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稚gl

许稚gl

117、省亲路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处理了方家这桩案子之后, 广安城里的气氛有些古怪,有一点人心惶惶的意思。但是没过多久,忙碌的生活仍旧继续, 加上泰王东方承开始鼓励从商,广安城来了五湖四海的大商贾与车队, 日子又恢复之前的热闹。唯有茶余饭后, 百姓们提起那一次连坐刑, 都摇头叹息。

齐王东方稚于德昌二十七年七月启程前往京都,携同齐王妃苏许, 回京都陪王妃‘省亲’。虽说是两个女子成婚,但有些仪式无法避免,齐王下诏说念及王妃思家心切故一同回京,后面的日子里,齐国大小事宜将交由泰王东方承管辖。

七月初, 齐王车队出发。

“阿稚, 你快看看那个, 那个是不是鹰啊?”

“嗯?——”

“哇有点瘦诶, 感觉皇兄府里养的鹰更威武…”

“嗯——”

“我们回京都城不知道要多久呢?好久没有见到爹爹和娘亲了, 我想吃娘亲亲自烧的菜!”

“嗯哼——”

东方稚一路上都没有什么精神。

其实也算好的了,在广安城的时候,东方稚的状态更颓废,总是突然走神,或者闷闷不乐。苏许说要回京,其实也是想让东方稚散散心,她这段时间在政事上费的心力太多了,不会调节,整得榆木脑袋更加像榆木脑袋, 快要长芽喽。

苏许回过头来看她的阿稚,只见她目光呆滞地歪在马车里,像瘫痪了一样一动不动,随着马车的颠簸而颠簸。

“阿稚~”苏许撅起了嘴,说道:“你都已经出了广安城,怎么还是这个模样啊?是不是跟我出行不高兴?哼…如果是这样,那我自己回京好了……”

这一招一般百发百中的。

“诶?——”

果不其然,那榆木脑袋总算是有了反应,在苏许看来,她动的时候脑袋上长的叶子还晃荡了两下。东方稚一听到苏许说丧气话便不敢走神,忙看向苏许一脸无辜,说道:“我跟许儿在一起的时候最高兴了,如果你自己回京,那我怎么办。”

“我管你,爱干嘛干嘛去!”

“我爱跟着你。”榆木脑袋皱了一下眉。

“pui!”

榆木脑袋的眉头皱得更深

了。

七月天气,有些炎热。

但侍卫们带领车队走的都是道路两旁长满茂密大树的小道,不太崎岖且一路上都有树木遮阴,相对官道而言凉爽不少。侍卫们又是警觉性极高的人物,一路上严密防守,各驿站还有京都那边派来的禁卫军接应。寻常小贼看到这个阵势就害怕,别提蓄意袭击。

从广安城回京都,天气愈发炎热湿润,路上蝉鸣聒噪,衬得道路边的古树枝叶更加绿油油,像是要溢出来的炎夏氛围。苏许拉着东方稚闹了好几天,东方稚的心情总算愉悦不少,慢慢地就愿意跟苏许一同欣赏花鸟鱼虫了,偶尔还会念出几句诗,然后二人伏在马车窗边轻声嬉笑。

“主子!要不要出来骑马?虽说日头毒辣,但是有点凉风,跑一下蛮有趣的!”

几个侍卫头儿之中,孟槐雚疏带着小齐念跟了来,还有鹿蜀随行;冉遗天狗两兄弟则留在广安城中协助泰王办事,得东方稚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泰王。

“来嘛主子,成天憋在马车里多没意思~”鹿蜀见她二人心情不错,故邀她们下车骑马。

“前边是到哪儿了?”东方稚看了一眼,前边还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暂时没看到人家。

“再走五里路,有个小村。”鹿蜀扯着缰绳配合马车速度慢行,说道:“叫什么名字我倒是忘了,只不过旧时来过,我认得这片树林。那村儿大概二十户人家?不大,等于几家人守着门前一块地过日子。”

东方稚点点头,她又看向苏许,问她要不要下去骑马。

苏许说怕日头太晒。

东方稚就笑了,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

……

这个画面怎么那么腻歪。鹿蜀跟在旁边,心情有点复杂。

走过五里地,果真如鹿蜀所说,有个村子。只不过倒不像只有二十户人家,村子规模还蛮大的,大路边上还有个小集市,集市里酒馆茶寮一应俱全,有点热闹。

“哎哟喂!”鹿蜀有些惊喜,回过头来跟东方稚说话:“之前来的时候,这村子还是一溜烟的泥砖茅屋呢,这会子青砖瓦房啦,景气!”

