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里,那田里

那山里,那田里

第19章 难渡(尘世彷徨,人却难渡)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他们说九月,是美好的季节,它是一个丰收,团圆的季节,能看到沉甸甸的稻谷,金黄金黄的,是秋天的颜色。

菇凉搭着哥哥的车去学校,路还是那条路,山还是那座山,田依旧是那些田,可是身边的人却不是那个人了。

菇凉到了学校的时候,正好是午休起床时间,刚好上课,菇凉没有回宿舍,直接走上教室,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

校园里放着让人清醒的嗨歌,可菇凉注意力不在这边,菇凉拿起爸爸喜欢的《三国演义》,那是爸爸最喜欢的小说,菇凉看着爸爸那清秀有劲的签名。

菇凉想,爸爸年轻的时候,应该有着自己那伟大的梦想吧,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幻想着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怎样的人,所以爸爸的房间里有很多的书籍。

菇凉觉得爸爸是一个什么都懂的人,会挣钱,会看风水,会理发,会撑起这个家。

菇凉想着想着,突然有吵闹声,菇凉一看,是同学来教室了,菇凉立即把《三国演义》放进书柜里面,并且用其他书本遮住,因为学校经常发生偷盗事件,所以珍贵的东西一定要还好好的保护好。

同学跟菇凉打招呼,菇凉也没理会,假装自己在看书。

有个男生忍不住问道:“你回去咋突然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怎么不说话了?”

菇凉的同桌是学习委员,立马说道:“你管人家那么多干嘛?”

菇凉没有理会他们,只是在拿起书本静静的等待老师来上课,可是老师来了之后,又没有任何的心思去听课。

菇凉忍不住又拿起了《三国演义》出来看,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菇凉上什么课都在看《三国演义》,似乎只对这本书感兴趣,其他的都没有兴趣听的进去的。

菇凉除了学习这个事情上,其他的都跟平时一样,如果不是知道菇凉这几天到底发生什么事情的人,应该也不会知道菇凉的变化吧。

这么持续到了周末回家,菇凉回到街上,看到姐姐在等自己,两个姐姐都在,菇凉笑了一下问:“你们怎么过来了?”

姐姐说:“回来看看。”两个姐姐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等着,菇凉感觉挺“热闹”的。

回到家里,哥哥姐姐已经把“厨房”搬到谁的地方了,他们把饭桌搬过来,把厨房里的所有东西都搬过来。

三哥在龙眼树下用三个砖头搭成一个三角形,任何放锅上去烧水,煮饭。

菇凉这才注意到,原来自己之前辛辛苦苦上山砍的木材,在给爸爸办事情的时候,已经全部用完了,菇凉笑着说:“天呐,这木材都没了,我们怎么生火?”

姐姐走过来说:“用电磁炉呀,方便多了。”

菇凉无奈的笑了,这个“高效率的”电磁炉,如果是爸爸的话,肯定会觉得电费太贵了而拒绝使用,现在似乎什么都方便了。

菇凉的衣服也没有在去小溪那边洗了,都在用打水井水来洗衣服,也挺快的。

菇凉打开爸爸的房间,因为办事的时候,稻谷全部拿出来打成米来煮饭,所以“谷仓”里面也没有一粒米了,听姐姐说现在吃的饭都是四姐从家里运过来的米。

菇凉又看了自己的房间,所有的东西因为小孩子的顽皮,而全部变样了,菇凉无奈,也只能接收着。

吃饭的时候,不知道谁突然提起“婶婶”的事情,五姐姐问:“她应该不会回来了吧。”

二哥说:“爸爸都不在了,回来干嘛?”

四姐又问:“谁知道呢?可能人家要我们养老呢?”

五姐突然说:“谁给她养老哦,我跟她又不熟,熟的是菇凉。”

三哥说:“人家拿了爸爸的手机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打过电话,不会在回来了,本来爸爸生前的时候就都是在乱跑,何况现在不在家,肯定不会来了。”

人走茶凉,也不过如此吧,菇凉早就见怪不怪了,对于这种事情。

之前跟妈妈玩的很好的亲戚,在妈妈走了之后,就再也来家里看过一眼,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菇凉早就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可悲伤的。

晚上菇凉跟两个姐姐睡在一个房间,菇凉真的好久没有跟哥哥姐姐那么团圆的在一起了,即使是过年的时候,也没那么的“团员”过。

姐姐们聊着一些闲话,菇凉偶尔插上一两句话,不过大部分情况菇凉都没有话能说的上去。

第二天的时候,菇凉被二哥拉去办事情,二哥说:“你读书说,认识字,好办事,你跟我一起去处理一些其他的后事吧。”

菇凉就坐上了哥哥的车,到了村委会开了一个死亡证明,随后去派出所销户,拿着爸爸的身份证。

菇凉看着爸爸的身份证有点发呆,这个身份证还是菇凉跟爸爸一起去办的,那时候天气冷,菇凉可是拍了两三个小时才办的下来的。

菇凉问着工作人员说:“这个身份证我能留下来吗?”

