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里,那田里

那山里,那田里

第20章 作舟(书山有路,学海作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时间匆匆,带走了很多时情,也顺走了很多人。

转转眼间,寒假来了,菇凉放假回家,家里也是只有三哥跟自己两人,菇凉也看的出来三哥这半年不工作,只是待在家里,已经烦透了,所以尽量不去冲突。

准备过年的时候,二哥回来了,三哥又跟二哥去冲突了,菇凉无奈作为一个中间人。

二哥说:“我现在是一个大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我在做主。”

三哥却说:“你做主什么?你有照顾这个家吗?一天天的家都不顾,就知道跟你的狐朋狗友鬼混。”

菇凉看着两人争吵,对于这种事情,已经麻木的不能在麻木了。

之前爸爸还在家的时候,就已经吵的很“热闹”了,何况现在是没有人去管。

大伯母听到之后,直接过来劝说:“你们吵什么?家都成这个样子了,你们不团结一心,吵什么?那么大个人了,还想不明白,一天天的跟小孩子一样吵着要死。”

两人停止了争吵,可是后来三哥也不管二哥了,二哥也不管三哥了,以至于两个人都不管菇凉了。

菇凉知道,现在的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累赘,可菇凉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在求学的这条路上,只能勤快才有出路,在学海里面,只能自己去作一叶扁舟。

大年三十,因为二哥不愿意做饭,所以就在大伯母家里吃饭,当菇凉吃饭的时候,望着家里的厨房方向,一片漆黑,与大伯母家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黑像是一个黑洞,吞噬着这一切,一点点的吞噬掉菇凉的心。

菇凉吃完饭之后,就回房间了,晚上三哥叫菇凉起来玩烟花,菇凉胆子小,不敢放,三哥就取笑菇凉。

菇凉就硬着头皮玩一些安全性高一些的烟花,看着闪亮闪亮的烟花,菇凉觉得很美,可惜,烟花的寿命太长了,真的是烟花易冷。

因为天气比较冷,菇凉回房间找了一件衣服,看到哪个军大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爸爸。

这衣服是去年二哥给爸爸买的,去年菇凉就是穿着这个军大衣去放的烟花。

这件衣服比较贵,所以当时就没被烧掉,菇凉每次都偷偷的去穿,因为实在是太暖了,有次被爸爸说了,菇凉才不穿的。

菇凉看着这衣服发呆了,直到三哥从窗户那边继续叫菇凉出来看烟花,菇凉才回过神,随便拿了一件衣服,披在身上才出去。

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十二点,盐花生越来越多,似乎这个年越来越热闹。

小时候,可能村里人均经济不是很少,基本只有一两户才能放烟花,可是现在家家都有钱买烟花了。

菇凉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收到压岁钱,虽然整个年下了,收到的红包连十块钱不到,可是对于菇凉来说,已经是很多了。

小时候钱不多,且都是被妈妈管着,可是妈妈走了之后,菇凉就自己把自己的压岁钱收着,可是菇凉却很少用。

现在红包能收到一两百,菇凉可以自由的支配,可是自己花完了也不会在有了。

大年初二,菇凉的姐姐也回来了,大家提议在家里弄个烧烤,大家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之中。

有说杀个鸡用来考鸡腿,有说去买几条鱼来弄,还有说去买生蚝来搞,还有说弄热狗或者直接去烧烤店去买材料的。

菇凉因为没有出钱,所以没有去点餐,也知道,其实自己说了也没有任何的用处,只能换来一句:“你都那么胖了,一天天的想着吃。”

菇凉听这句话不知道听多少次了,反正哥哥们每次回家都会这样子说。

不是说菇凉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就是说菇凉穿衣服丑,然后就是人身攻击说腿粗,腰粗,胖,跟男人一样。

因为两个哥哥都比较瘦,所以还被嘲笑说自己比男的还胖,总之就是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开心的时候会跟菇凉笑呵呵的讲,不开心的时候就随时随地的看菇凉不顺眼。

不过对于这些菇凉也习以为常了,女性在村里,本来就是一个不受宠的性别,菇凉也尽量的让自己去逃离这种环境。

晚上烧烤如约而至,因为是在路口做的,二哥也打电话叫了村里的一些朋友过来,渐渐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小小的火堆已经围满了二十几人,菇凉跟两个姐姐已经被挤出来了。

菇凉生气的说:“我都没有位置了。”

村里的一个跟菇凉相同年龄的男生说道:“你还要吃什么?晚饭没吃饱吗?”

