的话。’所以,他们小小年纪,就知道长大了,要继承他爸爸的遗愿。”

邓秘书道:“人们教育孩子,多为如何做人上之人,多为如何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少有这样从一个‘德’字上着手的。这故然也不错,但如果不能教育孩子德才兼备,那终究是不完善、而且是危险的方法。这孙显士,不愧是个好父亲!”

玉龙道:“第六,总起来说,他是个好党员。他之所以能够有前面所说的‘五好’,就因为他是一个好党员!我在十里山接触过的所有人都说,他不管遇到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因而大家都夸他,都以他为榜样。”

他举现例说:“这回,快活岗公社动员群众上二龙口水库工地时,不少人因为不愿离队离家,因而积极性不高,开始无人应声。后来,是以他为首的几个共产党员带头报名,才带动了大家。”

邓秘书感叹道:“我们的党员不能说不多,但这样的好党员,还显得少了些!”又问:“你说,他心中还有个美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玉龙道:“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听小孔和他们队干部说,这孙显士有个梦想,那就是计划在今后的岁月里,带头建设一个美好的‘十里山庄’。”

邓秘书道:“建设一个美好的‘十里山庄’?什么意思啊?”

玉龙道:“他们十里山生产队,因背后有座十里山而得名。这十里山并非一座山头,而是一条长长的绵延十余里的山岭。其势平缓,但不秀丽。”

邓秘书问:“不秀丽?为什么?”

玉龙道:“因为这山上缺少水源,红土层薄而瘦,故植物生长矮小稀薄,显得很是贫脊。那山下东南面,是一溜长长的小平原,共有水田两千多亩。平原外沿,虽然有条沅水一级支流,但灌溉设施并不齐全,也不方便。”

他接着说:“整个十里山的东南山边、以及塆塆堉堉里,居住着二三百户人家,共二千多人口;分为上、中、下三个十里山生产队——孙家所在的地方,就是下十里山队,靠近县城。唯有这个队,平日里人们说队名时,只说‘十里山’,不说‘下’字。”

邓秘书道:“听起来,这是个不错的地方嘛。”

玉龙道:“本来应当是个好地方,但由于水利设施不好,又加上土壤为贫薄的红壤;所以,这一带生产发展并不好,人民生活属于中等偏下,成了县府所在地的‘灯下黑’。”

邓秘书道:“难不成,孙显士想改造和发展家乡?”

玉龙道:“正是的,你猜对了!”又道:“农业生产,有了土地之后,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水、肥二字了,即所谓‘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邓秘书道:“十里山属于快活岗公社的地方。快活岗的水利条件,在全县不是属于最好的一类吗?为什么十里山却、、、、、、”

玉龙抢着道:“十里山这个地方,原本早就纳入了七里坪水库的灌区之内。但由于该水库的蓄水量不够,这里又是尾水之地,所以根本就是滴水难得。因此,孙显士想带头改造发展家乡的愿望,被水利条件所限制。现在,我们动工修建二龙口水库了,建成后每年能给七里坪水库调水两千万方,等于再建一座中型水库、、、、、、”

邓秘书笑道:“他看到希望了,积极性来了。所以,他带头参加修建二龙口水库,为的是建成之后,才好着手加快建设家乡十里山,是吗?”

玉龙笑道:“正是这样,你全猜对了!”

邓秘书问:“那么,他想如何建设十里山呢?”

玉龙道:“他的具体规划,我不得而知。听他队里人和小孔讲,他的计划,大约分为四步。”

邓秘书问:“知道哪四步吗?”

玉龙道:“知道一个大概:第一步,完善水利设施,修通一条支渠,架设一座渡槽,接通七里坪水库的干渠尾水,直通十里山的小(一)型水库(早年就规划从七里坪水库调水),使整个十里山,全面得到有效灌溉。”

邓秘书道:“这是牵住牛鼻子,抓了关键!第二步呢?”

玉龙道:“第二步,全面改造山上山下的土壤。具体措施是:全面大种绿肥,同时大办养猪场,以农家肥肥土、养土、松土。”

邓秘书点头道:“实在,一举多得!第三步呢?”

玉龙道:“第三步,把山下建成粮仓,实现水稻亩产全面‘跨双纲’(超1600斤)。同时,把山上建成银行,使整个十里山成为‘花果山’和‘万鸡山’。”

邓秘书笑道:“妙啊,好提法!在经济建设上,农家建成了‘粮仓’和‘银行’两大项,还怕不富裕、不强盛?快说,第四又是什么?”

玉龙道:“第四步,把整个十里山建设成一个新型的‘世外桃源’,聚生产、居住、观赏、游乐、休闲为一体的美好胜境。”

邓秘书把桌子一拍,起身大叫道:“好、好、好啊!这个孙显士,还当真是个有美梦的人!”

玉龙道:“我听小孔说,他喜欢看《红楼梦》,更喜欢书中元春省亲时,林黛玉所写的那‘世外仙源’和‘杏帘在望’两首诗。所以,他曾为他的美梦,仿‘杏帘在望’,也和诗一首,叫做‘红旗在望’。”

邓秘书倍感性趣,忙问:“你知道他这首诗的全文吗?”

玉龙想了想道:“小孔告诉过我,我记得是这样的。”说罢,便念了出来:

红旗聚众饮,在望有山庄;

林隐爱侣路,阁现休闲梁;

一域粮仓满,万家花果香;

盛世欢乐多,劳逸适度忙。

邓秘书听了问:“他什么文化程度?”

玉龙道:“读书并不多,不过初中毕业;而且,在读时还很顽皮。不过,他在部队里,学习倒是很不错。”

邓秘书夸赞道:“的确不错。他的美梦‘十里山庄’,很有文化底韵。我看,他也算得是个农民诗人。”

一直坐在那里埋头整理工地情况的潘秘书,这时插言了,抬头问:“小金,你和那孙显士,有亲有故?”

玉龙道:“没有啊,不亲不故。”

潘秘书又问:“那么,是老同学、好朋友?”

玉龙道:“也不是。”笑着反问:“潘秘书,你问这个做什么?怀疑我说的真实性吗?”

潘秘书连忙道:“不、不、不,不是的!我见你说得他太好了,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玉龙道:“你放心,我与他毫无瓜角,丝毫犯不着为他图取什么。只不过反映十里山人的心声罢了。其实,我们还是、、、、、、”他本要说“其实,我们还是情敌”的。但他转念又想,人家人都不在了,还说这个做什么?因此,他淡淡的说:“我们还是素不相识的人呢!”

潘秘书道:“小金,别误会。我的意思是,这个同志太好了,应当登《简报》纪念他,号召全体民兵指战员向他学习!”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回:居安思危防未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