工作人员没有说话,默默的拿着剪刀减掉一角,随后就还给了菇凉,菇凉又拿到了户口本,在爸爸的那一夜上被打上了死亡两个字。

户主变成了二哥的名字,菇凉没有流泪,真的是一点眼泪的都留不下来。

随后又去了林业局,把田地跟林地的名字改成了二哥的名字,似乎家里的“财产”也就只有二哥能继承,二哥也没有问任何人的想法,就直接改成了自己的名字。

菇凉又跟哥哥去街上唯一的银行--农村信用社,当工作人员说里面有两万块钱的时候,菇凉觉得,原来爸爸省吃俭用,存了两万块钱。

两万块钱,那足够菇凉上大学了,也不知道爸爸这个钱以后会用在哪个地方?

二哥也没有问其他人的意见,就把两万块钱放进了自己的银行卡,似乎爸爸所有的东西,都理所当然的由长子继承,可菇凉知道,其实二哥工作6、7年,根本没从家里寄过多少钱。

菇凉顺便也给自己办了一张银行卡,方便以后如果跟二哥要钱的话,可以直接打到这个卡里面。

可最后,这张卡从来没有收到过二哥的一分钱,甚至二哥连这张银行卡的卡号是多少都没存有。

菇凉看着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去说话,也没有去评价。

在村里,似乎这些都是常态,家里的女孩子永远都分不的一分钱,无论是结婚还是没有结婚,似乎在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男女平等的时候,在村里,依旧是包吃住封建时期的思想。

菇凉陪二哥办完事情,回到家里也是傍晚,平时这般时候,菇凉已经是做饭等爸爸回来。

没有一个人是没办法与过去完全分离的,时间不会冲淡一切,只是在这个时间上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记忆便被其他的事物所覆盖,可是当我们遇到情景再现时,某一时刻,就会被我们拿出来回忆。

大伯母突然走过来说:“你们稻谷好像有虫子,你们要去整理呀,还有你猪,有些生病了,你们要叫兽医来看,你们要把家里的事情都打点好。”

二哥问道:“那我们该买什么药?哪里有卖”

大伯母继续给二哥吩咐着,要把爸爸之前剩下没有处理完成的事情去整理好。

二哥也很用心的记下来,菇凉觉得这些事情,自己也操心不过来,便不再听了。

菇凉看着养了三年的老母鸡,因为这段时间没怎么喂养,受了很多,不知不觉的有点心疼。

三哥走过来说:“把这个鸡炖了吃,肯定很补。”

菇凉没有说话,礼貌性的微笑,他们不知道的是,家里的这些家禽,菇凉也是用心的在喂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三哥见菇凉没有说话,走过来摸了摸菇凉的头,说道:“咋了,你还舍不得吃一个鸡?”

菇凉笑着说:“不是,吃腻了而已。”

菇凉知道,如果自己回答说舍不得,那是会被取消的,在村里,舍不得吃鸡,那会被当成傻子,在村里,如果说小草有生命,或者树木也会疼的这种言论,那肯定被觉得是个白痴,智障。

三哥叹了一口气说:“大伯母说,爸爸之前在对面的山上找了一个坟,爸爸还去拜过几次呢,但是具体位置不知道是哪里,让我们找出来。”

菇凉疑惑的说:“什么意思?”

三哥解释说:“就是一个很好的风水墓地。”

菇凉心想,难道爸爸早有预感自己没有多长时间了吗?

三哥补充说:“现在一个墓地要好几万呢,人家叫爸爸卖,爸爸都没卖,我前两天去找了,可是都找不到。”

菇凉哦了一声,问道:“那怎么办?”

三哥说:“找不到就找不到了,没办法了,爸爸又是一个什么事情都不跟我们说的人。”

菇凉嗯了一声,随后问道:“你们什么时候上去打工?”

三哥说:“我就不上去了,家里还有很多事情,二哥上去就好了,家里总得有个人,二哥后天就上去广东打工了。”

菇凉叹了一口气,没有在说话。

第二天菇凉不想在家里呆着,就早早的去学校了,但菇凉知道,自己首要的任务还是要好好的上学。

等菇凉在回家的时候,家里就只有三哥一个人了,三哥懒得做饭,就把菜买了拿到大伯母家里,大伯母做饭,菇凉很少去大伯母家里吃饭,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不可否认,大伯母炒的菜很好吃。

三哥在家无聊,给自己配了电脑,又整日无所事事的,有时候晚上还跟朋友去网吧玩。

好几次都表示如果不是因为菇凉要读书,自己都要上去打工了。

有次菇凉听的急了,便跟三哥吵架,三哥就让菇凉不要读书,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以后还不是要嫁人。”

