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王爷偷心妃

病娇王爷偷心妃

第六百七十二章:汉王府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摄政王在离开边疆之后,在拿着送来的消息思考过后,决定先去见一见自己最小的那个侄儿,这位小王爷在自己的王府之内,淡定地招待了突然出现在这里的他。

“侄儿给王叔请安。”

君留山坐在上座,叫了他起身,又随意地看了看他府上的布置,诧异地挑起了眉。

“为何府上布置得如此简陋?”

是真的简陋,堂堂王府之内,几乎看不见一件贵重饰物。

前殿之内布置得与寻常人家的前厅无异,不仅如此,墙上挂得只是寻常手笔的画,除了宫中在修建王府之时配套安置的物件,再没有任何的装饰在了。

半大的孩子自己扎着两个小揪,穿着一身纱袍,却能看出这身衣服并不怎么贵重,这是君留山没有想到的。

这位小王爷端着一张小脸,很是恭敬地一揖,才端正地回答了君留山的问题。

“因为我年纪还小啊,母亲说我年纪小,不能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惯,否则日后长大了,只会成为一个让人厌恶的人。”

小王爷长得有君家人的特点,长大了之后会是个俊美的男儿,但在小的时候,他们这就是精致了。

君留山对这样年纪小的孩子要有耐心得多,放松气势招了他到前面去,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捏了捏,满意点头。

“有好些年没有见过你了,在这边的王府上倒是养得还不错。”

似乎没有想到君留山会对他有这样亲近的动作,小王爷虽然极力绷住了自己的脸,但脸上还是突然浮起了一层薄红。

“侄儿有听母亲的话,习武强身,也有好好地吃饭,母亲每天都会为侄儿准备饭菜,这些年侄儿都很少生病。”

“习武?弦儿学了些什么?”

小汉王名君后瑄,小名弦儿,君留山唯独会以小名称呼这个孩子。

君留山到底没有一直让暗卫监视着这些侄子,也是在发现有人有逆反意图后才让暗卫加强了对诸封地的监管。

但小王爷从来都是乖巧的,他的母亲也有好好教导孩子,因此对汉王府暗卫没有过多地查探。

小王爷想了一想,认认真真地和君留山数了起来他学过的东西。

“五岁的时候开始练基本功,六岁的时候开始学剑,八岁学习弓箭,十岁开始练骑术。”

“不过我天分不高,这些都学得平平,母亲说只要能强身健体,能够保护自己就足够了,也不必太过强求。”

君留山看着他,低眼沉默了片刻,才又摸了摸他的头。

“你是个好孩子,你有一个好母亲。今日怎么不见你母亲?”

“未曾料到王叔会在此时临府,母亲在三日前就出发去寺庙上香了,那处寺庙在封地边界,并不算近,来回也至少要十天时间。”

小王爷对此有些惶恐,生怕君留山因为这件事情生气,他听他母亲给他说过,他们之所以能母子生活在一起,都是当年这位王叔开的恩典。

若不是君留山,他是该和抱养了他的那位昭仪一起前来的,说不定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了。

“侄儿这就派人去与母亲送信,还望王叔不要怪罪母亲失礼。”

“无事,是本王不曾事先与你们说过,这次本王不来未有声张,在这边也不会呆上太久,就不用惊动你的母亲了。”

君留山放缓语气安抚了他,又叫了折思去将准备给汉王的礼物取来,折思很快就捧了一个匣子进来,君留山从他手中拿起,亲手递给了这个孩子。

小王爷躬身双手接下,谢过王叔的赏赐之后才站直,忍住了好奇捧着匣子等着君留山的其他吩咐。

王府的总管太监弓身轻步进来,向两位主子各行了一礼。

“禀摄政王殿下、禀殿下,已经为摄政王殿下收拾好了住处,请两位移步,若还缺了什么,奴婢等立刻再补上。”

君留山看了他一眼,起身随他往外走,小王爷跟在他的后面,有内侍上前来要替他将匣子捧下去先放起来,被他直接抱在怀里避开了。

折思在后面不动神色地看着,有些意外地打量了一下这位小王爷。

这些年看皇帝和年长一些的几位王爷,习惯了他们让人实在忍不住又气又无力的行为,特别是前些年被皇帝气得整个王府上下都不好了。

骤然看见一个这么乖巧不气人的,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真的。

但折思又想了一下远在大漠的孟寺,和短短半年时间就脱胎换骨一样了的皇帝,以及他们的王爷和安怡长公主。

或许不是君家人没有这般的,只在于开没开窍和他们想不想的问题。

愚笨并非是行逆悖之事的借口,本心如何才是行事的根本,聪不聪明与是不是个好人更是没有关系。

汉王府替君留山安排的院子是王府之内最好的客院,本来将小王爷的院子让出来也不是不可,只是小王爷自己住得简朴,反而怕君留山觉得怠慢。

“侄儿那边虽说该有的不缺,但也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放着,王叔住客院能更舒服一些。”

