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洮河

奔腾的洮河

第135章 这片土地需要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还没到,李先栋就呆不住了。最后,在和家里人认真沟通一番后,他提前退出公司去了英国。

小半年的时间,他彻底呆够了。不是乡村不好,而是生活太安逸,太没冲劲了,对他一个骨子里就爱挑战的人来说,这般机械的生活实在无法坚持太久。

起初还好,有好多地方不合理,他还有想法和冲动去管一管,到了后来,该改的改了,该完善的完善了,员工也听话,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气氛渐渐拉上去了。

淀粉公司是有季节性的,前半年一直比较清闲,后半年土豆成熟后,才会大忙一阵。这样的慢节奏生活,根本没一点压力,在李先栋看来,父亲年过六十,他最适合做这样的慢工作了。

怎么说,身边还有崔龙叔叔在照应,父亲不会太累的。还有,哥哥在公司负责销售工作,有他的扶持,人手完全能周转过来。

小半年的时间,公司气氛改好了。趁着他在,父亲休息了一阵子,身体也养好了,现在他走,完全没问题。

儿子要走,有他自己的想法,李文归是个明事理的人,只好由他去了。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走前,他嘱咐儿子说:老二,你还年轻,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总归,爹会老的,有干不动的时候,所以,胜利公司的未来,爹还是想寄托于你!这不仅是咱李家人的家业,也是父老乡亲共同的家业!

真到了我退出的那天,你还得来,必须得来。这不是你想不想干的问题,而是胜利需要你,几百号员工需要你,你没得选择!

爹说完,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这小半年的时间,你教会了爹很多道理。不愧是大学生,爹的骄傲,跟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老头子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李先栋是个聪明的孩子,爹拐弯抹角地想表达什么,他听得一清二楚。胜利的未来,李家崖的未来,李家的未来,这家业,这一群人的吃喝拉撒,他不得不回来,把爹的老路走下去!

这无关梦想的事,无关爱不爱这一行的事,走到这一步,有两个字他躲不掉,那就是:责任!

对祖宗的责任,对父老乡亲的责任,对子孙后代的责任,这一切责任,唯有他是合适人选,他不得不扛起这份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他拉着爹的手,认真地回道:“爹,既然这样,那,不久的将来,我会回来的。您老了,苦了一辈子,操心一辈子,现在儿子大了,该承担这一份责任!”

爹欣慰地点了点头,他心里,儿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员工亲切地称呼他为“小李总”。小李总在的时候,他不惜为员工的福利花几笔钱,给他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丰富了业余生活。

虽然他的手腕有些强硬,但站在公司角度讲,他是为了集体利益不得不这么做。他们明白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只有公司发展好了,大家才会有肉吃。

如今听说他要走,好多员工心里有些不舍,尤其是年轻人。在年龄上,他们相差不大,所以在很多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小李总是了解他们的,自然地,做出的一些让步和工作,正合大家心意。

最终,小李总还是走了,去异国他乡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生活了。那一段日子,能明显地感觉出来,人们的情绪变得有些低落。

一个公司的领头人很重要。到底是年轻人,李先栋是留洋海归,不仅有满腹的才华和能力,在年龄和性格上,还是一个年轻人爱玩又认真的心态。

这种心态,从上到下,点点滴滴中就会慢慢传导下去,连员工的心态也跟着开朗起来,积极起来。那段日子,连花园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快乐地生长。

李文归就不一样了,年过六十有余,虽说创业一辈子,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在管理上,还是有些老套和死板,毕竟才小学毕业。在整体气氛上,一个老年人带头,总会给人一种衰败的形象。

所以,最终,这片土地需要李家老二!若干年后,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归来,爹的心愿会不会圆了?这件事,在他心里,真是一个很难的抉择,即便“责任”二字绑架了理想,但活出自己同样重要。

自疫情爆发以来,尤其是2021年至今,在英国工作的李先栋算是见识了国外的所谓民主管理制度。

疫情肆虐的当下,他们的制度是那么开明,全民开放,不戴口罩都可以,那是你的自由,每个人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结果,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人,死了也是一大批人。吃不好喝不好,他时常为此担心不已,加上医疗资源紧张,李先栋就被感染过两次,都比较严重。

身在异国他乡,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疫情这三年,他彻底害怕了。

所以,在2021年底,他乘飞机回了一趟老家,顺便在家乡的医院打了国产疫苗。这次回家,一路的经历,和朋友的座谈,让他突然有了大胆的想法:回国内发展,继承父亲的家业!

2022年中,他又来过一次,打过第三针疫苗。这时候,英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是一塌糊涂,人民怨声载道。

反观国内,形势大不一样,两年多的防疫经验和成果,全世界有目共睹并为之欢欣鼓舞。

这次来,再一次坚定了他回国发展的信心。李文归笑着说,冥冥之中似乎是天意安排,我早告诉过你,迟早你会来的,因为这里需要你!

爹说,国外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的决策全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上层服务的主体是人民,体制不一样,结果能一样吗?

再说,中华儿女百年来饱受战争的洗礼,他们是懂团结的,你一定在手机上看到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在苦难面前,做出了多少感人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