东方稚听他这么说也有些惊奇,忙吩咐车队临村停下休息,到里头逛逛,吃些

东西喝口酒。

车队少说也有三十人,加上装备齐全衣着华贵,驾临小村小户自然会引起轰动。而为了出行方便,侍卫们一直明着身份,每到一处都亮出令牌,示意此乃大永齐王东方稚车辇,地方官员或者百姓都要回避照应。

村里有几名小吏和里正,听闻齐王车队驾临,忙带着手下人到村口迎接,伏地而拜。

村子里的人也出来了大半,平时见过最高级别的人物就是县令爷,如今他们齐国的王爷来了,个个都吓得厉害,随里正跪在大路边上动都不敢动。

“未知齐王驾临!小人有罪!”

里正即一里之长,是小地方的头儿,由当地村长直接担任。看模样是个年逾花甲的老伯伯,颤颤巍巍地跪在车队面前,有些紧张。

东方稚伏马车边上低声吩咐了几句,由鹿蜀传达。

鹿蜀先是骑马赶往车队前头,下马,将老人家扶起。“齐王回京途径此地,想稍作休息,希望里正能尽快安排食肆。无关人等还请退让回避,莫惊扰了齐王与齐王妃。”作为东方稚亲信,说话有威严之余还要谦逊。皇家人的面貌不是常人可以随便窥视的,万一出了什么事,他们都承担不起。

“是…是是!”里正忙又把鹿蜀的话传下去,虽说是小村子,但办起事来挺利索的,家家户户都很配合,给车队让出一条道来。

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一刻钟,可见齐王府侍卫训练有素,以及这条村子的人素质有多高。

“王爷,王妃,小地方没有什么山珍海味,还请见谅。”食肆里的厨娘端出来十来样菜式,毕恭毕敬地躬身说话:“都是当家的一些做熟的小菜,如果有哪个不合胃口,民妇立刻替您换下来。”

“噢,不用多礼。”东方稚抿嘴一笑,朝那厨娘道:“还请给我底下人也做些吃的,备些热茶吧。侍卫长会给你们算报酬的,如实报上价钱便好。”

“多谢王爷!多谢王妃!”

厨娘感恩涕零,瞧见这么个水灵姑娘就是他们一国之王,心里觉得钦佩,又觉得神圣。再瞧她旁边年纪相仿的标致姑娘,这位便是京都城里来的齐王妃?果真是仙子一样的人物,天下男

儿竟想不出有谁配得上这福气,果然她二人站在一起般配。

东方稚起筷用膳,突然想起些什么,又唤鹿蜀将里正找来,想跟他聊聊天。

“小人参见齐王爷,参见齐王妃——”

“免礼了。”

里正年纪大了,因为怕他行动不便,所以他的大儿子也跟了来,一直扶着里正候在一边。

“二位请坐吧,别光站着。”苏许在王府里虽然经常跟东方稚打闹整得鸡飞狗跳,但是在外,她还是一个非常温柔而且善解人意的王妃。她让南七取了两张椅子来,就在她们下边摆着,让里正和他儿子坐。

“听我底下人讲,”

东方稚一开口,里正他们便坐正了身子看向她,不敢怠慢。

“之前这里不过是二十户人家的小村,而且泥砖茅屋,有些简陋。想必也没有多久吧,而今倒是青砖墙了,集市也有点小热闹,变化很大啊。”东方稚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与里正闲聊,倒是吓坏了人家小老百姓,回答的时候不敢讲错一个字。

“呃,回禀王爷,旧时的确如您所说,泥砖茅屋很简陋。”里正的大儿子见她问起,便娓娓道来。

此处偏僻,因为远离官道及驿站,一直少有生人往来,小地方百姓守着自家田地,男耕女织,过着贫困却安稳的生活。约摸是东方稚大婚之前,因为齐王妃的送亲队伍将从京都来到广安城,一路上张灯结彩务必热闹,地方官为了做好准备,曾按着队伍行进路线一路修葺,以免有残垣破瓦损了齐国颜面。

这条村子本不在路线考虑之内,只是齐国朝廷拨下来的钱银有余数,地方官没有私吞,便把钱银用在了小村的整改上。

除了这条村子,邻近好几处都得到了地方的拨款,房屋翻新,阁楼牌坊筑起,百姓们过得舒服,自然也拢合了一些不在村里的散户,规模也就越来越大,人丁兴旺。

讲起来,齐国朝廷有功,地方官清廉也有功。归根到底,倒是王爷治理有方了。

东方稚听了,先是一愣,过了好一会儿,才摇头笑了。

“王爷,草民讲的都是实话…”里正的儿子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随着一起笑,心里头慌慌的。

“我知道,知道的。”东方稚仍旧笑着,看到苏许一脸纳闷的表情,更是笑得厉害。

他们又怎么得知!

其实当初朝廷拨款修葺地方,是东方稚与东方承的无心之举。这笔钱,实际上都来于广安城里的大户,尤其方家!他们借口从大户手里收税,为的是削他们势力;而为了让他们面子上过得去,随口找了个修葺地方的名头。

不曾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东方稚喝了一口茶,心情大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