菇凉无比的失望,其实菇凉也想过不读书,从初一的时候就想过辍学。

每次走路上学,每次在烈日炎炎的太阳底下走的汗流浃背的时候想过;

在夏天缺水的时候,每天排队一两个小时打水,但是却还是打不到的时候想过;

在下雨天衣服不干,没有换洗衣服的时候想过;

在冬天寒风刺骨,仍旧要翻过一座座山的时候想过;

在冬天只盖那薄薄的被子,每个被冷醒的夜晚想过;

在冬天只能洗冷水,洗的身体嘴唇的颜色变紫色的时候想过;

可是纵然想过那么多次,却依旧在这些缺水、寒冷、没有衣服穿、走路一两个小时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下来。

三哥把菇凉拖到学校,找来了班主任,可是班主任出差,一个怀孕的生物老师代替,生物老师很温柔,但是却不知道菇凉的家庭情况。

生物老师问清楚原因之后,问了菇凉一句:“你还想读书吗?”

菇凉却坚定的回答说:“我读,我想读书。”

生物老师摸摸菇凉的头说:“你要是想读书就读,好好读书,认真读书,不要乱想,能吗?”

菇凉狠狠的点头,在菇凉说家庭情况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此时眼泪更加控制不住。

菇凉发现自己在那一刻,真的很想继续读书,不知道是自己想读书,还是想着说拿个录取通知书给“爸爸”看,可是内心就是坚定的要读书。

生物老师跟三哥说:“其实菇凉的成绩很好,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但是你不能替她决定读不读书。”

三哥反驳说:“她现在根本养活不了自己,能读什么书?”

生物老师说:“那你觉得去广东找个电子厂工作,你觉得就很好吗?你自己打工那么多年,你喜欢打工吗?”

三哥沉默了,生物老师继续说:“你只是他的哥哥,你没办法决定她读不读书,她现在是一个独立的人,你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要把自己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三哥却说:“可是她都不好好读书,尽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心思根本不用在读书上。”

菇凉却反驳说:“我哪里不好好上学?我拿的奖状还少吗?”

三哥却很生气的大声骂:“你那什么破奖状?……”

生物老师连忙阻止两人吵架,让菇凉先出去,自己跟三哥好好谈着。

菇凉走到办公室外面,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突然内心是一万个舍不得。

三哥也是在这个学校上学的,准确来说,如果不是三哥,菇凉不会来这个学校上学。

因为三哥比菇凉高一个年级,所以先比菇凉上初一,等菇凉上初一的时候,爸爸为了省心,直接不给菇凉任何选择,直接帮菇凉报名了这个学校。

其实菇凉的成绩是可以上比这里更好的学校,可是菇凉没有的选。

后来三哥上完初三的时候,爸爸想让三哥继续上学,可是三哥直接生气的把饭碗砸了。

哭着说:“你那么穷,给的生活费都吃不饱,我怎么上学?你一个星期只给30块钱,够谁吃饭?我要去广东打工。”

爸爸那一天应该是很难受的,爸爸最后气得直接说:“你想干嘛就干嘛,不读我也按压不了你去上学,你想去广东就去广东。”

当时是在饭桌上,菇凉看着这一幕,看着爸爸,知道爸爸肯定很难受,但是也能理解三哥的攀比心理。

菇凉没有说话,因为知道,自己说的话在这里家里是最没有份量的。

后来三哥去广东的前一天,三哥跟菇凉描绘着自己的未来,说一年要转多少钱,多少年买车……

菇凉看见了三哥眼里的星光,那是对生活的向往,可是一年之后,三哥打工回来,什么都没有实现。

菇凉开玩笑的说:“你不是要挣多少钱吗?挣到了吗?”

三哥却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后来菇凉再也没提起这个事情,后来菇凉听二哥跟两个姐姐说:“三哥赚的钱都不够自己花,每次一发工资都是大吃大喝的去玩。”

菇凉看着三哥的手机一年换好几个,知道三哥跟那些去广东打工的人是一样的了。

菇凉看着三哥的一点点的变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一个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菇凉却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思绪想着,菇凉想着以前自己跟三哥的美好回忆,突然办公室的们打开了,三哥叫菇凉进去。

……

生物老师说了半个小时,最后三哥还是松口说让菇凉读完高中再说。

最后生物老师让菇凉跟三哥保证一定要好好读书,菇凉也很乖乖的说:“我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之后在也没有闹过这种事情,菇凉也很小心翼翼,尽量不要跟家里的任何一个人起冲突,尽量不要去惹他们不开心,尽量不要让自己失去上学的机会,

菇凉知道,如果选错了路,那想回头,是很难的,或者说就根本回不了头了。

世间万物皆如此,尘世彷徨,人却难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