三哥也跟着附和说:“你叫什么?跟什么一样,一点礼貌都没有。”

菇凉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家的东西,被一个外人骂成这个样子。

菇凉气的直接回家,偷偷的留下了眼泪,因为家里没有吹风机,所以头发没有干,但是菇凉毫不在意,直接到头就睡了。

菇凉把门关了,五姐在外面叫到:“你别生气了,快点出来吃东西了。”

菇凉哭着说:“哪里有吃的,都不够外人吃。”

四姐符合到:“是的,都不知道叫那么多人过来干什么,有些人也是,不叫也直接来,真的是脸皮厚的要死,二弟跟三弟也是的,每次都是胳膊往外拐。”

菇凉没有理会,自己一边流泪一边睡了。

外面依旧热闹不止,二哥花好几千块钱搞了很多的音响,有人吃饱了喝足了,就去唱歌,是在是好不热闹的。

菇凉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伸手不见五指……

时间持续了三四天,菇凉也不参与任何的活动,实在无聊了就跟文静发一下qq。

白天文静还在上班,所以只能晚上聊。

菇凉发送到:“新年快乐。”

文静也同样回复:“新年快乐。”

菇凉问:“你现在生活怎样?”

文静回复:“还好。”

文静给菇凉发了个50块钱的红包。

菇凉发了个谢谢,就收了。

文静继续发信息过来说:“你上完高中还上大学吗?”

菇凉回复到:“想……”

文静说:“还是要好好的上学吧,我就是个反面的例子。”

……

文静继续说:“你要是有什么困难,我能帮你的就帮你,你也别客气,可以跟我开口。”

菇凉回复:“嗯嗯”

文静说:“我要休息了,明天还要继续上班。”

菇凉回复:“那你休息吧,晚安。”

菇凉发现,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聊得,这半年的时间,两人的感情似乎在慢慢的平淡了很多,说的基本都是客气的话语。

跟文静聊完之后,菇凉又跟自己的同学聊了一下,不过大家似乎都挺忙的,过年的时候都是跟亲戚一起玩,所以基本没什么人跟菇凉聊天。

菇凉无聊,有时候就自己翻翻书本来打发时间。

四姐跟五姐在娘家也待了很长时间,所以他们都走了,又留下菇凉跟两个哥哥在家。

因为家里没有大人,所以亲戚都没有一个来串门的。

不过菇凉也见怪不怪,除了妈妈在的时候,跟妈妈玩的好的朋友会来串门,或者妈妈会去串门之外,也没有什么人来,爸爸的话因为平时都是赚钱,所以跟爸爸有往来的亲戚也是比较少。

菇凉也理解那一句:“富在深山有人问,穷在闹市无人知”的含义,对于这些事情,自己也从小就感悟到了。

每当同学说整个年有多么多么的忙,多么多么的累的时候,菇凉都不能体会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准备到了元宵节,三哥跟二哥也准备去广东打工了,意思是过完年之后,家里就只有菇凉自己一个人了。

开学的前一个星期,哥哥又把姐姐全部叫来家里聚一下,毕竟大家都上去打工之后就没有时间一起吃饭了。

大家都在讨论菇凉怎么上学的问题,三哥说:“自己开了摩托车去学校就好了,又不是不会开车。”

五姐说:“又没有驾驶证,等下遇到交警那车就扣了。”

菇凉提议说:“你们给我买个自行车就好了,我自己骑车去学校。”

……

大家都沉默着,因为没人想出这个钱。

菇凉看着大家的沉默,也没有在说话。

二哥过了一会说:“你自己能骑自行车吗?那么远的路程,二三十公里远,路又不好走,我们开车都要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你自己骑车不都两三个小时。”

菇凉说:“没有办法,不骑自行车,我难道走路,回家的哪个长长的坡又吸粉仔出现,我回家不安全。”

……

大家又继续沉默着,似乎谁出声谁就要出钱。

菇凉低下头,默默的吃饭,对于自己的处境,无奈又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个事情直到第二天都没有在提起来。

第二天大家去街上逛街,因为二哥上广东的时候都喜欢带一些土特产上去,大家也顺便去街上逛逛街。

在村里,唯一的能消费的地方就是在街上,所以每次到了赶集的时间,街上都是人山人海的状态。

菇凉也很喜欢逛街,即使知道自己什么都不买,但是就是喜欢把自己放在人堆中,似乎只有把自己放在人堆中,才不至于显得那么的凄凉。

姐姐们都去挑选衣服,或者给孩子选衣服跟鞋子,玩具什么的。

而菇凉就是跟在大家的后面,等大家都逛完的时候,大家相互问道,还有什么想买的吗?

