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稚gl

许稚gl

116、六十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没隔两日, 事情就来了。

那原本说是得急病没了的方任,突然有人到军巡院举证说这件事另有内情。简简单单的一桩事,突然变成了有人蓄意谋杀, 而且对方行径极其恶劣,旧时就已经犯过杀人放火的罪行, 只是一直没被发现, 直到这一次方任出事。

军巡院那边得了消息, 立即派出人马将凶手抓获;凶手倒是很配合,没打几板子就嚷嚷着全招了, 把以前的事也认了,一下子堆起了十几条罪名,情节严重,涉及连坐。

而按照连坐律法,五户受罪, 上上下下合计六十七条人命。

军巡院头儿这一次也放聪明了, 自从上次方任与人产生口角引来玄武军以及齐王东方稚驾临, 他就明白到, 方家的事, 王爷肯定很上心。如今突然抓了这么个凶手还要处置六十多个人,光这么一说,估计都能让王爷咋舌。

军巡院任官刘校尉战战兢兢地跪在齐宫书房堂下,面对上头坐着的泰王东方承以及齐王东方稚,大气都不敢出。

东方承看了一眼身边的人,又看回刘校尉。

有一种心里头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是竟找不到其他办法只能往陷阱里跳的感觉。

“多少人牵连其中?”

“回禀泰王,共六十七人。”

“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属下查过了,都是小老百姓, 近乎一年的时间没有跟犯人接触过,但户籍关系还在的。”

齐国律法写得清清楚楚,连坐之刑,按户籍关系,五户伏法,无论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当初颁布这一条律法,为的是肃清地方流寇,让那些心存歹意的人打退堂鼓。但是没有想到,今天会遇上一个主动招供的人,招供就算了,这人犯下的罪行竟如此罪孽深重,明摆着冲连坐刑而去,想拉身边人陪他一起死。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东方承和东方稚心里明白方任的事和他无关。

若要治罪,就要带上六十多条无辜人命;若不追究,怕就要扯出冉遗动手这一茬——但人家方家做了先机,秘不发丧,不承认是冉遗动手致使方任死去。

“这老狐狸,原来是盯着连坐下手……”东方稚忍不住皱了一下眉,一时脑子里乱得厉害。眼前摆着的路只有治罪这么一条,可如果走了这条路,百姓们定会有所怨言,说他们当王的手段残忍,为了杀一儆百,连普通人都不放过。这样的言论虽能镇压,可是民心这东西一旦失了,往后就很难树立威信。

“这件事,容本王与齐王商议后再作决策。”东方承也有些心烦,便朝刘校尉招了招手:“先下去吧,把牵连其中的人暂时关押。切记,不能滥用私刑,待本王下了命令你们再动手。”

“是,属下遵命。”

齐巡军押解犯人走过广安城大街小巷的时候,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除了早已招供认罪的犯人以外,其余受连坐刑牵连的六十七人全数被拷上板子送往大牢。押解途中,有两名青壮的情绪一直很激动,说自己无罪,说律法不公;后来,他们二人还意图逃逸,但因为围观百姓太多没能冲出人群,没一会儿就被齐巡军抓了回来,数十人的链子全都连到一起,闹得有点混乱。

“哎哟,他们这是犯了什么事啊?”

“听说是有个人杀了那方家小少爷,以前还犯过事呢!这不,连坐刑扯出来的五户人家啊,好像有五六十人吧。”

“真是倒霉,碰上这么个没品行的亲邻。你说,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隔壁屋里出了一个杀人犯,咱们就遭殃。唉,这算什么事……”

“就是啊。这群人里还有我认识的人呢,还好不算太亲,不然我也成罪人了。”

“世道真可怕。”

……

百姓对于连坐刑,更多的是害怕。

因为害怕自己惹上事,所以不敢行差踏错,也会特别敏感地留心身边人有没有怪异的行为,一旦犯事,即刻举报。原本连坐刑的推行也是为了这个,想让百姓们忌惮君权,想让他们互相督促,无形之中拥护皇家权力。倒是有一个弊端:连坐刑一旦判决,让百姓谈之色变之余,还会生出一些不满。

东方稚当时对连坐刑不自在,就是这个缘故。

“尔等回来路上

,怎么如此不小心?王爷对于此事看重得很,尔等鲁莽,就不怕砍头?”