“这边客院出入都方便,离侄儿的院子也近,王叔就当在自己的府上一样就好了。”

君留山跨入院门,抬眼扫视了一圈,虽然没有看见往来的仆从,但也能看出连院中的一些赏花盆景都是临时搬来的。

一路行来汉王府人手便能看出是极少,王府在基本的规制之上基本没有自己布置些什么,虽无荒败之感,到底也简陋寂寥了一些。

“弦儿,府中的事一向都是你母亲在操持吗?”

“回王叔,侄儿年幼,府上的事只能劳母亲多费心,母亲也将王府打理得极好。”

小王爷自己对这样的环境很是适应,也不知道听没听出君留山的意思,他笑着点头,提起母亲时眼睛是亮的。

从他记事开始,皇宫的金碧辉煌只在他的记忆中留了一个影子而已,每年可能有一次机会回去京城回到皇宫,也可能一次都没有。

但他从小就生活在这座王府里,这里是他的家,是他习惯了的,认为最为舒适的模样。

君留山淡淡颔首,走进主屋之内,里面也是新布置出来的,汉王府的人没有将这边弄得极尽奢侈,也没有让它保持之前的简陋,布置得反而颇为清雅。

君留山记得汉王府的总管太监是他之前选好人,一起给送到了这边来的,这么多年了也就一直在这边伺候了下去。

“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弦儿你府上这个是叫常三福,先帝身边的人,看来这些年在这边也没有荒废了功夫。”

“是,王叔记得不错,母亲说当年是王叔放心不下我们母子两人,将常公公指派了过来,这么多年常公公也一直很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王府。”

小王爷连连点头,常三福没有预料到这么多年了,自己这个小人物还能被摄政王记住,连忙把身子弯得更低,笑得越发一团和气。

“奴婢伺候在太妃和小王爷身边,怎敢稍有懈怠。”

“多用心一些伺候好你们的主子,他年纪小,虽说是该谨慎一些,但怎么说也是我大岳堂堂的亲王殿下,是陛下的亲弟,先帝的亲子,不该这么委屈了他。”

君留山扫过常三福一眼,又摆了摆手。

“赶路多日,本王想歇息一会,这边不用留人,有本王的人在这边就够了。”

“是、是,奴婢这就将院中的人都撤下去。”

常三福身子一抖,听明白了君留山的未尽之语,小王爷似懂非懂,但他知道君留山是累了要休息,虽然还偷偷地想和君留山多呆上一会,但还是更不想打搅君留山,行了一礼后就带着人都退下了。

折思等人都走了,上前服侍君留山换衣洗漱,说起那位小王爷还有些新奇。

“这位汉王殿下倒是和他的几个哥哥不太一样。”

“可惜出身低了一些,当年的年纪又太小,若是先帝能看着他长到现在的年纪,说不定会动一动心思。”

君留山解了头冠,低头用温热的布巾擦了脸,随即又摇了摇头。

“若是先帝在,他在皇宫中养大,不一定是现在的样子,毕竟他是该被养在那位昭仪的膝下,而不是他的亲生母亲。”

“时也命也,没有了之前的际遇,谁也说不好能生成什么样子,倒是他年纪再大一些了,说不定能将他召回京去,给陛下帮一帮忙。”

折思将君留山换下来的外袍放好,闻言多看了他们家王爷一眼,也不知道他们王爷是多不放心皇帝,连见着汉王,想的都是能不能给皇帝帮上忙。

永平郡王已经被留在了京中,现在连汉王这么一个小孩子都不肯放过了吗?

唯一一个他家主子不仅不压榨还主动要放过的朝臣,也就是岑侯了吧,从小追着跑的情谊到底是不同的。

君留山用发带扎起头发,坐到桌边折思就过来倒了一杯热茶,君留山捏了捏眉心叹了一声。

“不是本王连弦儿这么个孩子都不放过,朝臣和宗亲究竟还是不一样的,朝堂之上不能只有朝臣在,宗亲也不能恩宠过大。”

“仁宗和先帝两人杀了那么多宗亲,但仁宗之时姑父和姑母的荣宠是如何的?先帝对谁都没有手软,本王手掌兵权之时忌讳得想要杀了本王,为何最后的关头又将皇帝托付给了本王?”

那么多宗亲死了,但为何仁宗和先帝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给他们留了一个血脉?

若这些都是朝臣,仁宗和先帝还会有这么一点最后的仁慈吗?那些勋贵之家没有得到,覆灭的许多世家,也没有得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