菇凉终于鼓起勇气说:“还是给我买个自行车吧。”

大家又是沉默,最后二哥还是松口说:“给你买车,你会好好读书吗?”

菇凉说:“我肯定好好读书啊。”

四姐、五姐也一起说:“那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菇凉嗯嗯的点头。

最后大家一起进入了车行,看到一个山地车,问价格。

老板说:“这个车可以调节档数,很多学生都买来骑车去上学,也不费力气。”

姐姐问道:“要多少钱?”

老板说:“这个的话要一千左右,不过有便宜的,这种最便宜要六百多。”

……店里突然安静下来。

菇凉又找了一辆看起来比较便宜的,问道:“这种多少钱?”

老板似乎有点眼力劲,说道:“这个我三百五,是挺便宜的,不过这个骑的没刚刚那么轻松,这个比较费力,不过也有很多学生买的,也是爆销款。”

……

菇凉没有在说话,静静的看着哥哥姐姐。

大家没有说话,老板说:“你要是想买的话,我看你是学生,最便宜可以给你到300块钱。”

姐姐说:“在少一点了。”

老板说:“少不了,你去那家店都没有我这个便宜。”

二哥转头问菇凉:“你想要这种吗?”

菇凉很小心翼翼的说:“嗯,还是想要自行车。”

随后哥哥跟姐姐们跟老板继续砍价,最后以280块钱的价格拿了下来。

付款的时候,二哥还不忘说:“我给你买是让你好好读书,你别乱搞其他的,别谈恋爱跟学坏。”

两个姐姐也符合到。

菇凉说:“我这样子谁会喜欢。”

最后大家一起回去了,菇凉试一下这个车到底好不好骑,于是就自己搭车回家了,因为路程的话比学校到家差不多,所以大家也都同意让菇凉试一下。

菇凉最后起到一般的时候,力气真的没有了,后面还是三哥骑车过来跟菇凉交换,菇凉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骑摩托车的时候,路程上花费可能是半个小时,可是骑自行车的时间足足花了两三个小时。

到家的时候,三哥说道:“这个车好难骑,还是退了吧。”

菇凉担心退了就没车了,于是说道:“还好,也没那么难骑。”

二哥说:“退了菇凉怎么去上学。”

三哥说:“要不买哪个有档的。”

二哥说:“你给钱?”

……又是沉默,最后三哥说:“真的很难骑车。”

菇凉开口说:“还好还好,我回来又不赶时间,而且从学校到街上的哪条路是平坦的多,顺便刚好减肥。”

随后大家就一致的同意菇凉骑自行车。

菇凉叹了一口气,小心翼翼的把车推到房间里面。

因为开学的时间比在元宵节之前,所以菇凉先比哥哥“离家。”开学的时候两个哥哥姐姐都送了,姐姐说想着顺便逛街,因此一起送菇凉来上学。

菇凉邀请了姐姐到学校参观,到了宿舍看了一下,到了教室看了一下,又逛了一下,把整改校园都逛完就出去了,像是一个领导来视察一样。

菇凉从初中到高中,一共六年的时间,这是哥哥姐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来菇凉的学校。

最后菇凉跟姐姐分别的时候,二哥依旧留下那一句:“你要好好读书,别乱搞。”

姐姐们也留下话说:“你要好好读书,记住你哥哥的恩情,以后要回报回去。”

菇凉只有不断的点头的份,等哥哥姐姐们都走完之后,菇凉就回到学校,看着熟悉的校园环境,菇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着,还有一个学期,就可以上大学,就不用那么难过了。

菇凉在求学的这条道路上,在求学的这条路上,跨过了一座座山,在这学海里,自己给自己作舟。

路漫漫其修远兮,菇凉仍在努力的走着。

就像小时候的作业本上印的那一句“书山有路学为劲,学海无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