齐巡军回去交差的时候,被刘校尉骂了一通。刘校尉是个机灵人,当日入宫就看出两位王爷的顾虑,知道他们不想随便判处连坐,怕百姓有所怨言。而今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押解犯人偏偏闹得满城风雨,只怕明日,王爷就要亲自审判此案。

刘校尉心里忐忑,思来想去都不放心。最后,他还是回了里头翻阅卷宗,想看看这件案子有没有回转的余地。

齐宫那边,两位主子同样寝食不安。

或者说,东方稚显得比较烦乱。

“为了这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这个一心拖累别人陪葬的死士,值得吗?”

东方稚不主张判决连坐,因为百姓们何其无辜!这个招供的人跟死士有何区别,为了完成任务,根本不在乎自己性命的。方家就是想他们动用连坐然后导致民心不稳,如果他们真的如他愿,岂不让对方得意?

“这条路明显是死胡同,咱们没有其他办法。”东方承抬眼看她,平静许多:“稚儿,连坐刑不能轻易为了谁更改,因为这是律法,随意改动也会影响朝廷。杀了他们虽是滥杀无辜,可是也表明了咱们肃正风气的决心啊。”

“皇兄!”东方稚皱眉哀道:“你明知那人不是杀人犯!”

“很多事,我们明知底细,却又不得不那样做。”东方承叹了一口气,其实他也没有那么冷血,可是他也见过政治下的冰冷体裁,见怪不怪。“对比撤销连坐刑或是细查此案,所花费的心力以及损失都很大。唯有判决,才是目前最便捷的路子。”

“皇兄……咱们是要为百姓谋好日子的,怎么能助纣为虐,怎么能杀害子民呢……”东方稚不能接受,尤其是知道那六十七人中有二十人不过是幼童之后。她当齐王,是要治理一方,贤明治世的……

东方承坐回塌上,也不说话,只把玩着手中一枚玉佩。

兄妹二人就这般沉默了很久。

东方稚在那个时候,又想起了她的父王。

不知道父王当年是怎么做到让百

姓们心服口服的?当王真累啊,要顾及那么多人的感受,自己还要过自己的那一关。东方稚开始叹气。

她以为自己可以把这个王爷越做越好的。

现在…

似乎有些偏离自己的想象了。

东方承慢条斯理地温了一壶茶,在东方稚出神的时候斟了一杯给她,喊她先喝口茶。

东方稚默默地谢过,不做声。

“皇兄之前已经跟你讲过,咱们坐在高位,肯定要做出牺牲,做出取舍。”东方承见她仍旧不说话,便接着说下去:“你不要去想他们有多么无辜,你要去想你这样做,对于齐国对于朝廷到底是好是坏。”

“战争是每个朝代必定发生的事,但是史上没有半点伤亡的战争有多少场呢?我们若作为胜利者,对于敌人的死伤不屑一顾,甚至觉得他们死有余辜。可是稚儿,对方何尝不是这样想我们?但是我们和对方最相同的一个地方,就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信念去做这样的事——无论会死多少人,无论手段有多残忍。”

东方稚政治经验不足,的确需要东方承多多提点。

齐国的事不能总让东方承去做决策,这毕竟是东方稚自己的封地,是她父王的封地。这条路从来就没有分岔口,既然踏上第一步当了王爷,就该继续走下去不是么?

东方稚像是缓了很久,最后,才低声回答他:“就像当年,皇伯父流放宗室么。”

东方承一怔。

案子的审判结果出来了。

人犯罪大恶极,为律法所不容,处以凌迟;而因罪行过重,涉及连坐,户籍上亲邻的五户人家共六十七人成为囚犯,其中八人处以斩首,余下的人流放北疆修筑堡垒,永世不得回都。

这个判决,非常重。

但是这也是连坐刑里最轻的判决了。

那八人被斩首的那天,东方稚坐在自己书房里发呆很久。

原本是要全部处死的,但是她与东方承做了协商,决定让一部分人流放,路上让士兵稍微照看,使他们活着抵达北疆,去那里重新生活。

斩首的那几个,东方承找来了军巡院的人查他们底细,安上几条罪

名,免得处决他们时名不正言不顺。

东方稚没有意见。

就是心里有点堵。

“杀人的时候,把自己认成英雄,那么这件事就变成理所当然了。之所以心里难受,就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厉害,在欺负良善。”东方稚喃喃自语,说道:“殊不知,这世间从来都是在欺负弱者,我这般慈悲,又是在给谁看呢……”

作者有话要说:小柿子太过善良了,在政策面前,她显得很懦弱无能,希望大家能读懂她心里面的挣扎。毕竟人无完人,一向不忍心为难别人的她,不可能一夜成长,杀伐果断。(今天还有六千掉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